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上行甄宓书法繁体(塘上行甄宓写给谁的)
刘永加
正在热播的电视剧《军师联盟》中有一段剧情说道,刘贵人用计陷害甄宓,让宫女们传唱改编的“怨歌行”,让曹丕相信这首诗为曹植写给甄宓,意在表达她留守深宫之怨。
据史料记载,甄宓,原名甄洛,她文笔很好,写了很多诗,其中就有《塘上行》表达自己的哀怨情仇和遭受冷落的无奈思绪,因此引起了曹丕的不满,最终被赐死。但这首导致甄洛悲剧的诗并非是剧中所说的《怨歌行》,而是《塘上行》。
甄洛是汉太保甄邯的后代,家中世袭二千石俸禄的官职。她父亲甄逸曾任上蔡令。传说甄洛小的时候就非同一般,有个相士为甄洛和姊妹们看相,相士偏偏指着甄洛说:“这个女孩贵不可言。”因此,甄洛从小到大,都没人敢戏弄她。她很喜欢读书,九岁时,看过的字文都立刻就知道,还用她哥哥的笔砚写字,她哥哥就对她说:“你应该学习女工。读书学习,想当女博士(官名)吗?”甄洛答道:“听说古时候贤惠女子,都学习前人的经验,用来借鉴。不读书,拿什么借鉴呢?”
甄洛的聪明和善良从小就体现出来了。汉末天下大乱,灾荒连年,百姓们为糊口活命纷纷卖掉家中值钱的东西。当时甄家有大量的谷物储备,趁机收购了很多金银宝物。当时才十几岁的甄洛,看到这种情形便对母亲说:“乱世求宝,可不是善策啊!一个人本来没有罪,但因拥有一件珍宝便可能被定为有罪,这便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因财丧身。再说眼下众多百姓都在饥饿之中,不如将我家谷物开仓赈济四方乡邻,这才算是一种惠及众人的德行。”全家人都认为她说得有理,于是将家中的粮食全部无偿分发给邻里乡亲。
建安年间,袁绍为他的次子袁熙迎娶甄洛为妻。建安四年(199),袁熙出任幽州刺史,甄洛留在冀州侍奉婆婆刘夫人。建安九年(204),冀州邺城被曹操攻破,袁家许多妇女遭到侵犯抢夺,甄洛也未能幸免。据传说:曹操攻下邺城后,曹丕先进袁府,看到有个少妇披头散发,脸上也很脏,躲在刘夫人身后哭泣,曹丕问她是谁,刘夫人回答:“是袁熙妻子。”然后曹丕帮她把发髻挽起,用手巾擦拭面庞,发现她姿貌绝伦。当时天下有三个美女,“江南有二乔,河北甄洛俏”,曹丕焉能不着迷。曹丕娶了甄洛后,生下儿子曹叡和女儿东乡公主。
延康元年(220)十月,汉献帝禅让帝位给曹丕。禅位以后,退位为山阳公的刘协把两个女儿许配给曹丕,郭贵嫔和李阴两位贵人也深得宠爱,甄洛日益失意。甄洛就创作了大量抒发个人苦闷情绪的“闺怨诗”,后被全部收录到了《古诗源》当中。其中《塘上行》最为著名:“浦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果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众品铄黄金,使君生别离;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莫以贤豪故,捐弃素所爱,莫以鱼肉贱,捐弃葱与薤;莫以麻枲贱,捐弃菅与蒯;出亦复愁苦,人亦更苦愁。边地多悲风,树木何蓊蓊;从军致独乐,延年寿千秋。”甄洛的这首《塘上行》,以沉痛的笔触抒发了自己被弃的哀愁与悲伤之情。此诗似乎也预示着甄洛的命途多舛、红颜薄命。
黄初二年(221),很是厌烦甄洛的曹丕遣使者将甄洛赐死,葬在邺城。
黄初七年(226),甄洛的儿子曹叡即位,是为魏明帝,他追封母亲甄洛为文昭皇后,又专门为她修建寝庙。太和四年(230)十一月,曹叡感到母亲甄洛的陵墓过于低矮简陋,改葬于朝阳陵。
后人不仅没有忘记这位美人,更没有忘记这首哀婉绝美的诗歌。甄洛留有《甄皇后诗选》,其中这首《塘上行》堪称乐府诗歌的典范,脍炙人口,最初编入南朝《玉台新咏》、唐《艺文类聚》等诗集,流传至今。明代徐祯卿在《谈艺录》中曾对甄洛的《塘上行》大发感慨:“诗殊不能受瑕,工拙之间,相去无几,顿自绝殊。”也算是对甄洛及其诗歌的高度评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