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惧“最难”就业季 高校“拓岗”进行时

2022-05-31 04:02:59 0

无惧“最难”就业季 高校“拓岗”进行时

  无惧“最难”就业季 高校“拓岗”进行时

  1076万!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22年,全国毕业生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比上一年增加167万人。加之受疫情影响,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剧增,“就业形势严峻复杂”等字样频繁见诸各大高校校园网。

  为了助推1076万毕业生顺利就业,5月初,教育部发起以“千方百计拓岗位 攻坚克难促就业”为主题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系列活动,通过持续开展系列招聘、访企拓岗、万企进校、就业指导、精准帮扶等行动,护航毕业生求职之路。

  在按规定做好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之外,各个高校的推动就业工作各有特色。中国传媒大学向用人单位发出公开信,云南大学主动联系省内外的政府和企业,外交学院选派学生工作队伍和就业指导教师到用人单位挂职锻炼,北京工商大学将访企拓岗、实习基地建设和学生培养结合在一起……

  治标之外,还需治本。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指出,高校应关注学生毕业后的长远职业发展,可以就此了解社会对毕业生的评价,调整高校办学,让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更加吻合。

  首次超过千万的应届毕业生

  杨雪梅是北京一所市属重点大学的本科应届毕业生,投出近百份简历后,至今还没有找到工作。实际上,她拿到了不少面试机会,但多数在一面过后,都石沉大海。

  杨雪梅的遭遇也是今年应届毕业生的缩影。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22年,全国毕业生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达到1076万人,比上一年增加167万人。

  据媒体报道,在去年年底举行的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谈到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时,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形势“严峻”“复杂”。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与智联招聘联合发布的2022年一季度《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景气报告》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高校毕业生CIER(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指数为0.71,降至2020年以来的最低点,且明显低于全国1.56的水平。

  上述报告指出,加之目前部分地区疫情反复,第一季度毕业生供给端承压明显。同时,受“互联网大厂裁员”、“双减政策”等因素影响,原先大学生较为青睐的互联网与教培行业等,招聘需求也在缩减。

  疫情的影响也较为明显。一篇2020年10月刊发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的《新冠疫情冲击下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现状实证研究》,对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展开随机抽样,共回收有效学生样本数13738份,有效用人单位样本数419份,有效高校样本数55份。

  调查发现,40.0%的样本高校中,推迟来校招聘的单位数为11家-50家;29.1%的样本高校中,推迟校招的单位数为51家-100家;14.6%的样本高校中,推迟校招的单位数达100家以上。另外,分别有38.1%、45.5%、14.6%、1.8%的样本高校,被告知取消招聘计划的单位数量分别在10家及以下、11家-50家、51家-100家、100家以上。59.2%的毕业生希望学校能够提供更加充足的招聘信息,但是受疫情影响,用人单位数量和岗位数量都总体减少,且出现普遍推迟校招的情况,加剧了就业压力。

  今年3月30日,云南大学在《致2022届毕业生的一封信》中提醒毕业生,学校收集到的政策性岗位同比没有增加;研究生录取分数线比去年普遍提高;学校2022届毕业生的去向落实率比2021年同期有所下降。希望同学们能明确就业目标,转变就业观念,做好求职准备,抢抓就业机会。

  “百日冲刺”在行动

  严峻的就业形势,也引起了国家的重视。

  5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从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强化不断线就业服务、简化优化求职就业手续、着力加强青年就业帮扶、压紧压实工作责任等五个方面,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

  5月9日,教育部启动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周,陆续推出系列“24365校园招聘服务”线上专场招聘活动30余场,提供岗位超过80万个。全国各高校举办各级各类线上线下招聘会预计超过1.5万场。

  同样是在5月初,教育部发起了以“千方百计拓岗位 攻坚克难促就业”为主题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系列活动,通过持续开展系列招聘、访企拓岗、万企进校、就业指导、精准帮扶等行动,护航毕业生求职之路。要求各地各高校对低收入家庭、身体残疾等毕业生重点群体,按照“一人一档”“一人一策”开展重点帮扶。各高校至少为每一名就业困难群体毕业生精准推送3个以上岗位,力争帮助他们尽早实现就业。

  “百日冲刺”不仅是推动毕业生就业系列活动的名字,也是一种工作状态。

  5月13日,教育部网站刊发文章《以“百日冲刺”状态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要求“奋力开拓”“压茬推进”。在当天教育部召开的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座谈会上,总结交流了就业促进周开展情况,分析研判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部署推进“百日冲刺”系列活动。

  5月16日,教育部部署实施2022年度“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宏志助航计划”,面向重点群体开展就业能力培训,帮助参训学生增强求职信心、提升就业竞争力,全年将完成线下培训10万人,线上培训50万人。

  同在5月份,教育部又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做好2022年开发科研助理岗位吸纳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各高校要合理设置新的科研助理岗位,最大限度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

