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德堂阿胶糕多少钱一盒(树德堂中医妇科金坛)
许多年前因为要写一篇论文,我去中原、西北做调研。在河南洛阳住宿登记时有人问:你们那里有个看妇科的树德堂?到了陕西铜川,有位煤矿负责人见了我第一句话便问:你们那里是否有个老中医马步云?
顿时,仿佛有朵“云”在飘忽,而这朵“云”居然出现在千里之外。今天,当我将这段回忆告诉马卫东时,他淡然一笑,讲起一个故事。30多岁的日本人岛田井子夫妇到中国投资,结婚4年没能怀孕,听说金坛儒林有治疗妇科的法宝,1986年盛夏的一天下午,夫妇俩便在有关领导的陪同下慕名找到马卫东。那时改革开放不久,老外风尘仆仆到小县城已经很不容易,况且还是去一个小小的乡镇。岛田井子夫妇不会中文,马卫东把脉后通过翻译和他们交流,翻译不懂中医,马卫东还必须写出来再解释一遍。最终诊断:男子精子活力不够、女子输卵管有问题。夫妻第一次分别服了十帖中药,三个月后又继续服药,一年后怀上了。养下儿子满月后,岛田井子亲自来到马卫东诊所,谢恩送礼。之后会了一点中文,每年到儿子生日都会主动打来电话,渐渐地马卫东也学会用简单的日语和对方打招呼。
这个故事引起了我对儒林中医妇科的好奇。
三百多年前的乾隆年间,唐朝著名诗人储光曦二十九世后裔文起公(名孟才字用卿),拜舅舅许公为师学习医术,后在金坛儒林创办以中草药为本、解除民间不孕不育等妇科疑难杂症的树德堂药店。因储用卿为人和善,民间也有称其为“知善”。经过十二代人经久不息的传承和不断地潜心研究,反复试验,渐渐积累成偏方,各地病妇纷纷慕名前来求医。树德堂传到储家三十五世储瑞田时有一个高峰期,编印出版了《树德堂文集》《杏林诗词》《伤寒论》十四卷、《女科指南》二十卷、《初学准绳》四卷等,把治妇人之病总结归纳为“经、带、胎、产”四症,在前人古方的基础上,据临床经验、理法方药,辨证施治。由一家祖传诊所作出如此诸多成果,确实了不起。传至四十世储凤楼时,树德堂已经把中医妇科诊治上升到理论高度。不育症为历代妇科诸症之首,以前总误认为不孕是妇人之疾,可树德堂人发现,男性也是不孕之源,故治疗中讲究“阴中求阳,阳中求阴”之效,遂发明别具一格的五子登科汤。于是店堂门庭若市。
民国初年,社头镇洪村一个顽皮的孩子从县城的仁寿堂药店悄悄来到儒林镇上的树德堂药房做徒工,这就是14岁的马步云。那些年虽说是学徒,其实真正还是帮着挑水、做饭、清扫,做家务杂活。但树德堂“以德树人、救人疾苦”的医德医风感染着马步云,他渐渐开始主动喜欢上了医学,便留心医方。每当有病人进店堂他都认真观察脸色和举止,借帮着裁纸、磨墨的机会,静静地一旁偷听坐堂医生的询问,也在帮着抓药过程中细细琢磨医师的药方。有次因为在抓药过程中发现医师开出的方子把“黄莲”笔误“黄芪”,引起大家刮目相看。马步云16岁时,被储礼卿(储氏三十九世、树德堂十一代传人)确定为树德堂弟子,与储凤楼(储氏四十世、树德堂十二代传人)、储凤樨(又名:储凤池)一起学医,得到了树德堂豁达、包容、良医之术的熏陶。出师后按照老法规矩应该自立门户。二十岁的马步云回到社头镇洪村,挂“长生堂”招牌,正式独立行医。在洪村的十多年间,马步云从一个懵懵懂懂的少年,受“积德行善,修子修孙”传统儒学思想观念影响,逐渐成长成熟,把“扶危济困”的道理通过医德来救治病人。
