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吃饱”到“吃好”,“南粳之父”王才林稻花香里逐梦行

2022-06-19 00:08:21 0

从“吃饱”到“吃好”,“南粳之父”王才林稻花香里逐梦行

  大国粮策 | 从“吃饱”到“吃好”,“南粳之父”王才林稻花香里逐梦行

  中国江苏网6月17日南京讯 (记者华诚)又到大忙时节,放眼望去,江苏大地田间地头一派丰收劳作的景象。“横成行,竖成列,秧苗不要插在脚印里……”一位中等身材皮肤黝黑的汉子,戴着草帽,穿着高筒胶鞋,在江苏省农科院示范基地的田埂上来回走动,他扯着嗓子,挥舞着胳膊……令人想不到的是,这位指挥若定的“小队长”就是大名鼎鼎,被业界称为“南粳之父”的省农科院研究员王才林。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约好的人物采访就在田埂上见缝插针中开始了。他的成长故事传奇励志,报国情怀荡气回肠,从袁隆平让中国人吃饱肚皮的“禾下乘凉梦”到王才林让中国人吃上“最好吃的大米”的幸福梦,一批科研工作者、农业追梦人的精神让人感动并深深折服。

  (一)

  1959年,王才林出生在无锡新吴区望虞河畔的一户普通农家。他的降临给家人带来不少的快乐,同时也伴着隐隐的担忧,母亲孕期营养不良,孩子出生时骨瘦如柴。逢上三年自然灾害,缺吃少穿,即便有着“鱼米之乡”之称的江南,能否安然熬过也未可知。

  才林的父亲是从外乡“入赘”而来,一家人受到土著大户的排挤、欺负是常有之事,加上母亲在节骨眼上买过别人抛售的几亩土地,一家子被划成了“富农”,这让王才林的求学之路充满曲折布满荆棘。

  从小到大,才林的学习成绩遥遥领先,被人称为“小天才”。14岁初中毕业那年,推荐考高中的名单上却没有他的名字,班主任找到村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为王才林“吵”来一个考高中的名额。

  高中快毕业时,父亲生了一场病,原本壮如牛的强劳力从此干不了重活,17岁的王才林高中毕业后成了挣全工分的劳力。他默默接过了农具,接受了现实的安排。

  那时无锡太湖一带还在种双季稻,播种、育苗、插秧、挑担……幼嫩的肩膀扛起全家人的生活,太阳炙烤下的田埂像铁板烧,赤着脚的才林挑着担子一路小跑,他的脚后跟被硬土疙瘩扎成了蜂窝煤状。冬季农闲时也不能歇,要去罱河泥(上个世纪70年代江南地方的一种农活,把河里的淤泥挖出来,与稻草混在一起发酵,待开春后挑到田里当肥料)。五短身材的王才林,力不从心,有一回挑猪厩肥传担子时,村里有恶作剧的,把100多斤的担子冷不丁卸在王才林的肩膀上,险些压断他的芦柴腰,他使劲地忍着,压抑着内心的愤怒、委屈和悲伤。三年的强劳动,让他瘦弱的身板结实起来,思想越发成熟起来。

  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才林仿佛看到了人生的灯塔。他悄悄复习起来,他的目标是能做一名医生,救治如他父亲般小病致残的老百姓,那一年考出357的分数,却没有等到意料之中的录取通知书。王才林没有气馁,冬季在挖河工地上,一边继续“修地球”,一边备考,寒冷的工棚里,为了不影响他人休息,打着电筒躲在被窝里看书。高中班主任掂记着这棵“最有希望的好苗子”,专程跑到水利工地找到带队负责人为他请假。这一回他考了391分,认识他的人都认为他一定能考上了,然而一切如泥牛入海杳无音信。

  就在几乎绝望之时,1978年11月9日,王才林清晰地记住这个日子,他意外地接到江苏农学院(扬州大学前身)苏州地区专科班的录取通知书,这是一个大专,还是一所农校,去还是不去?父亲的话帮他下了最后的决心,“儿子,去吧!未来的路还很长,先变成吃国家粮的人!”王才林明白“国家户口”在父亲心中的分量和期待。

