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自维ZEALER专访,从产品评测到科技文化IP
2023-02-24 21:10:15
0
曾经有一个不信邪的手机测评网站,也有一个不信邪的测评人。多数人以为 ZEALER 只是一个手机测评网站,对王自如的印象还停留在 “科技评论人 “。然而,这个从香港出发,深圳落地的创业公司,已经经历了多次迭代。
本期分享中,创享投资合伙人贾珂将与 ZEALER 创始人王自如共同探讨,王自如如何从一个独立测评人成长为科技文化生活公众 IP , ZEALER 又如何从一个人的科技测评转化为完整的 “内容-社区-电商” 闭环生态。
贾珂:2015年IP 很热,作为一个科技 Kol 或者 IP,你如何理解这个概念?以及它带来的价值?
王自如:Kol, 网红,IP,一个概念可以有很多名字。IP 是价值观的具象载体,在这个时代,价值观是更能聚集人的一种方式。在此之前,每个时代都有相应的价值观绑定,而现阶段价值观变得多元化。比如,ZEALER 是一种价值观,严肃认真、嬉笑怒骂都是一种表现形式,每一种具象载体,聚集的人群都有所不同。从内容形式上说,可以有较重的硬件测评,人物专访,脱口秀,以及较轻的搞机教程。科技类 IP 虽然有极客成分,但不能过于强调技术性,需要有相应轻的形式去分散掉严肃的部分,去亲和更多的受众。
贾珂: Papi 酱自编自导短视频成为现象级爆红,如同你最早一人团队做测评视频出道一样。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王自如:“网红” 这个概念已经存在很久。Papi 酱的出现,可以说是 “网红” 正式进入大众视野的开始,人们开始对此有了全新的认知。但这些都不会改变网红、IP 的生存规律,网红还是依靠话题性去娱乐大众,用新奇好玩的内容不断服务粉丝群体。逻辑思维与 Papi 酱的合作,以及后续一系列的资本运作,可以看出在网红商业模式的探索上,国内的玩法已经非常领先。千万不要否定网红商业化,需要有源源不断的网红去参与新的商业运作。ZEALER 其实在尝试规避这个网红的概念,因为我们也是从一个人成长起来的,但没有赶上这波红利。既然不是一个颜值型的网红,所以内容就必须以专业性角度切入,做工具类网红,并产生广泛的科技文化内容。
贾珂: ZEALER 推出更多的主持人以及不用档节目,是要批量复制王自如还是做一个网红孵化器?在 ZEALER 这个平台上产生的网红,具有怎样的调性?
王自如:每个人都不可以批量复制,同时 IP 是要不断变化的。今天的赵本山与三十年前的已经不同了,这正是 IP 的魅力所在。网红电商需要多元化的网红,才能不局限于单一标签用户。“王自如” 的属性不再仅仅是一个测评人,所以从 15年 开始,我们开始尝试脱口秀、电视节目、推出人物访谈,拍摄汽车广告,让 IP 的形象跨界、多元化。
从属性上说,ZEALER 有一定的网红孵化器属性,这些都是出自多元内容制作和粉丝的要求。ZEALER 的每一个 IP 都因为我们生产的内容,具有一定的科技范儿,但最重要的是,做自己。比如,小辛是精通各种电子产品的技术男,曾老师保持嬉笑怒骂的形象,梁 Sir 负责颜值担当,每个主播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人们对于深度内容的诉求一直存在。
贾珂:在泛娱乐领域,网文、动漫、网剧形成 IP 效果的逐层放大,那科技与泛娱乐是否会有深层的合作,以及内核的相似? 在人工智能和消费升级的趋势下,当手机单品已经进入平台期,测评要如何提升和革新?科技类的 IP 应有怎样的规划?
