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岛内房价2022年最新房价(厦门岛内二手房价最新消息)

2022-11-12 17:59:15 0

厦门岛内房价2022年最新房价(厦门岛内二手房价最新消息)

图片出处:新华社

对于厦门人来说,身在思明或湖里,真的无所谓吗?

很显然,答案是否定的。

曾有网友在网上总结了一个“厦门六区鄙视连”,原本只是娱乐一下,不料却一石激起千层浪,引爆厦门人的热烈讨论。

@chenubb:我作为一个岛内中山路长大的本地人,我从来也不歧视什么。结果工作以后遇到湖里禾山的同事,她莫名对思明有仇视情绪,看我很不爽,说以前读书被我们老城区的歧视...

@妞在路上:好像是有艾......楼下本地阿姨说谁谁谁嫁女儿,女婿翔安的,那种感觉就是看不上。别喷我喔,实话实说!

@saintmoon:我觉得思明是厦门中心城区,思明最好大家认可,至于其他区,谁离思明区比较近发展的比较好,离思明区比较远发展的比较差,你说的歧视就不太对了,只能说越靠中心城区优越感越强吧,岛内是好,岛外也不差,岛外最近几年发展速度也很快,岛外海沧区和翔安区发展就很好呀,靠近思明区,政策规划偏向很多了

@厦门那些事儿儿:以前年轻的时候确实会存在这种想法,现在一般会大方承认我就是岛外的,我骄傲了么。

且不说在厦门人心中,六区之间到底如何排名,但在厦门的城市发展进程中,岛内凌驾岛外的优越感的确是不可回避的话题,厦门人的“岛内情结”,其实一直都是存在的。

易中天曾在《读城记》厦门岛篇中写道:「厦门人有一种奇怪的观念,只承认岛内是厦门,不承认岛外辖地(如集美、杏林)是厦门。」历史的沿革,加上认知的延续,新中国建立后,政府顺理成章地优先开发了现在的思明区。与之相比,现在的湖里、集美和海沧,在1958年还被统称为郊区;而现在的同安和翔安,当时则属于同安县。

“厦门岛内才是厦门”这样的理解,普遍存在许多老厦门的意识中。但如果你认为这是一种歧视,那或许并不太准确。

其实,作为典型的海滨城市,厦门还兼具了罕见的海岛式城市结构,这在过去来说,确实只有厦门岛内才是厦门。这不仅仅是一种认知,这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它们盘根交错在几代人心里,孕育出了厦门人的“岛内情结”。

老厦门

“岛内情结”是对厦门深切的爱。

很多人或许没意识到,如今厦门6个行政区的划分是在2003年才完成的,但厦门人的“岛内情结”,已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沉淀。

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明朝始建厦门城,城的位置便在如今思明区南部沿海一带。明末清初,郑成功在此发展生产,抗击清兵,将这一片建设得初具规模。清末,鼓浪屿沦为列强租界后,客观上带动了鹭江沿岸的建设。

明朝的厦门地图,厦门城时称“中左所”(图源:厦门手绘地图)

1935年,厦门正式设市时,市区只有今将军祠以西、厦门大学以北、湖滨南路以南约10平方公里左右,除此之外几乎都是农村。“以前厦门的范围很小,你看旧地图虽然画着厦门岛,但标着厦门的位置就一小块,甚至就只要那一块,其余的不标出来。”厦门本土艺术家陈花现曾在采访中这样描述道“有的老人至今仍有一种概念,说到中山路一带叫去厦门,但实际他就住在(现在的)市政府附近。”

“岛内情结”对老厦门来说,或许只是一种情怀,一种潜意识的认知。这在今年已经90高寿的陈奶奶身上,就可以窥见一二。

客观上来说,陈奶奶并不是土生土长的“厦门岛内人”。1931年她在同安出生,18岁“下嫁”厦门,乡亲们笑话她:好好的同安人怎么嫁去厦门了。毕竟,在历史上厦门是属同安管辖的,称作“嘉禾里”,可以说是先有同安后有厦门。最早在这条鄙视链顶端的,其实是同安。