  在这个大背景下,各地也相继出台了应对措施。

  湖南省印发贯彻落实《“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实施方案中,提出将实施常态化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加强户籍地、求职地、学籍地政策服务协同,扎实开展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登记,全面跟踪落实岗位推荐、职业指导、技能培训等就业服务。

  北京市加大了高校毕业生就业补贴力度,对企业招用毕业年度内本市高校毕业生,给予最长3年的社保补贴。按照现行标准计算,企业招用一名北京生源高校毕业生,一年能享受约1.64万元的社保补贴。

  主动出击的高校

  5月5日,中国传媒大学学工部微信公众号刊发了《中国传媒大学致用人单位的一封信》。信中写道:“恳请各位伙伴多多理解和支持我们的学生,通过线上方式,给学生们提供实习岗位或面试机会,相信中传学子会给大家带来更多的惊喜”“我们还有大量的学生因疫情暂留京外,他们响应号召、居家学习,默默为抗击疫情奉献着自己的力量,也欢迎京内外的伙伴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给他们,中传学子们都是好样的!”

  新一轮疫情之下,北京高校要求严格师生员工进出管理,校内住宿师生员工原则上不再出校。

  “这种情况下,我们觉得应该主动和用人单位沟通协调,帮助学生们去表达他们的合理诉求,获得单位的理解和支持”,中国传媒大学学工部部长郭婧娜说。

  除了文字,推送还附了一段辅导员的朗读音频。

  这封信,由学校一位一线毕业年级辅导员读给大家听。郭婧娜说,“不能见面的日子,声音可以让我们的距离更近,用真诚的声音传递我们真诚的意愿。”

  不少老师在朋友圈转发,利用个人资源帮忙对接岗位。还有用人单位主动联系学校对接岗位资源。

  而在离北京2000多公里的昆明,云南大学主动联系省内16个州市,邀请地方到校招聘或把岗位需求发给学校,由学校代言招聘;主动联络各类型企业……

  学校的努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目前,已经有4个省内州市发来高层次人才引进的资料,部分省市将云南大学纳入定向选调生招录高校,企业进校招聘活动也在稳妥恢复。

  新京报记者梳理发现,受疫情影响,全国多所高校宣讲会和招聘面试改为线上进行。为给求职学生创造更好的面试环境,中国传媒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云南大学等多所高校,都打造了有背景板、专用补光灯等设备的网络面试间。

  但多位高校老师和毕业生表示,线上宣讲及面试效果与线下相比存在差别。

  云南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杨云川介绍说,往年招聘季,学校有大量线下招聘活动,各类招聘展板、宣传招贴随处可见,求职的学生和招聘人员熙熙攘攘,犹如招聘集市,学生的求职意愿很容易激发和传导。可能有的同学原本对招聘单位不感兴趣,只是想陪其他同学来看一看。但经过现场了解,自己的意愿发生了转变,反而成功求职。但招聘活动转移到线上后,同学间相互影响的机会少了,精挑细选的机会多了。针对这一变化,学校正在进一步完善线上线下招聘的各项条件,进一步营造校园招聘的良好氛围。

  此外,各地高校也在积极响应教育部提出的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开拓就业渠道和就业岗位,开展社会需求调查和毕业生就业状况跟踪调查。根据要求,每所学校书记(校长、院长)正职共拜访用人单位原则上不少于100家。

  除了规定动作,新京报记者注意到,高校推动就业工作也各有特色。

  据新京报此前报道,外交学院选派学生工作队伍和就业指导教师到用人单位挂职锻炼,建立和用人单位之间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这种方式了解企业文化、企业运营,招聘流程,尤其是对毕业生能力素质需求,给学生更有针对性的指导,有针对性地推荐学生实习和就业。

  北京理工大学推出求职“树洞”,在扫码填写表单诉说就业困难后,工作人员将在24小时内联系学生,反馈问题解决进展或共商解决方案。

  中国传媒大学在校领导开展访企拓岗的同时,打造“访企拓岗-校企合作-企业导师-校友助力-选拔输送”的人才培养“外循环”,与用人单位加强就业育人合作,推动人才供需对接,建立长期的合作机制。此外,该校还推进实施“就业助推工程”,将学生细分为三大类11小类求职类型和帮扶需求,校院两级共同开展分群体就业指导,将毕业生实习就业与思想政治教育、就业观教育相结合,帮助毕业生找准定位。

  “稳定”与“慢就业”

  严峻的就业形势之下,毕业生的选择也在发生变化。

  智联招聘发布的《2022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2022届毕业生在作出就业选择时,“稳定”成为仅次于“薪酬福利”、“工作和生活平衡”后的第三大因素,相较于去年上升6.4%。

  北京211高校英语翻译硕士应届毕业生,专八优秀,曾获全省高校优秀毕业生称号,读研期间又斩获特等奖学金。在激烈的求职竞争中,张公振却拿到了多份录用通知。让他犯愁的,是该留下哪一份。

