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的最佳吃法、好处和坏处_茄子的药用营养价值和功效作用
茄子,是茄科植物茄的果实,颜色多为紫色或紫黑色,也有淡绿色或白色品种,形状上也有圆形、椭圆、梨形等各种。江浙人称为六蔬,广东人称为矮瓜。茄子是一种典型的蔬菜,根据品种的不同,食用方法多样。茄子在我国的栽培已达2000年之久,是夏秋两季经常食用的蔬菜之一。
一、茄子有哪些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
茄子的营养很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以及钙、磷、铁、钾等微量元素和胆碱、胡芦巴碱、水苏碱、龙葵碱等多种生物碱。茄子维生素P的含量很高,有助于防治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和出血性紫癜,保护心血管。茄子还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除维生素A、C偏低外,其他维生素和矿物质几乎跟西红柿差不多,而蛋白质和钙比西红柿高3倍。中医学认为,茄子属于寒凉性质的食物,能散血、消肿、宽肠,最适合大便干结、痔疮出血以及患湿热黄疸的人食用。夏天食用,有助于清热解暑,对于容易长痱子、生疮疖的人,更加适宜。中药许多方剂及民间验方中,时常使用“秋后老茄子”“霜打茄子”。茄花、茄蒂、茄根、茄汁都是良药,古代就有用茄根治疗肿瘤的记载。国外研究结果表明,茄子是抗癌强手,抗癌性能是其它有同样作用的蔬菜的好几倍,特别是茄子中含有龙葵碱,能抑制消化系统肿瘤的增殖,在防治胃癌上更是有一定效果。
二、常吃茄子有哪些好处
(一)降低血中胆固醇。茄子纤维中所含的皂草甙,具有降低血中胆固醇的功效。
(二)治疗出血性疾病。紫茄子富含维生素P,可增强微细血管的韧性,防止小血管出血,因此对动脉硬化、高血压、咯血、坏血病、紫癜具有一定防治作用。
(三)治疗内痔出血。茄子具有清热活血、消肿止痛的功效。每天用鲜茄子1~2个,加适量油、盐隔水蒸熟服用,连吃几天可治疗内痔出血,同时对便秘也有一定疗效。
(四)祛除老年斑。老年人因血管逐渐硬化,皮肤上会出现“老年斑”,这些“斑点”会随着年龄增长由小逐渐增大,由点状连成片状(这常常是中风的先兆)。常
吃些茄子会明显减少老年斑现象。
(五)预防癌症。茄子内含有龙葵素,它可抑制消化道肿瘤细胞的增殖,尤其是对胃癌和直肠癌有抑制作用,可作胃癌和直肠癌的辅助性治疗食物。部分接受化疗的癌症患者出现发热时,可用茄子煮熟后凉拌吃,具有退热作用。
(六)抗衰老。茄子含有维生素E,有防止出血和抗衰老功能,常吃茄子,对延缓人体衰老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吃茄子的禁忌
(一)茄子性凉,脾胃虚寒、哮喘的人不宜多吃。
(二)秋后茄子性味偏苦寒,大便溏薄的人不宜多吃。
(三)病人手术前也尽量不吃茄子,否则麻醉剂可能无法被正常地分解,会拖延病人苏醒时间,影响病人康复速度。
四、常见的茄子最佳吃法
(一)炸茄饼
配料茄子300克,肉末100克,鸡蛋3枚,葱花、姜末各适量。
做法先将茄子洗净去皮,切成直径3厘米长的夹刀片(第一刀切断,第二刀相连);肉末内加黄酒、精盐、葱、姜与味精,搅拌均匀;鸡蛋去壳打碎,投入干淀粉调成糊;茄夹撒少许干淀粉后,将肉末放入做成茄饼;锅内放油烧至六成热时,茄饼挂糊,逐个下锅炸至八成熟时捞出,待油温升到八成热时,再将茄饼放入复炸,至酥脆出锅,撒上椒盐末即成。
功用具有和中养胃作用,尤其适宜胃纳欠佳、食欲不振的人服食。
(二)炒茄子
配料茄子250克。
做法先将茄子洗净,切成小块,置锅火上,加油烧至七成热,倒人茄子块煸炒至熟,再加少许精盐即可。
功用具有清热解毒功效,适用于痔疮出血患者食用。
(三)蒸茄子
配料茄子250克。
做法茄子洗净,切成条状,放入碗中,人蒸笼蒸20分钟左右;将蒸熟的茄子取出,趁热放盐、淋上麻油即成。
功用具有清热消痈的功效,适用于热毒疮痈所致的皮肤溃烂。
(四)虾仁茄罐
配料茄子750克,虾仁50克,瘦肉150克,鸡蛋2枚,冬菇、净冬笋各25
克,葱、姜末各适量。
做法先将茄子削成1厘米厚的圆片,每片挖成象眼花刀;猪肉切成4厘米长丝;笋、冬菇切成丝;用开水把冬笋、冬菇丝焯一下,控干待用;用炒锅将油烧温,先把虾仁炒一下,捞出,再下茄片炸至呈金黄色时捞出;鸡蛋炒成碎块备用;将肉丝、面酱放人,加葱、姜炒熟,锅内人虾仁、鸡蛋、冬菇丝、笋丝,烹入料酒、酱油,加味精和少许汤拌匀,装盆中作馅;最后取一只碗,碗底铺一片茄子,贴靠碗边围上茄片,把馅装入碗内,上面盖上茄子片,上蒸笼蒸熟,蒸熟后的原汤倒勺内,将茄子罐合人平盘,锅坐火上勾芡,加花椒油,最后把汁浇在茄子罐上即成。
功用具有健脾宁心、降压止血的功效,适用于动脉硬化、高血压、脑血栓形成及坏血病患者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