嫁到厦门之后,陈奶奶一直生活在霞溪路,这里紧挨中山路,原本有无比热闹的霞溪小商品市场,还有霞溪澡堂、霞溪旅社、霞溪小学、霞溪福音堂。以前,陈奶奶常跟家人在这里买干货,老厦门讲礼数,逢年过节买些鱼干、虾干馈赠亲友,这里逐渐形成了口口相传的“干货一条街”。

1980年代的霞溪市场占路为市,顶有大棚遮挡。(图源:厦门手绘地图)

出了霞溪路口,再往下便是中华电影院。1958年,人民剧场紧挨着中华电影院设立,主要表演戏曲。作为一个十足的歌仔戏戏迷,陈奶奶总是带上孩子们早早等在剧场门口,两代人在悠扬的戏曲声中走过了30个岁月,陈奶奶也已儿孙绕膝,祖孙三代早已是正港的老厦门了。

1990年代初人民剧场(图源:厦门手绘地图)

但是到了2000年,霞溪路拆迁,两边都建起了商场。道路拓宽了,原本热闹的“下溪仔”一去不复返,陈奶奶也被安置到了“遥远”的莲花五村,搬离了“厦门”。

从霞溪到莲花,陈奶奶的生活轨迹始终没有离开岛内。作为最早的一批拆迁户,这些老厦门并没有对此表示太多期待,人们津津乐道的也不是“白纸黑字一签,家财万贯到手”。他们甚至有些难过不舍地搬离“厦门”,在如今岛内某处延续着新的生活。

几乎是一辈子,有多少像陈奶奶这样的老厦门,用自己命运的转折标记着厦门发展的注脚。他们始终围绕着“岛内”行进,这里有他们的光辉岁月,有子孙们的成长蜕变。

“厦门(岛内)就是好啊,你们这些外人懂什么。”

这也是老厦门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们不会说岛内有厦门最好的学校,最高的大楼,最牛逼的企业。他们只是觉得,厦门(岛内)就是好啊。

新厦门人

“岛内情结”是满满的优越感?

如果对于老厦门来说,“岛内情结”是一种念旧的话,那么对于新厦门人而言,“岛内情结”或许意味着身份和资源。

1981年厦门经济特区湖里出口加工区首期工程破土动工,从此拉开了经济特区建设的序幕。厦门不再是原来的厦门,一批批新厦门人不断涌入,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岛外常住人口总量首次大于岛内常住人口总量,岛外人口增速显著高于岛内,湖里区常住人口出现减少,比上年减少0.2万人,下降0.2%。

对他们而言,生活在岛外,工作在岛内,成为了无奈又合适的选择。

老李来厦门已经20几年,他在思明区一家网络媒体当保安,却把家安在了集美。因为工作繁忙,早出晚归,他不得不在博物馆站附近又租了一个单间,和自己的妻儿过起“同城异地”的生活。

和老李相似,家住杏林的Seven工作也在岛内,但她每天都会回家。“早上6点半起床,到公司1个小时,下午下班的话就很难过了”她说,每天下班她都会找地方先玩一阵再回去,避开高峰期。

造成这种现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岛外生活成本低,而岛内收入高。不过,更多有条件的人首选仍是在岛内生活和工作,他们看重的,是资源。

杨先生在厦门已经打拼了十多年了,目前还没有厦门户口。作为一家公司副总经理的他,每个月工资也能拿到1万多,可是在厦门岛内生活,这个薪酬水平对他来说压力还是有点大。为了能多赚点补贴家用,空闲时间他会出来开滴滴。

为何要坚持留在岛内生活?他无奈又深沉地说:“不就是为了孩子嘛!”

