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茄子古时候做什么用(玉茄子睡衣是品牌吗)
【玉雕説】说説茄子
茄子,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常见蔬菜,
红烧、凉拌、烤制皆可,既美味,又健康,
三少记得小时候家里生活简朴,
在吃鸡蛋已算是改生活的日子里,
母亲素炒的茄子却能够吃出肉的感觉来,
口感绵软,香味四溢,已然成了此生难忘的童年味道;
(茄子)
说到茄子这物种,
起初为野生,源于亚洲东南热带地区,
果小味苦,不便食用,
据说经古印度长期栽培驯化后,风味改善,果实变大,
该品种大概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581)传入我国,
继而又于清末(18世纪)传入日本;
其实,我国自己也有种植茄子,
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公元前206-公元8年),
西汉辞赋家王褒《僮约》(记载奴婢责任的契约)有记载“种瓜作瓠,别茄披葱”,
其中“茄”便指“茄子”,
虽然不能考证确切的始种时间,
但是中国已常被视为茄子的第二起源地;
(玉茄子)
有如此悠久的历史,
在玉雕蔬果题材中出现茄子,也就不为怪了,
但是当我们见到玉茄子时,你认为它有什么样的寓意呢?
大部分网友可能会说“茄”和惬意的“惬”谐音,
应该就是代表生活“惬意无忧”的意思吧,
不知道有没有不同意见的?
其实“惬意无忧”已经是三少见过很贴切的说法了,
算是玉雕文化谐音取意的活学活用,
不晓得大家有没有听过“长寿”的解释,因为茄子的外形通常都比较瘦长,
还有因茄子顶端常琢以花萼,像人戴着帽子,
故取意“升官发财,高官得中”,
听来是不是挺牵强的?
(茄子鼻烟壶)
读过前面系列文章的网友会了解到,
关于作品的寓意,三少是主张从传统文化里解读的,
尤其是面对还没形成固有经典含义的作品,
仅仅是拿人云亦云的说辞做解释,
自己始终也无法感受到玉雕文化的真正魅力,
甚至还会像上面的某种释义,说出来令人感到乏味可笑;
那么玉雕茄子除了“惬意”之说,有更具韵味的寓意么?
我们还是先以之为主线,多串联一些传统文化,再看,
有这样一篇挺有代表性的古诗文,
南宋大臣郑清之所写《茄子》:
“青紫皮肤类宰官,光圆头脑作僧看。
如何缁(zī)俗偏同嗜,入口元来听一般。”
(茄子鼻烟壶)
这首诗虽然不是对茄子的溢美称赞,
但是借物抒情的传统告诉我们,
这首诗一定是作者基于一种特殊的环境所写,
拿茄子来比喻贪官俗僧,
表达自己内心的一种愤懑,
如果换个时代,换个环境,兴许就会写出另有一番味道;
古代文贤的观物视角,总能给我们一些提示,
比如这首句“青紫皮肤类宰官”,以青紫茄子喻朝廷高官,
因为平步青云、佩紫怀黄,自古都意指仕途顺利,身居高官,
而很多成熟的茄子也会变为紫色,
在我国传统文化里,紫色又是尊贵的颜色,如北京故宫又称为“紫禁城”,亦有所谓“紫气东来”的说法,
依此联想,茄子作“紫气东来纳祥瑞”之意会更有味道;
(蒋廷锡
説到“紫气东来”还要缘于“老子出关”这一典故,
出自西汉史学家刘向所著《列仙传》:“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
当然在传统文化中,紫色也因不是正色(五正色:青、赤、黄、白、黑)而被儒家给予了另一种含义——把以邪犯正,以下乱上比作以紫夺朱,
出自《论语·阳货》“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也”,
但是前者“紫气东来”影响更加深远,流传也更为广泛,
作为玉茄子的寓意,大家也更容易接受;
玉雕师设计雕琢一件作品大都会有他自己的取意构思,
但是大家人生经历不同,阅历不同,学识不同,
所以你我之见也不必相同,
关键是都能从中品出自己的美玉味道,
收获一份玩味意趣,生活感悟,人生思考,
一物一人一感受,一品一思一味道……
文|玉三少
助审|猫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