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苓散的作用功效、组成成分与现代应用

2023-06-06 18:57:22 0

五苓散的作用功效、组成成分与现代应用

【历史来源】汉·张仲景《伤寒论》原方。

【药物组成】〕

茯苓泽泻猪苓肉桂白术(炒)

【功能】温阳化气,利湿行水。

【作用功效】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腹胀,呕逆泄泻,渴不思饮。

【剂型规格】散剂,每袋重7、9、12克。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9克,一日2次。

【注意事项】属于阴虚津液不足,口渴,小便不利不宜服。

【现代应用】临床多以汤方加减用于利尿消肿,清热利湿,健脾止泻,在水湿内停膀胱气化功能减弱时,出现口渴欲饮,水入即吐,小便不利等症。有临床报道的如下:肾性水肿:南京中医医院治疗小儿肾炎水肿22例,阳水实症小儿水肿;邵宽生等治疗成人肾炎,急性肾炎收到满意疗效;加茅根治急性肾炎38例,痊愈36例。肾病综合征。

治愈肾盂积水;加牛膝、黄芪、威灵仙治疗肾积水多例,均获满意疗效)。心性水肿:用葶苈生脉五苓散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25例,疗效满意;五苓散加味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30例,有效率为92.86%,优于西药对照组;本品治疗心性水肿,获良效。

胸水:悬饮(胸腔积液)8,加味治疗胸腔积液42例,收效满意);加味五苓散治疗结核性胸水6例,本品为逐内外水饮之首剂,可补气健脾利水,温阳化饮,在抗痨基础上加本品,可缩短胸水消退时间避免因抽胸水发生蛋白丢失,加速恢复;另外,似有减少链霉素反应的作用;加味治疗外感余邪未尽,胸痹。

本品治疗血崩。

关节腔积液:本品加马钱子、穿山甲等治疗34例;初期宣肺利水,加麻黄、桔梗等;中期健脾利湿,加薏苡仁、赤小豆等;后期加温肾补脾药如葫芦巴、锁阳等,据病情辨证加外用药,获满意疗效。

日人用于自家中毒,突然恶心呕吐、似感冒、欲饮、饮水即吐,服浸膏治5例获效;对宿醉症状有效;对妊娠呕吐、女性结扎后呕吐、新生儿呕吐、溺水后呕吐均获愈。急性胃肠炎。

水逆呕吐,饮后即吐,吐后仍渴(胃神经官能症)。小儿假性霍乱,将药为末,用粥调服,若煎汤服,入胃则吐,无效。日人山本认为,本方制片服可治寒失泄泻(寒湿浊邪停于肠胃)。

治疗腹泻引起的脱水症347例观察结果表明,本品对止泻及纠正脱水的时间最短,说明本品对腹泻引起的脱水症,有纠正作用;本品治婴幼儿腹泻90例,其中8例脱水配补液外,其余均服药治愈;加减治愈婴儿腹泻;加味治泄泻、治腹泻不止;加味治疗小儿难治性泄泻20例;本品加减治疗小儿秋季腹泻71例,效果满意;小儿秋季腹泻51例,疗效满意;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112例,平均止泻2.3天;小儿秋季腹泻用葛根芩连汤加本品治60例,痊愈48例。

用附桂理中汤加本品治疗小儿冬季腹泻276例,此证多有口渴引饮,痊愈215例,有效率为87.6%;治疗婴幼儿由于轮状病毒感染的冬季腹泻肠炎。

据本方改汤剂煎服,辨证化裁,用治经行泄泻,经行浮肿,胎水肿满,妊娠小便不通,产后癃闭及脾虚带下等,获效;本品加木通治疗夏季小便淋闭;本品加减治尿路感染,外伤致小便癃闭。

加味治疗腰椎骨折继发癃闭;加减治疗功能性尿潴留4例,获效;加味治疗肛门术后尿潴留321例;治疗伤后癃闭10余例,1~7剂即可见效。

因前列腺肿大造成尿潴留,难产后尿潴留,术后尿潴留,本品加味获满意疗效;本品加鲜菖蒲根治前列腺肥大尿潴留;加味治疗急性泌尿系感染48例,疗效满意;小儿遗尿;加入参等治咳则遗溺症15例均愈。年八旬咳溺症,本品治愈。

