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万余名河湖长护碧水 绘就绿色发展新图景
成都6月15日电 (贺劭清 王利文)15日清晨,四川省彭州市葛仙山镇花园村河长钟大春骑着电动车,沿着村内8.7公里的河道对花园河、清水河、三岔河展开每日巡查。这三条河流将汇入三星堆遗址附近的鸭子河,为广汉市民提供日常饮用水,并最终流入长江上游重要支流沱江。
光芒笼罩下的若尔盖花湖。 安源 摄停车、巡查、拍照、在护河群中通报……一连串动作钟大春一气呵成。他说,花园村地处葛仙山风景区腹地,长期以来由于农家乐排污、游客遗留白色垃圾,加之河道清理不及时等因素,一度被叫做“黑臭水”。为护好母亲河,村里老少全上阵,经过大家共同努力,如今河里已能见到对水质要求极高的冷水鱼。“村民的护河意识也在治理过程中提高,护河支出从2016年的27万元,降到如今一年花不到7万元。”
钟大春和村民一起清理河道垃圾。 受访者供图变“分散治理”为“协同治理”,实现河(湖)长从“有名”到挂帅出征,是四川水污染防治的攻坚之道。四川设立了省、市、县、乡、村五级河长1万余名,截至目前,四川流域各级河长先后巡河巡湖67万余次,排查整改生态环境突出问题8.5万余个。包括河长制在内的联防联控措施,不仅让四川“每条河都有人管”,也让流域水环境持续向好。
阿坝州壤塘县“尚蓝天路”美景。 安源 摄“今天天气不错,去三江口拍长江吗?”午后,宜宾摄影发烧友陈浪向好友发出邀约。在陈浪的镜头中,长江碧水东流,白鹭翩跹,绿道犹如翡翠一般镶嵌在岸边,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长卷沿江展开。
花园河治理前后变化 受访者供图因金沙江、岷江在宜宾汇合,长江至此始称“长江”,宜宾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城”的美誉。作为川南工业重镇,化工、热电、水泥、造纸等老工业企业“围江”曾是宜宾生态治理的一块心病。近年来,宜宾贯彻新发展理念,投入近60亿元专项资金,先后对长江岸线上的重工企业进行整体搬迁或关停。同时,宜宾招引180多家高端成长型企业落户宜宾三江新区,加快建设长江上游绿色发展示范区,实现支柱型产业的转型发展。
四川省宜宾市城区三江口长江公园傍晚游人如织。 曾朗 摄新旧动能的转换,是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在巴蜀大地齐头并进的缩影。与宜宾相隔700余公里的川西北黄河上游的若尔盖大草原,成双结对的黑颈鹤在高原湿地上翩翩起舞。正在沙化治理项目进行观测的若尔盖林草局工程师涂胜告诉记者,沙化治理不仅让当地生态变好,不少村民还依托黄河美景吃起了“旅游饭”,日子越过越红火。
都江堰水利工程。 张浪 摄作为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四川96.6%的水系属于长江水系,境内1.87万平方公里属于黄河流域。为扛起长江黄河上游生态保护政治责任,筑牢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战略屏障,四川持续推动生环境保护修复,建立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绘就绿色发展新图景。
凉山州邛海,市民结伴赏水。 张浪 摄近年来,四川始终将“双碳”目标与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有机结合,推动出台首部跨区域地方法规《四川省沱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全省203个国考断面中预计195个达到Ⅲ类以上,优良断面占比96.1%;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地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率为100%。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负责人表示,未来四川将继续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切实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紧盯8个未达标断面,开展重点流域水质稳定达标攻坚,巩固提升沱江、岷江整治成效,对尚未达标的国考断面实施限期达标,推进全域美丽河湖建设,让长江黄河干流水质稳定达到Ⅱ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