对啊,为了孩子。这4个字,说出了多少父母的心声。为了能让孩子能在岛内的公立学校读书,有些父母可以说是砸锅卖铁拼尽了全力。

“厦门岛内的房子,现在一个首付随随便便就是100万,而且还是又小又旧的房子。”杨先生直言,“我的孩子通过积分入学的方式在岛内读书,像我们这样的,如果孩子没有进到公立学校读书,我们可能已经走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孩子在这里能有一个好的教育资源和环境,自己虽然苦,咬咬牙也得坚持住。

2016年初,厦门启动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新三年行动计划”。其中一项就是推进厦门一中、双十中学、外国语学校、科技中学和厦门实小五所名校在岛外办校区。

不过,《2017厦门高中各类学校招生计划分配表》显示,厦门一中、厦门六中、双十中学、湖滨中学、松柏中学等厦门名校的普高招生还是以位于厦门岛内的湖里、思明片区为主。

事实上,厦门教育水平最好的小学、中学和大学,都在思明区建有校区。即便如今厦门房价相对平缓,但厦门实验小学附近的学区房,每平方米单价依旧保持在8万元上下,甚至出现了每平方米13万的天价。“就算不涨也不会跌的”一位房产中介从业人员很依旧自信地表示道。

尽管2009年厦门就已经提出了“岛内外一体化”战略,但直到今天,厦门岛内,尤其是思明区仍然拥有着厦门最好的教育和医疗资源,商业中心、文化中心、娱乐中心,大多也集中在岛内。

未来

厦门人的“岛内情结”会淡化吗?

从东渡开车上仙岳高架,一直往东北方向走,如果路上不堵,不到20分钟就可以抵达翔安隧道入口。这条横贯厦门的快速通道,沿途经过了厦门几个重要坐标——文化艺术中心、SM广场和万达广场,满是繁华。

然而当车子一头扎进翔安隧道,“潜”入海里再出来,眼前翔安,也不再是曾经的“农村”了。这里早也高楼林立,新城建设、机场开发,还有地铁和跨海大桥也接踵而来。

空间距离近了,直观差距小了,大家对岛外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天山童佬:翔安区的处女地比较多,目前只是围绕新店镇,往北还有马巷镇,新圩镇,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厦门施展宏图大志,必须拓展岛外,期待鹭岛大手笔绘画蓝图!

@小罗:我住在杏林,地铁建好后,软件园三区和周边已经逐渐发展起来了,我切身感受到岛外的变化,未来可期啊!

@江一一:海沧的配套已经慢慢完善,连锁店也越开越多,每年的变化都不是一点大。要我说的话,感觉海沧完全不输岛内。

或许,正是这些“新厦门人”大量定居在岛外,带动了这些地方的发展吧。就比如最近正在厦门看房的河南人小华,在几经比较后,就把目光放在了厦门岛外,他说,现在销售介绍项目时,不再说进岛多近,而是强调距离环东海域多近,距离集美新城、马銮湾有多近。

产业和城区已经沿着海湾铺开,”城在海上,海在城中“这句美誉也被赋予了更深的含义。

曾几何时,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的“浦西情结”影响了几代上海人;甚至连年轻的深圳也有浓厚的“关内情结”;而厦门,“岛内情结”更是根深蒂固,但是随着岛内外一体化的启动,厦门已经逐步从海岛城市向海湾城市跨越,“岛内情结”似乎也慢慢变淡。

每一座城市都有一部沧桑斑斓的城市变迁史,而在城市不断扩张变迁的过程中,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愿意跟随、跟进城市的脚步。有人选择坚守老城,有人勇敢挺近新区……

如今,在你心中,是否还有着或重或轻的“岛内情结”?

▍整合来源:厦门购房内参、大块说、小鱼网、厦门报道、城市进化论、深度厦门、厦门发改委、厦门手绘地图,图片来源详见标注,部分图片来源摄图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编辑:Ruii

▍版权归原作者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关键字:  厦门岛内房价2022年最新房价  厦门岛内二手房价最新消息  厦门岛内好玩的地方有哪些  厦门岛内岛外差别大吗  厦门岛内岛外怎么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