鞘膜积液:小儿鞘膜积液,本品合四逆治愈小儿鞘膜积液;阴囊水肿;本品加味治水疝。

脑积水:重剂本品治脑积水(解颅),;合肾气丸治愈脑积水1例;用葶苈大枣泻肺汤合本品加减治疗10例颅内压增高,取得较好疗效。治疗2例颅内高压症的危重患者,在颅内钴孔作侧脑室穿刺持续引流的同时,连续密闭式观察,用本品前后的脑压变化情况,发现本品对降低颅内压有一定作用。

盗汗,顽固性盗汗。

美尼尔氏综合征:本方加减治疗60例,一般服3~4剂,眩晕、听力减退等症状消失,并减少复发;又有报道治16例收到良效,并有典型病例报告;治疗内耳眩晕病30例;本品加味治疗耳源性眩晕病61例,疗效满意;顽固性偏头痛。

三叉神经痛:因体液潴留所致的左侧三叉神经痛,用本品提取的粉末,日服2次,每次2.5克,服10天,疼痛基本消失;矢数道明用本方治长期顽固性头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头重肩凝、关节痛、粟起肿、尿频、夜尿、瘙痒、美尼尔氏症候群等,其中尤常用于三叉神经痛。

本品及其加减在眼科用于眼睑非炎症性水肿,眼睑湿疹,球结膜淋巴液潴留,巩膜炎,角膜炎,虹膜睫状体炎,视网膜水肿,均获满意疗效。

慢性青光眼:五苓散(片)有降低眼压效果,治55例102只眼(有8只眼否定青光眼),其中开角青光眼55例,占56.8%,窄角青光眼44例,占43.1%。每日服2次,每次8片(含原药材3.5克),服后明显降低眼压为63.6%,以下降2~7毫米汞柱者较多,共85眼,占83.3%。

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45例,以五苓散汤为主,维生素B1及维生素C为辅,治疗52例53只眼,结果痊愈40只眼,显效7只眼,好转3只眼;另加丹参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病变32只眼,治愈17只眼,好转9只眼;本品和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中心性视网膜脉络膜炎25例9只眼,痊愈25只眼,总有效率为96.5%,一般多在服一周开始视力改善,服药3周眼底改善。

视神经乳头炎:本品加味服6剂,视神经乳头炎水肿明显减轻,视力由0.04恢复至1.2;本品治疗“左冒右朦”,“水攀睛”等均取效;日人用以治慢性葡萄膜炎和滤泡性结膜炎;汗腺瘤,起症,水痘,消除抗菌素副作用。

加味治愈梗塞性黄疸,急性黄疸性肝炎,腹股沟疝,肝硬化腹水;日人治疗1例因酒精性肝硬变合并糖尿病而致腹水,虽用安体舒通、速尿等仍不能控制饮水,因不遵医嘱,一次自服五苓散浸膏40克后,全身大汗,一夜而腹水、口渴全消,而后坚持每日服15克,一年未发腹水。

本品和茵陈五苓散抑制由乙醇所致的脂肪肝形成;麻疹内陷;加味治痄腮;百日咳;急性苯胺中毒;加味治晚期膀胱癌;加附片治愈暴聋1例;耳内淌水,水逆;加减治旋耳疮(外耳湿疹),鼻鼽(过敏性鼻炎),慢喉喑(弥漫性声带息肉),口疮(复发性口疮)。

加减治疗癫痫,水痞(慢性胃炎);中风流涎,肠鸣,白带增多;湿邪为患的脱发。

本品的基本病机:即汗出后表证未解微热烦渴,小便不利,在临症中将本散活用治疗杂病获效。例:头痛、呕吐、眩晕、耳鸣、滑胎;羊水过多症);此方为主治眩晕、吐泻、痢疾、崩漏,疗效满意;崩漏,午后低热;减肥降脂;痰湿流注(骨结核)。