王自如:科技与泛娱乐存在一定的交集,它们同属于亚文化的一种。类似的,二次元、东北文化都是亚文化的一种,它们与主流文化存在一定距离,但在某一个特定群体内备受推崇。就好像每个地区有独特的文化,ZEALER 主打的则是科技文化,再去延展生活方式。
IP、网红有生命周期,任何的媒体也不能靠单一形式的内容始终吸引用户。内容生产者需要输出的是一种价值观,一种具备更广泛属性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前段时间,Coldplay 最新的 MV 采用 AR 技术拍摄,Pixar 用计算机技术制作 animated feature film, 你会发现,科技领域能讨论的话题非常多。
在消费升级的大环境下,人群对于科技的关注点已经提升并扩展,测评的内容形式、产品种类也做出调整。除了手机,视觉、设计、娱乐都属于科技文化分支的一种。我们很早之前也测过浴巾、T 恤、杯子等等,而最终选择先以手机作为主流测评产品,主要策略是增加品牌专业度,随后再丰富周边话题。目前,手机测评的比例已经下调至 40%,新颖且实用性高的酷品比例会逐渐上升,包括扫地机器人,智能足球,智能家居等等。
环境变了,测评的产品变了,ZEALER 也已经不止是一家媒体。最初的测评是一个人完成,现在我们是一个团队。从 ZEALER 的闭环生态中,ZEALER Lab 作为后端技术支撑,一方面会辅助 ZEALER Media 提供手机测评数据;另一方面,也将作为标准品、酷品的筛选入口。ZEALER Media 将根据 Lab 的测试数据,负责 PGC 视频拍摄剪辑出品。从内容分类上看,产品视频划分内容轻重等级,有开箱、上手、深度测评;新加入行业内容模块,有人物专访;人文方面,有《科技相对论》等等。“ZEALER+” 社区是闭环中另一个环节,将 Media 吸引的新老用户进一步沉淀,激发用户讨论并发散形成有创意的 UGC,这一部分的 UGC 话题广度将进一步扩大,甚至会有助于 Media 的 PGC 选题优化。每一部分独立运营,但相互补给。
贾珂:提到社区,很自然会聊到社区电商。ZEALER 前端的媒体和生态后端的社区电商,如何衔接?
王自如:消费升级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中国已经不是 80-90年 代,当下的消费者都是理性的,他们需要好的服务、高性价比的产品。社区应该是分梯度下沉的,从一线到二三线城市,商品的分类及属性要贴近不同群体的消费者。社区的价值在于将内容分类,或者从文化的角度切入,从两个维度引导不同的用户,承接住不同价格区间的理性消费者。
在传统的电商模式中,平台产品广而全,消费者购买决策成本极高。所以,近几年内容电商的兴起,内在的电商逻辑是降低消费者决策成本。单纯的垂直社区运营,受限于细分领域用户数量,活跃度极易触碰天花板,话题范围也较难拓宽。
其实,科技产品具有高端到低端多档次,消费低频次的属性。虽然电子类单品复购偏低,但是可以带动非电子类长尾非标品的购买,比如,Bose 耳机与耳机收纳线的关系。从受众用户考虑,相比于女性消费社区,受众具备高频次或者奢侈品购买导向。中国的极客人群并非主流消费人群,科技爱好者的分类也并不明朗,针对局限的群体,需要让内容和受众群体都丰富起来。
贾珂:媒体过渡到电商,有没有踩过坑?
王自如:ZEALER 是以视频起家的,慢慢通过社交媒体,以及各个视频网站散播流量,并聚集了粉丝,但粉丝散落分布于不同的端口,缺乏统一的聚合平台。基于 ZEALER 垂直的属性,所以我们尝试做过问答社区、粉丝社区,都是不温不火。但慢慢发现,ZEALER Media 和社区存在着交集。比如,测评中虽然以手机单品立住,但也有智能牙刷、智能机器人等等,具备科技生活方式的话题延展性。
所以,ZEALER 的社区电商,路线是 PGC 内容作为科技文化输出,进入社区中将话题拓展,并沉淀用户、发酵 UGC 内容。看上去媒体到社区电商的距离很远,但 PGC 会让品类先行,社区和电商再平铺、拓展,从科技单品延展到非标的科技周边;另外,消费升级的环境下,PGC+UGC 结合的方法,能帮我们平台挖掘到大众商品中缺少的新产品以及替代品,比如,智能插线板。
相比于 ZEALER Media,社区可承载的产品和文化会更丰富和更灵活,比如,机械键盘,外设,手柄。从内容上,就完成了从 0 到 1 的积累,从手机拓展到生活方式的周边产品。目前社区内容分成 5 个版块:手机平板,桌面文化,出行方式,生活健康,旅行摄影。这五个版块重新梳理了社区的内容分类,用户从任何一个物理角度和心理诉求出发,都能找到相应的科技产品和周边。在社区活跃、内容丰富的基础之上,再去延伸社区电商模式,把目标受众及产品线同步拓宽。
贾珂:最后,用一句话描述自己,科技 Kol,网红,还是测评人?
王自如:不如还是叫青年创业者,还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