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霉素的作用和效果,适应症_副作用和副作用

2023-05-19 18:57:00 0

氯霉素的作用和效果,适应症_副作用和副作用

【商品名或别名】琥珀氯霉素,棕榈氯霉素,CloramfenicoloPalmitatoo

【药物概述】本品为氯霉素类广谱抑菌剂,高浓度时或作用于对本品呈高度敏感的细菌时呈杀菌作用。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弥散进细菌细胞内,主要作用于细菌70s核糖体的50s亚基,可抑制转肽酶,阻止肽链的延长,使菌体蛋白合成受阻。由于在菌体的结合位点相同,细菌对本品和甲砜霉素可有交叉耐药,而本品亦可与大环内酯类及林可霉素竞争结合位置而产生拮抗作用。而且人和哺乳动物某些细胞线粒体中也有70s核糖体,因此本品可同时抑制这些线粒蛋白质合成功能。本品在体外具广谱抗微生物作用,包括需氧革兰阴性菌及革兰阳性菌、厌氧菌、立克次体属、螺旋体和衣原体。

本品对革兰阴性菌的作用比对革兰阳性菌的作用强。

【药动学】本品口服后1~2h血药浓度达峰值,t2B为1.5~3.5h,血浆蛋白结合率为50%~60%,肾排出率为90%本可广泛分布于全身组织器官如肝、肾、肺、心肌、肠、脑等,并可渗人胸水、腹水和关节液中,进入炎症或化脓性腹腔或关节腔中的浓度常超过血药浓度。无论脑膜有无炎症,氯霉素均可透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脑脊液的药物浓度可为同期血药浓度的35%~65%

【作用与功效】

1.用于敏感菌所致伤寒、副伤寒。

2.用于沙门菌属感染的胃肠炎合并败血症。

3.用于耐氨苄西林的B型流感杆菌脑膜炎、青霉素过敏者的肺炎链球菌脑膜炎、脑膜炎球菌脑膜炎及敏感的革兰阴性杆菌脑膜炎(常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联合应用)

4.用于需氧菌和厌氧菌混合感染的耳源性脑脓肿。

5.可与氨基糖苷类药联用治疗腹腔感染、盆腔感染以及敏感菌所致的其他严重感染,如败血症及肺部感染。

【用法与用量】

1.口服给药每日25~50mg/kg分3~4次给药;新生儿必需用药时,每日不超过25mg/kg,分4次给药。

2.静脉静脉滴注每日25~50mg/kg,分次给药。

【药物相互作用】

链霉素、头孢菌素类:氯霉素与这些抗生素联用有拮抗作用。

苯巴比妥:能明显降低氯霉素的血药浓度,而苯巴比妥的血药浓度明显升高

利福平:可使氯霉素血药浓度明显下降达64%~85%

口服抗凝剂(双香豆素、华法林):氯霉素降低抗凝剂的代谢,可增强抗凝作用,联用时应调整抗凝剂用量。

甲氨蝶呤:与氯霉素伍用时,甲氨蝶呤的毒性反应增强铁剂、维生素B12:氯霉素可引起严重的骨髓抑制,因而拮抗铁剂和维尘素B12的抗贫血作用。

碱性药物:不宜与氯霉素同服或配伍注射,以免氯霉素分解失效。

骨髓抑制剂:与氯霉素并用可加剧骨髓抑制,甚至发生不可回逆性后果。

氢氧化铝:可延缓胃排空速率,使氯霉素的吸收降低。

口服降糖药:氯霉素抑制肝微粒体酶活性,降低1服降糖药代谢,增强降血糖作用,两药联用易发生低血糖反应。

环磷酰胺:氯霉素抑制肝微粒体酶活性,减慢环磷酰胺代谢使其活性降低。

苯妥英钠:氯霉素阻碍苯妥英钠代谢,因而使苯妥英钠血药浓度升高,半衰期延长达2倍,可致苯妥英钠中毒。

青霉素:氯霉素可干扰青霉素的杀菌作用。

【禁忌证】严重肝病及肝硬化患者、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不良反应】

1.可发生与剂量有关、呈可逆性的骨髓抑制和少见的与剂量无关、不可逆的再生障碍性贫血。

2.在早产儿及新生儿中,由于应用大剂量氯霉素后血药浓度异常增高所引起的循环衰竭,又称灰婴综合征。

3.偶可引起末梢神经炎、视神经炎、视力障碍,并可发展成视神经萎缩及失明。

4.极少数患者引起变态反应,可表现为各型皮疹、药物热及血管神经性水肿等。

【用药指导】用药过程中应做血液学检查,一旦发现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征象,应立即停药,并给予大剂量叶酸、维生素B1和B12

【制剂与规格】片剂:50mg,125mg,250mg。胶囊剂:125mg,250mg粉针剂:0.5g,1.0g

【贮藏】密闭,置阴凉处保存。

关键字:  氯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