本品治脓疱疮;治愈巨舌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1例;斑秃,荨麻疹,多形性红斑013,皮下囊肿。

日人用本方治疗17例带状疱疹,建议用本品作为治该病的首选方药;又用本方治2例70岁的带状疱疹,取得良效。

【基础研究】本方为《伤寒论》名方,原治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或心下痞,渴而口躁烦,小便不利或水逆证。方中桂枝化气行水兼通心阳,调和营卫而解表邪。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如对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肺炎双球菌、沙门氏菌及流感病毒等的抑制作用,且有较强的利尿作用。茯苓、猪苓、泽泻导水下行,通利小便而消肿。茯苓利尿作用较弱,并能降低血糖及胃酸,对消化性溃疡有一定的预防作用;猪苓可抑制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泽泻含有大量的钾盐,服后能显著增加尿钾排出量。在五苓散中泽泻的利尿作用最强,具有降低血糖及胆固醇作用;白术健脾燥湿有较强而持久的利尿作用,且有降低血糖及抗凝血作用,久服增强体质。本方加茵陈,称茵陈五苓散,为治湿热黄疽名方。

日人实验证明,五苓散对用乙醇处理的小鼠某些电解质缺乏(K、Mg、Ca、Zn)有保护作用,并能调节水和电解质代谢。佐野辛惠等研究发现:投用五苓散和西药利尿剂,虽然都能明显地见到从尿中排出电解质,但中药组对全身的水分分布、细胞外液及各脏器中的电解质(细胞内液)基本上没影响,从而提示中药所产生的利尿作用,与体液的利尿激素样的调解机制及肾的生理有密切关系。原中琉璃子等用五苓散与西药利尿剂做对比动物实验,给药一个月观察,全身状态:中药组的活动能力比西药组旺盛,生活节律也保持良好;24小时尿及排泄量:中药具有与西药同样或强的利尿作用;大鼠主要脏器含水量:中药组显示分布正常。有地滋研究发现,五苓散对水排泄障碍的人有效,对健康人无效,构成生药对变态反应Ⅰ型、Ⅳ型有多效。因此认为:水代谢和水排泄之所以得到改善,可能是由于抗变态反应及其它尚未阐明的作用所致;其作用机理与化学药品利尿剂二者合用可使效果增加,减少利尿剂的用量,并防止长期用利尿剂引起的低钾等血中电解质紊乱。

日人研究五苓散证,将水毒假定成西医学中的体液分布异常,认为五苓散的主要作用,是改变渗透压感受器的渗透压特征,提高渗透压的调节点。

五苓散对水及电解质的排泄作用,以1克/公斤口服后,则仅复荷生理盐水.3毫升/10克,腹腔内给药的小鼠尿量就增加,特别是五苓散给药组有显著差异(P<0.0五苓散有一定的利尿作用,泽泻对实验性尿毒症有明显的延长生存时间作用,对应激性溃疡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高岛基史的研究证明,五苓散能增加正常大鼠的心房肌细胞中的心房性钠利尿因子(AN F) 颗粒数, 机体在正常情况下不往血液中释放AN F, 当机体患浮肿或腹水时, 血液中的AN F增加, 能够排出水分和钠 。

武山雅营等研究茵陈五苓散时发现:在对健康人实验中,在禁水状态下未见有利尿作用,对尿中电解质浓度亦无影响;在水负荷状态下,茵陈五苓散组比对照组尿量增加率高,并提前出现增加率高峰,但基本上不影响尿中电解质浓度。

五苓散能增加乙醇的排除和氧化速度,对乙醇所致的脂肪肝呈保护作用。五苓散虽有利尿作用但不会引起液体和电解质紊乱。其中猪苓、泽泻对给高胆固醇饲料小鼠的乙醇性肝具有抗脂肪肝形成作用,泽泻对实验动物具有抗脂肪肝的作用。

原中琉璃子等研究发现:本品具有预防乙醇中毒引起的蛋白尿异常、营养障碍所致的体重剧减作用;还可改善乙醇中毒的体内电解质障碍,并有抗脂肪肝作用。

关键字:  五苓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