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冬虫夏草市场迎交易高峰:“软黄金”名不虚传
中新社西宁6月14日电 题:青海冬虫夏草市场迎交易高峰: “软黄金”名不虚传
中新社记者 张添福
冬虫夏草或平铺地面晾晒,或遮阳防水分蒸发;客商袖筒内、毛巾下神秘议价……日前,记者探访了位于青海省西宁市的一处冬虫夏草交易市场。
4月至6月,依海拔等地理条件不同,青藏高原的“软黄金”冬虫夏草先后迎来采摘季。受此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6月,上述交易市场才迎来交易高峰。
青海省是中国冬虫夏草主要产区,上述交易市场规模在该省首屈一指,其中包括青海南部主要产区的冬虫夏草,也不乏西藏等产区的冬虫夏草。
记者此前登录一电商平台,发现品相、产地等因素,使得冬虫夏草的价格千差万别。对于极少见的2根/克的大个头的干冬虫夏草,商家标价每克三四百元(人民币,下同),价格完全可媲美黄金。
眼下正值冬虫夏草采摘季,“尝鲜”在近年颇为流行。记者随机进入上述市场内一家实体店铺,看见店员正将单根新鲜冬虫夏草,装入透明管内,密封打包,可就地发货。
店员介绍,上述冬虫夏草已经过重量的筛选,单根鲜草重量在0.6克至0.8克之间,每根价格二三十元。
来自甘肃临夏的冬虫夏草老板张忠的生意略显冷清。他是市场内的“小户”。
“青海是冬虫夏草主要产地,我们很多临夏老乡一直在青海做冬虫夏草生意。”张忠介绍,“受疫情影响,我们前段时间一直在家里睡大觉。因为交通受影响,产地的冬虫夏草拿不到西宁。”
市场内,虽然可见里三层外三层围着刚上市的冬虫夏草的人群,但买卖双方一不张口讨价还价,二不透露成交价格,往往在袖筒内或毛巾下拉手定夺,整个交易过程颇为传统而神秘。
张忠介绍,产地不同,冬虫夏草品质差别很大,自己收购的冬虫夏草,鲜草每斤1300多根,价格也相对便宜,待晒干后,按照三比一的比例,干草每斤约4000根,价格自然成倍上涨。
近两年,人工抚育的冬虫夏草逐渐上市。但张忠说,在该市场,大家都在经营野生冬虫夏草,价格相对低廉的人工冬虫夏草若冒充野生,就会“人人喊打”,进不了这个门。
据统计数据,青海省冬虫夏草年产量约80吨至100吨,年产值180亿元至200亿元,数百万农牧民因此受益,特别是在核心产区,冬虫夏草成为农牧民家庭主要收入来源。
时而在直播平台回复讯息、时而回应客商的询价、时而督促短工刷净冬虫夏草上包裹着的泥土……身着藏袍的才仁巴毛,在交易市场忙得不亦乐乎。
自称“小时候和冬虫夏草一起长大”的才仁巴毛,来自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当地冬虫夏草颇为有名,尤其该州杂多县的冬虫夏草最为抢手。
做了十几年冬虫夏草生意,才仁巴毛成立了公司,“在这两天的鲜草上市季,我们一天能出两三万根,最少也有几千根。要是没有前一段时间的疫情,我一天能出三四万根货。”
但目前,才仁巴毛销售的并非家乡特产,而是产自隔壁州县。“今年,玉树的冬虫夏草产量比较低,按照这两天的行情,价格特别高,客户接受不了。等过两天价格稳定了,我再做玉树的(冬虫夏草)。”
在社交平台,才仁巴毛自称“虫草女王”,“我在产地向牧民们直接收购,再到西宁这边销售,希望帮牧民们卖个好价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