1937年,马步云被召回儒林树德堂,作坐堂医师。纷争混乱的战争,悲凉无情的世道,不断地给树德堂蒙上许多难以言表的隐情。1946年三月,江南小镇一个春寒料峭、阴冷恶湿的日子,曾经代代相传、悬壶挂幡、秉承祖业的树德堂储氏后裔突然决定,立四十八岁的马步云为树德堂第十六代传人。马步云内心辗转反侧,坚辞无效后,跪拜堂前,诚惶诚恐地含泪接手。储家人看中了他的人品和善德。果然他不负众望,兢兢业业,将树德堂招牌越做越响。有人做过不完全统计,马步云从1949年解放后坐诊直到他逝世的三十二年间,前前后后治愈妇女病患者有六十多万人,慕名求医者数不胜数。他先后于1963年、1965年、1978年、1980年四次当选金坛县人大代表以及江苏省劳动模范,曾去北京参加过“全国劳动模范表彰大会”,并且享受专家待遇。马老曾感慨说过:是共产党看得起我这个“土郎中”。
马步云终于老了,需要不断有人继承事业。1979年马卫东高中毕业,成为爷爷马步云22个徒弟中最后一个关门弟子。那年他18岁,爷爷80岁。马卫东从懂事起就陪伴在爷爷身边,他常常幽默地说“我是闻着中草药长大的”。马卫东自小就背诵“汤头歌”“药行赋”,甚至坐在爷爷的大腿上就开始辨识各种药材,有时爷爷还将草梗塞他嘴里(如今他不用看,闻味道就知道是什么药、品质等级);自小练字就是照着药方抄写;儿时小伙伴们玩游戏躲猫猫,最好的场所就是药材仓库。不可多得的学医环境,高中毕业后的马卫东想不学中医都不行。
就在马卫东正式学医的第三个年头,30岁的上海向女士,养小孩后月子期间同房,造成产后重疾,面临生命危险,家人用船用担架送到“树德堂”。在爷爷的指导下,马卫东先后采用多种方法、思考多种途径,经过半年多时间的诊治调理,前前后后服了二百多帖中药,病人从无法站立不能走路出血不断到彻底康复。我好奇地问:二百多帖药是什么概念?马卫东用儒林人的方式作比喻:四箩筐。事后,两家人结为亲戚。马卫东旅行结婚时,第一站上海,就是“向阿姨”发出的邀请。
随着岁月的过往,以及不断地外出培训交流,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参加了浙江中医学院的函授,马卫东的医疗诊治实践和理论水平得到快速提高。仅中草药研制,他就花费了10年时间,从图谱起,到了解栽培,直到准确掌握炮制方法和药性成效。中药材从本草说,大体有12800种,常用的在400种左右;而马卫东针对300种妇科病症,先后用了近800味中药材研制药方。1996年医药公司改制后,马卫东带着几名下岗员工自立门户,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注册登记了“马步云堂”和“儒林中医妇科”,并确立了专利品牌,成为当地唯一合法的老药房。这些年安微、上海、广东、北京、福建,全国各地以及港澳地区、东南亚、非洲,数不清的病人闻讯而来。从徐州医药高等专业学校毕业的马钰为父亲做了统计:马卫东1982年坐诊,至今36年,共接待过262280位就诊病人,还不算每天电话或来信咨询。和马步云一样,大家把“人间活菩萨”“送子观音”的尊称也送给马卫东,在老百姓的口中树起了一座无形的丰碑。
一汪暖色蜷曲成一片温馨,虽然依偎着黄昏来临,毕竟还将穿过月色,随烟飘远。马卫东三指轻触脉象,此刻,平静、辽阔、淡远的暮色渐渐散去,杏林间仁慈的心灵开始旋转,火红的朝阳便出现于明天丰腴的白云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