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是什么意思出自何人之口?(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是什么意思用意何在)
听解读
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了40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也表达了要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决心。
在指出中国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是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根基时,习近平总书记使用了典故“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
发表重要讲话
本期《学习用典》解读: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原文:自古以来,中国大地上发生了无数变法变革图强运动,留下了“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等豪迈宣言。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教授蒙曼解读: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出自于《史记•商君列传》,是商鞅跟政敌辩论的时候说的一段话。
当时,商鞅要在秦国进行变法,可是秦国有许多旧贵族反对变法,面对他们的反对,商鞅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意思是治国并不是只有一条道路,只要有利于国家,就不一定非要拘泥于古法旧制。
而且接着商鞅还举了两个例子:商汤和周武王都是不遵循旧法的,但他们都成了王;而夏桀和商纣都是没有改变旧法的,结果他们却亡国了,可见人不应该盲目泥古。这就是商鞅当时变法的一个精神指南。
商鞅不仅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后来在秦国进行了强有力的改革,包括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等,使得秦国成为当时战国末期变革最彻底、也是最强大的诸侯国,为秦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事实上,中国也不光有商鞅变法这一次变法,在商鞅前后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波澜壮阔的变法运动,把中国社会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在那之后,还有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戊戌变法等等,这些变法和改革都在不同程度上回应了当时的时代呼声,也给中国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魏孝文帝改革,是指在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孝文帝在位时所推行的政治改革。其主要内容包括推行均田制和户调制,变革官制和律令,迁都洛阳,改易汉俗等。
北魏孝文帝出行图
庆历新政
庆历新政是中国北宋宋仁宗庆历(1041年—1048年)年间进行的改革。宋仁宗时期,官僚队伍庞大,行政效率低,人民生活困苦,庆历三年(1043年),范仲淹向仁宗上《答手诏条陈十事疏》,提出“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等10项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改革主张。仁宗采纳了大部分意见,施行新政。这次改革虽然失败,却为后来的王安石变法拉开了序幕。
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是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发动的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变法自熙宁二年(1069年)开始,至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去世结束。王安石变法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机为目的,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是中国古代史上继商鞅变法之后又一次规模巨大的社会变革运动。
我们要汲取历史教训,认定一个国家要想实现发展、实现富强,一定不能够拘泥于古旧的制度,必须要锐意进取,锐意改革。
改革开放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坚定了改革的信念,如何继往开来,革故鼎新?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又使用了“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这句典故来指出,伟大梦想不是等来和喊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
“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
出自《管子·乘马》,“乘”指运算,“马”指计数的砝码,“乘马”的意思指的就是经济谋划,是《管子》治世思想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生于虑”,就是要未雨绸缪,周密考虑和精心安排各项工作;“成于务”,就是要把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失于傲”,就是说越是形势好,越要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
“四十载惊涛拍岸,九万里风鹏正举。”在这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时代,我们绝不能有半点骄傲自满、固步自封,也绝不能有丝毫犹豫不决、徘徊彷徨,必须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勇立潮头、奋勇搏击,在新时代创造中华民族新的更大奇迹。
编辑:王青 责编:BZ广播小编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之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等
上一篇: 福建战疫录:福州已经喊停多项测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