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胃降逆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配方、医案、经典案例
和胃降逆汤
【药物配方组成】百合12g,乌药12g,当归9g,川芎9g,茯苓15g,白术6g,豆蔻12g,鸡内金15g,三七粉2g,香附15g,紫苏梗15g,柴胡15g,青皮15g,甘草6g,姜黄6g,厚朴15g,枳实20g,清半夏12g,绞股蓝9g
【随症加减】湿热中阻明显者(苔黄厚腻、脉弦细滑)加茵陈、黄连、黄柏、白茅根、香、佩兰等;胃脘疼痛、瘀血明显者加蒲黄、五灵脂、延胡索、白芷、鳖甲等;伴烧灼感,泛酸者加瓦楞粉、浙贝母、海螵蛸、牡蛎、生石膏等;伴消化不良者加焦三仙、山楂、砂仁等;伴睡眠困难者加炒枣仁、远志、五味子、磁石、龙骨、朱砂.
【治疗方法】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服.
【功效主治】疏肝解郁,和胃降逆.
【经典案例医案】112例患者,其中男71例,女41例,年龄
25~62岁,平均43.5岁,病程2~7年,平均4.5年.经治疗,痊愈23例,显效51例,有效25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88%
【经验心得】方中枳实、乌药、香附、紫苏梗、青皮、柴胡、厚朴具有疏肝解郁、理气调中之效、用于纠正肝旺克脾之证;当归、川芎、三七粉、姜黄、绞股蓝、白芍可活血化瘀止痛;鸡内金、茯苓、白术、甘草、百合则补中焦之虚,扶正消食;豆蔻有芳香化湿、理气醒脾之功.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当归、川芎、三七粉、姜黄、绞股蓝等药可降低血液黏滞度,使红细胞聚集分散,促进血液运行.加速病变部位侧支循环的建立,改善微循环,进而促进病变细胞修复和萎缩腺体再生;鸡内金、茯苓、白术、白芍等则可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增加机体免疫力;白芍中的芍药苷可抗炎解毒,甘草中的甘草次酸可保护胃黏膜.和胃降逆汤副作用小,药源广泛,价格低廉,且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方剂出处】李利霞,等和胃降逆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2004;4(17):3736-3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