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只有一个北京大红门4.16光储充一体化电站项目思路分析
2023-02-24 19:51:50
0
事件发生后,引起社会关注,北京立即启动了对所有用户侧储能电站安全隐患的调查。这样一个里程碑式的用户端储能项目的爆炸事故,势必会对整个储能行业产生影响。针对此次事件,中国电力研究院储能与电气新技术研究所发布了详细的事故分析报告,总结如下:
“电站北区无预警突然爆炸”,符合锂离子电池的安全事故诱发机制,即在内外励磁机的影响下,电池超过其安全技术承载能力,电池遇到极端滥用情况,导致突然热失控。事故往往是由内部和外部激励的相互作用演变而来的。蓄电池储能安全是一个系统性问题,涉及蓄电池储能、蓄电池管理系统、线束、系统电气拓扑、预警、监控和消防系统、运行环境、安全管理等诸多方面。电池本身的安全质量是否不足以达到电池安全标准滥用条件下的阈值要求,或者外部激励对电池施加的滥用条件是否超过了电池行业的技术水平,目前可用的资料有限,无法下结论。从储能电池的安全和质量出发,从储能系统的电气拓扑、电池管理系统、电缆线束的现场布置、电站的防火设计、监测、预警和灭火系统及消防用水、气象环境因素、人员现场操作和管理系统八个方面,分析了各种可能诱发因素对电池储能安全事故的触发机制。
全文如下:
<<<<<<<<<<<<<<<<<<<<<<<<<<<<<<<<<<<<<<<<<<<<<<<<<<<<<<<<<<<尽管储能仍处于产业发展的早期阶段,但「安全第一」必须是这一新兴产业的重中之重,加快储能行业制定更严格的安全水平标准已成为当前的重要举措。来源:电网推荐阅读还在为高额输气费用买单吗?霍尼韦尔有一个精彩的“计划”<基于物联网的能耗在线监测平台的研究与应用
<<2021年中央文件1号发布:推广燃气下乡【免责声明】能源互联网时代(原标准天然气)包含的文章在微信官方账号是原创的,或者是根据网上搜索编辑的,由于大量转载,我们找不到真正的来源,比如来源错误,或者本文使用的图片和资料,下载链接中包含的软件和资料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协商或删除。我们尊重所有原作者,谢谢!
<上一篇: 可转换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