  王才林回想20年来的人生,吃过苦、受过辱,出过汗,流过泪,回乡三年的农民生活,让他对土地、庄稼和农村有了更直接的体验和切肤之痛。他曾无数次想象过自己的未来,如今有了这么一个支点,他要好好把握。后来知道,两次落榜均卡在“政审”上,多亏江苏农学院从落榜生中进行了补录,才给了他继续读书的机会。

  (二)

  20岁的王才林被分在农学班农学专业,依然要下地劳作,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这对于农民出身的王才林来说驾轻就熟,只是以前为了挣工分,现在是拿助学金完成学业,两者差距悬殊。王才林活在当下,更珍惜当下。

  (留校实习生与大学班主任郭二男合影,后排右一为王才林,前排右二为郭二男)

  他的班主任郭二男爱搞科研,喜欢王才林吃苦耐劳的品质,任命他为科研兴趣小组组长,做他的助手。冬去春来,郭老师的《太湖地区地方粳稻品种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力研究》的论文在《江苏农业科学》杂志上发表了,文末特别注明王才林等同学参加了该项目的部分工作。自己的名字能登在杂志上,这是一个巨大鼓舞,闻着散发着油墨香的杂志,王才林的心里比蜜还甜,干劲更足了。之后的两年,他或合作或独立,陆续在《作物学报》等权威期刊上刊发了四篇论文,貌不惊人的王才林成了全校的焦点,毕业后顺理成章留校做了老师。

  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社会经济形势悄然发生着变化。执教一年的王才林迎来了考研机遇,江苏省农科院和南京农业大学联合招生的简章上,注明具有本科或者同等学力者均可报名。这仿佛就是为王才林量身定制,他顺利考入了江苏省农科院,拜在杂交粳稻研究与育种专家汤玉庚门下,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在江苏省农科院工作。

  1991年,王才林公派自费第一次赴日本宫崎大学农学部进修。日本是个资源匮乏的岛国,但农业发达。有一次吃饭,他的导师很自豪地向他推荐了生鱼片和米饭,前者很难消受,后者印象深刻。他发现日本的大米不仅口感好,而且包装精美、品种多、价位也高。当时的中国还在凭粮票吃定量饭。一番调查之后,王才林判定随着中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优质大米将有广阔前景,他笃定了此行的目标和使命——培育“最好吃的大米”。

  之后的10年,王才林驶上了人生的快车道。他又两次前往日本攻读博士和从事博士后研究,他和日本的导师团队合作,挖掘了苏州唯亭草鞋山遗址,用生物考古的方法证明了这里存有世界上最古老的古稻田——这项成果轰动了日本。1996年3月份博士研究生毕业,同年申请了博士后研究。1999年春暖花开的三月,40岁的王才林回到祖国,在广阔天地间施展才华和抱负。

  (三)

  王才林带领着团队收集了数千个粳稻品种,其中就包括“关东194”,从中发现了控制水稻食味品质的关键基因,向着他种出“最好吃的大米”的小目标艰难跋涉。

  每年夏天是搞科研的最佳时期,实验室就是水稻田,为记载水稻从苗期到抽穗期的完整实时数据,晨曦初露就下田,匆匆吃完早饭又到田里一呆又是四五个小时。每年冬季,他像候鸟一样,带着团队迁徙到“天涯海角”南繁育种,栉风沐雨,风餐露宿,忍受蚊虫叮咬。每年要在数以万计的不稳定材料中,选择符合育种目标需要的后代进行“加代”种植,只有完成八代子孙的选育,才有可能将基因特性稳定下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王才林晒得比庄稼汉还要黝黑,有一次他从海南南繁育种回来,母女俩在路上与他擦肩而过,竟然没有认得出来。

  优质品种培育出来后,要在江苏不同区域试种,品种审定后再大面积推广。也就是说,一个好品种从试验田走上餐桌,至少要花十年时间。好吃大米的背后,凝聚着科研工作者甘于寂寞的坚守、不计成败的境界、无私奉献的情怀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值得一说的是,在给水稻选优秀基因时,除了考虑好吃的口感,还要兼顾水稻的产量和种植时长。种水稻就像“谈恋爱”,产量高,农民才愿意种,大米“颜值”高,口感好,大家才愿意选。还要考虑当地的日照和气候条件。这种媒婆般的撮合没有现成的经验,只能一点一点地摸索着前进。

