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保鲜库的建造方案设计图(红薯保鲜库储存温度是?)
红薯又叫做地瓜,是一种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的营养食材,有着“长寿食品”的美誉。专业红薯保鲜库公司安装的冷库能对红薯进行冷藏储藏。
红薯保鲜贮藏的前提要求,在田间、红薯薯块的膨大期气温必须在20℃以上,低于15℃,红薯停止生长,因此气温降到15℃时,是红薯的最佳收获期,收获过早,气温过高,收获后不能及时入窖。收获过晚,易受夜间低温的冻害,增加贮藏难度。红薯储藏条件,选择质量好的红薯进窖,去除带有病斑、刀伤、虫伤以及“胀水土”的。温度红薯贮藏温度最佳为10~14℃,温度过低会遭受到冷害,使薯块内部变黑,煮熟后有硬心并有异味,而且后期极易腐烂,温度过高,薯芽开始萌动、糠心等现象。
红薯最佳的湿度为80%~90%左右,超过这个区间会导致红薯的病虫害发生。空气成分中的含氧量不得低于4.5%,否则易导致薯块缺氧呼吸,轻则丧失发芽力,重则缺氧。冷库贮藏法,冷库保鲜的方法是目前在一些城市内比较常用的,它要求在入库前对红薯进行筛选和清理消毒,有损伤、腐烂现象的红薯是不适合进行储存的,会在冷库内影响其他的红薯。
对红薯保鲜冷库气温、湿度的调节也十分重要,较适宜的温度处于2~8℃,湿度是在80%左右。红薯保鲜贮藏技术要点:保鲜库库房消毒。贮藏的库房应清扫干净,并认真消毒,通常是烟熏消毒剂消毒,按5~15克/M2分布多点燃烧,密闭熏蒸24小时,然后充分通风。适时收获。红薯易遭受冷害,须适时收获。适时收获的气温应是12~15℃,不能低于10℃,收获当天稍经晾晒就要装筐、无伤、无病的优良薯块进行贮藏。
预伤处理。红薯贮前需要进行一项重要预处理——愈伤。因为红薯在收获时皮薄而脆,很容易脱皮和发生断折损伤,这是采收和搬运过程中难以避免的。愈伤对于红薯贮藏非常重要,特别对于那些收获时或收获后短时间受冷的红薯更为重要。经过愈伤的红薯可以增强对黑斑病和软腐病的抵抗能力。愈伤处理的具体做法是,采收后立即在温度为30~35℃、湿度为90%~95%的条件下,处理4~6天,失水率2%~6%,这样可使红薯被破坏的表面保护结构得以恢复。如果愈伤时温、湿度高于或低于上述条件,愈伤进行得缓慢或根本不能愈伤。愈伤处理应在红薯采收后立即进行,从采收到处理相隔时间越短越好。愈伤期间还要注意保证足够的通风,防止CO2积累或缺O2,或产生凝结水。
愈伤应在贮藏室或窖内进行,愈伤一旦完成即应改为正常贮藏的温、湿度条件,以后不再搬动,防止造成新的创伤。保鲜库加强管理。红薯保鲜贮藏期间要加强管理。入贮初期,红薯呼吸旺盛,若此期库温高,湿度大,易使薯块发芽或染病。所以应开机通风,降温排湿。贮藏中期,外温很低,红薯易遭受冷害,此期应适当保温(保持12℃以上温度),避免受低温危害。贮藏后期,外部天气回暖,气温逐渐回升,红薯呼吸作用增强,此时,库内应加强通风,防止因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累积造成“闷窖”烂薯。红薯其他储藏方法:井窖贮藏,选择地势高、土质坚实、地下水位低的地方,向下挖一井筒,一般直径1米左右,井筒深5~6米。贮藏室的大小可根据贮藏量多少而定。
贮藏室内要垫10~15厘米厚的干沙,其上放置红薯。红薯只能装七成满,以便留出换气的地方,否则会因湿、热而加重腐烂。棚窖贮藏,一般挖宽约2米,长3~4米,深2米左右的地窖。将红薯由底向上逐块堆积,应避免红薯与窖壁直接接触。屋窖贮藏,屋窖贮藏是很实用的,它和普通的房子差不多,但是密封性一定要好,而且要比普通屋子墙壁要厚小屋窖的窖体小,省工省料,适合农户贮藏用,一般每窖可贮1500~3000千克。室内存储法,红薯怕冷,当温度过低时,就会受冻,形成硬心,蒸不熟、煮不烂;如温度过高时,又会生芽,最好把室温控制在15℃左右。红薯受了潮湿,很容易引起病菌侵害,造成腐烂,最好放在透气的木板箱内保存。如果没有木箱,在堆放红薯的地方和靠墙处,应垫上木板,薯堆上再盖些东西,以防受潮。在温暖的白天里,要适当打开窗口换换气,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应防止冷风吹入。从市场上买回的红薯最好放在太阳下晒几小时,以减少伤口水分,促使愈合,在取用时,要轻拿轻放,避免碰伤。切片晒干保存法,把红薯切片,放到房上或向阳、干燥、通风的地方晾晒。注意不要受雨雪。晒干后,放在室内干燥地方保存起来,吃前用水泡一下。
上一篇: 股票的一级市场——股票一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