  他最早的职业规划在6岁上小学那年,看到老师成天待在学校,上课、备课、下课,“我不想当老师。”但戏剧性的是,如今23岁的他,决定去南方某公立初中做英语老师,在他看来,“编制是疫情下的避风港。”

  疫情影响下,像张公振这样想挤进体制的毕业生不在少数。

  前述论文《新冠疫情冲击下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现状实证研究》显示,在未就业毕业生的11458份样本数据中,报考地方公共岗位意愿强烈。其中有23%准备报考特岗教师,18.3%准备报考“三支一扶”,14.3%准备报考西部计划,13.7%准备报考选调生(大学生村官),2.3%准备报考农技特岗计划。另外,还有28.3%的未就业毕业生考虑报考中小学普通教师、军队文职人员等。

  另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22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国企仍是毕业生求职的首选,占比44.4%,高于2021年的42.5%。

  在香港念硕士的赵佳宁,同样也不排斥进国企工作,“给自己留一条路”。

  赵佳宁原本今年6月就可以毕业,但“现在光有一个好学历不够,企业喜欢既有好学历,又有好实习”。她和一家头部互联网公司及一家世界500强企业的人力都聊过,对方透露今年招聘指标会大幅减少,如果参加秋招要好好考虑一下。

  因此她决定休学一年,避开今年的秋招,先找份含金量更高的实习,作为求职的垫脚石。

  智联招聘发布的《2022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像赵佳宁这样“慢就业”的2022届高校毕业生比例,较去年提高3个百分点。

  在申请休学后,赵佳宁不再焦虑,“赶鸭子上架,赶着赶着也就上去了。”

  她给自己定了量化指标,每天投近20份实习简历。她不清楚明年的就业环境是好是坏,“但我会变得更好。”

  “只在就业环节下力气是不够的”

  在北京工商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谭励看来,推动毕业生就业是一项长期工作,访企拓岗、实习基地建设和学生培养都联系在一起。

  北京工商大学单独成立计算机学院仅有两年多的时间,但据谭励透露,前两年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就业率均达到了100%。

  谭励带队参加过访企拓岗活动,“我们短期去一次,也做不到人家立马提供5个岗位。”

  4月21日,谭励与学院其他几位领导走访调研了联想集团。在走访调研时,他们会请企业填写调查问卷:岗位需求是怎样的,对应届毕业生有哪些期望,在同等条件下倾向选择哪个高校的学生?如果遇到学院的毕业生就职于调研企业,还会询问企业,开设的课程中,哪些更有用。

  不同企业有自己的招聘生源定位,以联想为例,北京工商大学计算机学院应届本科毕业生入职难度较大,研究生则还有机会。此次调研,联想集团建议学生可以先在上下游生态企业实习,培养匹配的技能。

  谭励说,他们计划在联想的生态中建设实习基地,组织一些实习项目,提高学生今后求职成功的可能性。

  而在此前,北京工商大学计算机学院已经与北京神州智造科技公司等企业合作建立了人工智能的人才培养实习基地,让大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

  谭励认为,对推动毕业生就业而言,组建就业微信群、给学生推荐就业信息、进行简历和面试指导是治标,而搭建实习基地等培养环节才是治本。

  云南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杨云川,有类似的感受。近年来他们在构建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做了很多与就业教育相关的工作,目的是提升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的发展。”在疫情出现后的这两年,尽管他们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开展数据分析、岗位推荐和一对一的帮扶工作,但对就业的教育和指导服务依然没有放松。

  谭励有时候在想,是不是只看就业的指挥棒,是不是只教学生最流行的计算机技术?但她认为,就业是培养学生的出口,但培养是一件综合的事,不应该把就业看成唯一的指标,除了教学生掌握计算机编程语言,还包括构建知识体系、提高身体素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等。

  “现在我们学校是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招生、培养的环节做不好,就业也好不了,只在就业环节下力气是不够的”,谭励说。

  教育部2017年发布了《关于推动高校形成就业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联动机制的指导意见》,要求从主动对接国家需求,深化招生制度改革;建立动态适应机制,提高专业建设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就业创业能力;健全就业反馈机制,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四个方面,推动高校形成就业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联动机制,促进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创业,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除此以外,考研的升学率也涵盖在就业率中。谭励介绍,北京工商大学的定位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升学率30%至40%的情况下,能减轻不少就业压力。学校想做的,是结合专业特色,建立起提升培养质量和促进就业的良性循环。

  “随着我们搞专业建设,提升培养质量,就业才越来越没有问题。而不是为了追求就业,把培养质量舍弃了。恰恰相反,因为现在就业有压力,我们对培养丝毫不敢马虎。”谭励说。

  (文中杨雪梅、张公振、赵佳宁为化名)

  新京报记者 杜寒三 实习生 王一凡

关键字:  就业指导  就业形势  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