  这场马拉松式的“恋爱”,终于在2008年结出了硕果。王才林选出了适宜江南地区种植的优质品种“南粳46”,这个名字其实一点也不浪漫,用一句话解释就是:南京粳稻,出生编号46号。按照这个命名方法,王才林和他的团队又接连研发培育出“南粳5055”“南粳9108”“南粳5718”等品种,平均亩产高达600——700公斤,实现了优质与抗病、高产的统一,主要指标均达国家二级优质稻谷标准,多次被评为江苏省“最好吃的大米”。这些品种适种于江南、苏中直至江苏全省,还辐射至上海、浙江、安徽、山东、河南等地区。

  王才林名气渐渐大了起来,“南粳之父”的称号不胫而走,以至业界流传这么一句话“要吃好大米,就找王才林”,王才林的事业迎来了高光时刻,2016年,在日本举行的中日优良食味粳稻品种食味品鉴会上,“南粳46”一举战胜日本诸多品种荣获“最优秀奖”。在2019年第二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鉴会上,“南粳46”和“南粳9108”双双荣获金奖,其中“南粳46”在粳稻组得分排名第一,成为全国“最好吃的大米”,“南粳9108”成为全国推广面积最大的粳稻品种之一。

  “一个人只要专心致志地干一件事情,最后总是能够干出一点儿名堂来”,父亲的口头禅在王才林身上得到了印证。王才林立志种出“最好吃的大米”,此时就装在中国人的碗里,端在中国人的手里。

  (四)

  “南粳之父”王才林的思路洞开,他心中的同心圆越画越大。

  如果能研发出适合盐碱地种植南粳品种,那该收获多少高品质大米啊?我国土地广袤、幅员辽阔,至少有3500多万亩沿海滩涂和15亿亩内陆盐碱地。王才林担任了“十三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耐盐水稻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项目的首席专家。

  2017年,新疆克州农业部门与江苏省农科院“联姻”,在克州有近一万亩水稻田。时任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所长的王才林带领他的团队,从全国100多个优良水稻品种中选出15个品种,在克州阿克陶县盐碱地试种。王才林团队攻坚克难,确定了4个耐盐品种扩大种植,水稻平均亩产达到500公斤,而且稻米品质非常好,被业内惊呼为“奇迹”。“南粳9108”“盐稻12号”“盐粳765”等耐盐新品种现在已在江苏、辽宁等沿海滩涂盐碱地示范种植,亩产量还在不断超越。

  王才林说,水稻种植形成的特殊水环境,有助于盐碱地土壤的持续改良。如果能大面积种植耐盐水稻,广袤的盐碱地会变成生机盎然的“绿意江南”,大大提高我国粮食产量、改善生态环境。

  儿时“一家煮饭百家香,一亩稻花香十里”的梦想,求学时种出“最好吃的大米”的誓言,在他数十年的科研实践,在“与时间赛跑”的淘汰赛制下,一步步实现了。作为一名农业科研者,王才林无疑是幸运的,他赶上了一个好时代,他得到了土地的丰厚回馈,得到了学术界和社会大众的高度认可,老百姓送他的“南粳之父”的称号,实至名归。

  岁月如歌,王才林不觉就到了退休年龄。他干劲没一点退却,依旧风里来雨里去,奔波劳碌,像候鸟一般南北迁徙,为稻米操更多的心。2021年的秋分,王才林首次出任“中国农民丰收节江苏推广大使”,为打造和推广以南粳系列为主的水韵苏米品牌代言。

  同年,江苏省粮食集团、省农科院、苏垦米业、沿海农发等合资成立了江苏省水韵苏米产业研究院,为王才林领衔的团队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为地方政府主要为水韵苏米培育专用品种,提供全产业链标准化技术服务,为种植大户、为稻米加工企业、为地方政府服务。

  他欣然受命,翻身上马,做喜欢的事,做有利于农民的事,他愿意。

  他又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先干到80岁,再说。

关键字:  草鞋  稻田  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