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青铜器的最简单方法——青铜器鉴赏论文1000字
三羊铜樽
此樽为隆盖,盖顶中间有—环钮。外有3个卧羊形钮。器身如圆筒形,直壁,腹两侧有兽衔环耳。平底,下承3个立虎形足。与这件樽形制相近的有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建武廿一年乘舆樽,后者通体鎏金,配有圆形的承旋,承旋上刻有63字铭文,记述了制造年代、名称、尺寸及工匠姓名等内容。建武廿—年即公元45年,属东汉早期。樽亦通作尊,是汉代最主要的—种盛酒器。可分为盆形和桶形两类,馆藏这件三羊铜樽即是一件桶形樽。在汉代饮宴时,要先将酒从瓮或壶中倒在樽里,再用勺酌入耳杯饮用。1962年山西省右玉县大川村发现的桶形樽上有铭文:“中陵胡傅铜温酒樽重廿四斤河平三年造二。”孙机先生认为桶形樽的三蹄足极矮,其下难以燃火,不能用于加温,盛的应是冷的酝酒。
青铜漏壶
这件出土于内蒙古杭锦旗的青铜漏壶,壶身呈圆筒形,下有3个蹄形足。接近器底处有一出水管,上有双层提梁。在壶盖和双层提梁的当中有上下对称的3个长方孔,用以安插并扶直浮箭。此壶内底铸“千章”二字(有专家认为是“干章”),壶身外面有刻铭:“千章铜漏一,重卅二斤,河平二年(公元前27年)四月造。”在第二层梁上并加刻“中阳铜漏”4字。由此可知这件青铜漏壶原在千章,后归中阳。西汉时,它们同为西河郡
古代没有钟表,人们却已懂得计时。周代已有计时官吏—挈壶氏,他管理的挈壶,便是一种带有提梁的计时器。但这种计时器的结构和使用情况,在《周礼》或同一类的古籍中尚不见具体的说明。根据史书记载,至迟西汉时期已经有了计时器,并且建立了报时制度。这种计时器,由漏水壶和漏箭两部分组成,通称为“漏”,漏箭上有刻度,表明昼夜时间,也称刻漏。因为漏的形状,最初似壶,又称漏壶,又因为漏多用青铜制,也称青铜壶。漏的计时,以壶孔不断向外滴水,壶内蓄水减少情况为准,所以也称为滴漏。依据壶内浮箭的下降,读出箭上的刻度便知当时的时间,又可复称青铜滴漏壶。但当壶中盛满水时,因压力大而滴漏快;水量减少水压降低后,滴漏的速度又变慢,这对测时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汉代曾对出水管口加以控制。陕西兴平出土的青铜漏壶内壁上有直径约4厘米的不规则圆形云母片,就是用于调节流量的。虽然如此,如何使漏壶中的水位和水压保持均衡,在汉代尚未找到解决的办法。所以这时的漏壶对其校准设备如圭表和日晷存在着相当大的依赖性。汉代滴漏报时已有制度。夜漏尽,指天明,要鸣鼓报时;昼漏尽,指夜临,要鸣钟报时。这种刻漏而鸣鼓鸣钟的方式,自汉代以后历代循行。“玉漏银壶且莫催”、“五夜漏声催晓箭”、“金炉香烬漏声残”,漏也成为无数文人骚客借以抒发胸臆的对象。在他们的笔下,漏声能让人感慨时间的飞逝,美好时光的短暂,丝丝惆怅,声声沉重。
火锅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饮食方式,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天,人们在室内围着热腾腾的火锅,既驱除了寒气,又享受了美味。其实,这种饮食方式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以前的汉代,青铜染器就是最好的见证。
这件青铜染器由盘、炉和耳杯三部分组成。类似的器物在湖南、河南、山西、陕西、山东、河北、四川等地都有出土,时间都属于西汉中晚期,表明这种器具在历史上流行的时间虽不算太长,地域分布却很广,使用比较广泛。对这类器物的名称和用途,有学者认为它是用于温热肉羹的,因此称之为“烹炉”;因炉上的耳杯同西汉时期通用的酒杯形状一致,也有人称之为“温酒炉”;还有学者认为它是一种室内陈列用品,作熏香之用,定名为“熏炉”;因为有的器物上有带“染”字的铭文,有学者甚至认为这种炉具是汉代贵族家庭染丝帛所用的器具。有专家根据其中一件染器上的“清河食官”铭文断定,这种器物应为朝廷中典膳的食官掌管,是古代的一种饮食器具。这种观点得到了普遍认同。
既然是饮食器具,为何自铭为“染”呢?这是因为中国古代称调味品为染,食肉时常以酱、盐等调味品为佐料,这些佐料是放在耳杯中的。但染器中的炉又作何用呢?这就和当时用“濡”的方法制肉食有关。中国自先秦至汉,制肉食主要有烹煮、炮烤两种方法,用濡法制肉食,在汉代较常见。濡肉包含两个步骤:先把肉煮到可食的程度,相当于现在的白煮肉;然后再蘸调料加味,染杯中盛的就是调味的酱汁。与现代小有不同的是,汉代人习惯用较烫的调料,所以须用染炉不断地给调料加温。考古发掘中所见染器都出自西汉墓。制作精工的染器,除杯、炉外,尚附承盘,并常在炉身铸出各种纹饰。有的染器的耳杯还横出长柄,拿取更为方便。有的耳杯设计更为周到,即在中部装设带孔的箅子,以避免肉食沾上调料中的渣滓,显示出食不厌精的匠心。值得注意的是,出土的青铜染器体量都很小,染杯的容量一般只有250—300毫升。整套染炉全器加起来,高度也不过在10—14厘米之间,十分精巧。染器的设计很符合汉代人的饮食方式,当时的人们是分餐制,一般是一人一案。有的染炉和染杯上还刻有顺序编号,宴饮时是一人一套,随吃随“染”,有点类似现代人使用的小型火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