成渝间隔“1小时” 双城糊口变“同城”糊口

2022-10-16 10:08:54 0

成渝间隔“1小时” 双城糊口变“同城”糊口

  奔忙在成渝两地的他们,讲述双城经济圈带来的便当以及机会

  成渝间隔“1小时” 双城糊口变“同城”糊口

  我从父亲手上接过接力棒后,就一直在成渝两地之间值乘列车,从“绿皮车”到动车,履历了速率品级的晋升,见证了两地时空间隔愈来愈近。

  一天就能竣事重庆的事情归到成都家中,就像穿梭在都会的两端,而不像来回于两座都会。在“成渝双城经济圈”的推进下,两座都会统筹成长的动力充沛,信赖将来会成为中国第四年夜经济极。

  在不少人眼里,成渝是一个“圈”。

  在不少公司结构中,凡是会在成都或者重庆选址成立西部营业的区域总部。好比国际房地产参谋“五年夜行”之一的第一承平戴维斯,将华西区总部设立在位于成都最富贵贸易区的成都IFS,但团队每一周城市交往于成渝,卖力两地的各项营业。

  灵通的交通,让成渝之间的间隔从260多千米酿成了“1小时”;而如许的间隔,也让重庆成为了在蓉企业触手可及的市场。

  2020年1月,习近平总布告亲自经营、亲自摆设、亲自推进成渝地域双城经济圈建设。这一事关国度战略全局以及区域协作成长年夜局的体系工程,为成渝地域融进“双轮回”新成长款式给予了重年夜汗青任务。

  今天,咱们从小我的故事里,一块儿读懂成渝这个“圈”。

  交通:“成渝”提速 从13小时到1小时

  虽然已经曩昔近两年,但李治刚仍然记患上“高光时刻”的种种细节——

  2020年12月24日早上,首趟G8608次回复号动车组从重庆沙坪坝站动身,驶去成都东站。全程62分钟,再次刷新了成渝两地的时空间隔。李治坚毅刚烈是这班列车组的首发司机。这条路对于他其实不目生,作为“铁三代”,成渝高速提速带来的不仅是便当,仍是祖辈的心愿以及胡想。

  爷爷李鸿升是成渝铁路第一代火车司机,1952年7月1日,成渝铁路开通,李鸿升拉响了成渝铁路列车第一声汽笛。当时,交往两地,要历经13个小时的波动。

  父亲李国方从小就憧憬成为一位火车司机,从蒸汽机车到内燃机车、电力机车,见证成渝铁路的变迁。

  “我从父亲手上接过接力棒后,就一直在成渝两地之间值乘列车,从‘绿皮车’到动车,履历了速率品级的晋升,见证了两地时空间隔愈来愈近。”作为成都局团体公司重庆机务段的一位火车司机,李治刚值乘成渝区段已经有23年。

  从时速30千米的蒸汽机车到时速350千米的回复号动车组,从13个小时到“1小时”灵通,从一天一趟车到每一小时好几趟的高铁以及动车,飞速成长的铁路将两地牢牢地连成为了一个圈。

  企业:成渝两地间的营业体量较着晋升

  成渝相向成长,也让企业望到更多的机会。

  10余年来,第一承平戴维斯华西区董事长胡裕华延续每个月来回成渝两地,见证了两座都会的成长与交融。

  第一承平戴维斯于2006年设立成都公司,2008年在重庆设立华西区第一家分公司。

  胡裕华常驻成都,因为团队的主要事情是为都会区域、地产项目等入行工业功能计划以及开发参谋、品牌招商以及物业管理等,他去来成渝很是频仍。

  2019年,胡裕华所在的华西区事迹与利润创下汗青新高。他透露,患上益于成渝地域双城经济圈都会群的动员,这几年公司在成渝两地间的营业板块以及体量较着晋升,而且还在不竭扩展。

  胡裕华也是“1小时”的亲历者。

  来自中国香港的胡裕华举家在成都事情、糊口了16年。他亲历了这座都会的庞大变革,较着感觉到都会建设以及配套愈来愈国际化,糊口加倍便当,同时又保存着独有的汗青文化。

  如今,他常常一天就能竣事重庆的事情归到成都家中,“就像穿梭在都会的两端,而不像来回于两座都会。”

  在胡裕华望来,成渝正面对着可贵的汗青机会,“在‘成渝双城经济圈’的推进下,两座都会统筹成长的动力充沛,信赖将来会成为中国第四年夜经济极。”

  文化:两地建馆 但愿创建成渝文旅走廊

  2017年8月,一张樊建川光着脚坐在火车站地板上的照片在网上引起存眷。那时,樊建川正在重庆建设建川博物馆的第一个分馆。

  一年后,位于重庆九龙坡区鹅公岩公园内的重庆建川博物馆正式开馆。这比首次提出成渝地域双城经济圈建设还要早上几年。

  在樊建川望来,成渝地域原本就是一家人,至少在文化上,川菜、川剧、风尚以及糊口方法是融合的。

  樊建川曾经在重庆教了8年书,有不少老同窗、老战友。他认识重庆的文化以及消费观念,也是以,他加倍坚信成渝之间必要一条则化游览走廊。在他眼里,建川博物馆对于成渝地域双城经济圈文化建设,和平易近众素质晋升都至关首要。

  本年,文化以及游览部、国度成长改革委、重庆市人平易近当局、四川省人平易近当局联合印发了《巴蜀文化游览走廊建设计划》,此中提到,要打造富有巴蜀特点的文化游览消费目的地。

  前不久,重庆建川博物馆进选了川渝产业文化教诲实践基地。在重庆的胜利,也让樊建川加倍体味到,不管是成都企业到重庆,或者者重庆企业到成都,都能蛟龙得水。

  创业:找投资、谈互助…时间本钱缩短了

  “1小时”缩短的不止是时空间隔。两地要素流动也在加快,诸多创业者也是以受益。

  好比成都微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如下简称“微康生物”)开创人唐勇。

  唐勇是成都人,其联合开创人林代华来自重庆——这对于“成渝CP”在多个都会考查后,终极于2017年选择在成都入行二次创业。

  他较着感觉到,近两年来,成渝两地要素流动在不竭加速。就在本年,业内反复组织成渝地域行业交流会,唐勇可以很利便地以及上下流火伴交流互助。

  另外一个值患上欢快的事是,交通利便了,两地创谋利构的交往也更频仍。

  前不久,一家重庆投资机构来微康生物入行项目绝调,由于有产物实测需求,唐勇以及同事早上动身,带着仪器、试剂芯片到投资机构指定的病院做对照试验,晚上就能归到成都。

  “恰是由于交通的便捷,年夜年夜缩减了投资机构的时间本钱以及经济本钱。”唐勇说,这也让绝调更完美,对于充实显现企业价值颇有匡助。

  创业五年半,在唐勇眼中,成渝间的都会界线已经愈来愈淡。“不管是往重庆,仍是来成都,都没有’出差’的感受了。”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邹悦 彭祥萍

  《成都商报》2022年10月16日第11版

关键字:  成渝  成渝地区  唐勇  复兴号  成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