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香正气水(口服液)的作用功效、组成成分与现代应用
【历史来源】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药物组成】
苍术陈皮厚朴(姜制)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甘草浸膏广藿香油紫苏叶油。
【功能】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作用功效】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胃肠型感冒。
【剂型规格】水剂,每瓶10毫升。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5~10毫升,一日2次,用时摇匀。
【注意事项】忌食生冷油腻。本品与套香正气丸功能主治皆同,药物也大体相同,但制备工艺和剂型有较大区别,且本品含有乙醇,不能用酒的患者应避免用此剂型。
【现代应用】本品是祛暑解表、化湿和中的急救药品,多用于感冒、呕吐、泄泻、霍乱、中暑等症。临床见症:恶寒发热,头身困重,胸脘满闷,恶心呕吐,泄泻,舌苔白腻,脉潘缓。是夏天常备的急救药品,适用于现代医学诊断为胃肠型感冒,急、慢性胃肠炎、痢疾、副伤寒等,属于伤风感冒、内伤食滞者。用本品治疗临床报道如下:灌肠治疗小儿夏令感冒.34例,取得较好疗效。口服治疗暑湿症。急慢性胃肠炎,口服10毫升,一日2次;保留灌肠治疗小儿泄泻40例,痊愈33例,总有效率为97.5%。敷脐治疗婴幼儿腹泻20例,效果很好。
藿香正气汤加减治疗急性胃炎112例,全部获愈。提示本法有迅速止痛、止吐、止泻作用。治疗由一氧化碳所致的消化道反应。
皮肤病症:治疗夏季皮炎,外搽治湿脚气病,对起泡流黄水者,4~8小时水泡消失,12小时逐渐变成干皮脱落。对痱子,寻麻疹,手足颜面苔癣化红斑均有远期疗效。是夏季防治中暑常用的保健药品。有用以治疗急性传染性肝炎之湿邪在表者,有较好的疗效。
外治足癣。外涂治脚湿(趾间糜烂型脚癬),湿毒疡(亚急性湿疹),痒风(局限性皮肤瘙痒肿),暑热疮(夏季皮炎)。
急性湿疹口服10毫升,一日2次,另用20毫升加入温水4000毫升浸泡外洗,早晚各一次。脚气用本品30毫升加入温水3000毫升,浸泡早晚各一次。治疗急性湿疹,直接涂于患处。
外搽治疗痱子30例,效果良好),红色粟粒疹(痱子),用本品直接涂于局部,并用本品50毫升,加入温水5000毫升洗浴,早晚各一次。
用棉签蘸后涂搽治疗婴儿痱子,每日3~5次,轻者1~2天,重者3~5天可愈)。本品治疗Ⅰ型变态反应疾病,即一般所称过敏反应,临床以皮肤、呼吸道、消化道变态反应多见,共治45例,收效颇好。
本品治疗咽炎75例,慢性咽炎用5~10毫升以开水100~200毫升稀释,待温后徐徐含咽;急性炎症或慢性炎症急性发作者,以本品10毫升加开水30~50毫升,待温后含咽。对咽喉部痒痛较剧,并有干燥和烧灼感,或声音变哑,甚至不能发音者,直接以药汁挤向咽喉部,再慢慢含咽濡润。
直肠癌手术后腹泻,除口服外加入温水浸泡外洗。藿香正气汤加味治疗急性酒精中毒61例,收到满意疗效。酒醉口服10毫升,连服两次。本品做胃B超充填剂诊断慢性胃炎。
临床应用本品发现不良反应:如一例夜寐着凉,晨起腹痛腹泻,服本品10毫升,10分钟后即觉周身发热,面部潮红,心跳加快,臀部及双侧大腿出现痱子般疹块,瘙痒可忍,不经服药,午后疹块消失。为证实本品反应,晚又服10毫升,药后躯干、四肢再现疹块,尤为臀部及双腿更明显,奇痒难忍,入夜加剧,不能入睡,经用50%葡萄糖40毫升加入葡萄糖酸钙10毫升静脉推注,半小时后疹块消失。
又一例服本品10毫升后10余分钟,突然出现头昏眩晕,两眼发黑,胸闷气促,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搏缓慢,持续10多分钟自行缓解。因同一时期、同一批号未见类似现象,推测可能属个体差异所致)。藿香正气水致小儿急性乙醇中毒一例。
【基础研究】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本品对离体豚鼠十二指肠自动收缩及对组织胺、乙酰胆碱、氯化钡所致回肠收缩均有良好的解痉作用,但对胆囊、膀胱平滑肌的收缩无影响。可对抗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小鼠子宫收缩,对醋酸刺激肠管浆膜或肠系膜引起的内脏躯体反射性疼痛有镇痛作用。对藤黄八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短小芽孢杆菌、枯草杆菌有抗菌作用,以前二者最强,最低杀菌浓度达0.00032毫升正气水/毫升。以上实验为藿香正气水用于“膀胱胀痛,呕吐泄泻”、“妇女胎前产后血气刺痛”提出根据。
薇香正气水影响家兔离体肠电和运动的实验结果,从本质上抑制峰电位的产生,从而有效的抑制平滑肌的活动,使肠蠕动减弱,延缓食物糜向下推送,有利于各种营养物质及水分的吸收,使大便变干,排便次数减少,同时也缓解因痉挛性收缩引起的疼痛,故有止痛止泻的作用11。
薇香正气胶囊和薇香正气水药理实验比较,二者都有抑制离体肠管收缩,抑制胃肠推进功能和体外抑菌作用,不同的是胶囊剂体外抑菌弱于水剂,但不含乙醇。
藿香正气冲剂与原藿香正气水药效实验表明,均可显著地抑制乙酰胆碱诱发张力的变化。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收载藿香正气口服液,处方及功能主治同本品41。
上一篇: 李时珍认为薰草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