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醒脑汤治疗老年性痴呆
方术内容
①自拟中药醒脑汤剂:山茱萸10g,菟丝子10g,益智′10g,郁金15g,胆南星10g,锁阳15g,远志10g,石菖蒲10g,沙苑子15g,水蛭6g,丹参15g,川芎10g,赤芍15g,生山楂20g。②随症加减:兼肝阳偏亢者,加天麻10g,石决明20g;兼阳虚者,加淫羊霍10g,肉桂6g;兼阴虚者,加百合20g,女贞子20g;兼肝郁者,加香附15g,佛手15g。③用法:水煎服,1剂/天,分2次服,20天为1个疗程。
临床疗效
治疗72例,服药时间1~3个疗程后,显效32例,有效
35例,5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3.06%。
治验点评
肾虚是老年性痴呆发病的重要病理基础,痰凝血瘀是老年性痴呆发病的重要因素。痰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痰凝血瘀推动了老年性痴呆的发生发展。正常衰老过程本身就有血瘀证存在的潜在性。故瘀血内停也是痴杲发病的重要原因,瘀阻心脑则可心神不安,心悸失眠,健忘痴呆,神昏谵语。
《血证论·瘀血》也说:“瘀血攻心,心痛、头晕、神气昏迷……。”临床只要以补肾填精益髓立方防治老年性痴呆,就能取得较好疔效。主要治疗肝肾阴虚型痴呆。功能主治:滋补肝肾,益精健脑。用于肝肾不足,气血亏虚所致的健忘,头晕,心悸失眠,倦怠乏力。北京中医疑难病研究会脑萎缩治疗中心史体心主任认为此药适用范围:智能减退、健忘、失眠、丟三落四、不认亲人、语言颠倒、失语、流口水、神情呆滞、幻听幻想、肢体麻木、迷路不认家门、大小便失禁、手脚震颤等。老年性痴呆所表现出的呆板、迟钝、寡言、傻哭傻笑、舌质暗淡或舌质淡、苔白腻等各种临床症状正属于中医“痰凝血瘀”范畴。纯中药国药能化瘀通络、温化寒痰、醒脑开窍、健脑益智。北京中医疑难病研究会脑萎缩治疗中心史体心主任认为肾虚为本、痰凝血瘀为标是老年性痴呆的最重要的病机。抓住了这一病机,也就抓住了老年性痴呆的本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临床治疗就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以补肾活血化痰立方,防治老年性痴呆则可做到标本兼顾,是一种行之有效方法。提高记忆力、解决脑痴呆、对抗衰老,是国家唯一纯中药治疗痴呆症首选药物。综上所述,肾虚是老年性痴呆的主要原因和基础,痰凝血瘀是发病的直接原因。肾虚为本,痰凝血瘀为标本虚标实正是老年性痴呆的基本病机。正虚可以生痰生瘀,痰瘀又可加重正虚,二者互为因果,导致了病情的发生发展。老年性痴呆,属祖国医学的“文痴”、“郁证”、“癫证”等范畴,多有中风病史,与肾精亏虚,痰浊蒙蔽,淤血内阻关系甚为密切。脾肾亏损:证候:表情呆板,行动迟缓,甚至终日寡言不动,傻哭傻笑,饮食起居皆需人照料。本证可兼头晕眼花、腰膝酸痛、气短、心悸等症。舌质暗淡,舌苔薄白,脉细弱或细滑,两尺脉弱。脾虚痰阻:证候:终日不言不语,不饮不食忽笑忽歌,忽愁忽哭,与之美馔不受,与之污秽则无辞,与之衣不衣,与之草本则反喜,重症者不能自理生活,其面色白或苍白不绛,气短乏力,舌体胖,舌质淡、苔白腻,脉细滑。老年之人,或因过度劳倦,房劳过甚,肾精亏虚,不能生髓,脑失所养;或平素过食肥甘脾失健运,肾虚水泛,湿聚生痰,痰浊蒙蔽清灵之窍;又或年髙气弱,久病气耗,气虚血滞成瘀,不能上荣于脑,终致脑失营运,废而不用。故方中山萸肉、益智仁、菟丝子、锁阳、沙苑子补肾健脑,水蛭、丹参、川芎、赤芍、郁金、生山楂活血祛瘀,通利脑窍,胆南星、远志、石菖蒲化痰降浊,安神定志。诸药配伍,共奏效益肾健脑、活血祛淤、化痰降浊之功。脑电图检查,第一阶段多数正常。第一阶段可见到慢波明显增多,第三阶段可见到全面的慢波,为重度异常。脑部CT检査,第一阶段多数正常。第二阶段可见到脑室增大及脑沟变宽等异常,也有少数病人检查结果正常。第三阶段CT检查结果为全面的脑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