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到铜川耀县的汽车时刻表(铜川耀县治疗面瘫怎么样)
每早6点
欢迎来到沮水微澜
回忆见证耀州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历程
文/万来胜
1975年的7月,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我,有幸走进了楼村公社广播放大站,成为一名最基层的宣传工作者。当时耀县广播站下属有12个这样的广播放大站,每个站配备有两名工作人员,一名站长,一名站员,承担的主要任务是每天三次开机(500瓦扩大机)把县站的广播节目(党的声音)传输给千家万户。1985年我从楼村广播放大站调到了地处耀县渠岸巷的耀县广播站,一直到2018年8月从耀州广播电视台光荣退休。我深深感到这辈子最荣幸的事情,就是与广播电视结缘,爱岗敬业,奉献宣传,44年的广播电视宣传工作经历,成为我退休后的美好回忆。
广播放大站的任务
70年代那会儿,政府的宣传工具完全依靠广播,基本没有电视,县上的重要会议、大型活动、紧急通知等都是依靠一根由广播线连接的小喇叭,及时传递给广大群众,当时的农村有线广播入户达到了80%,有的乡镇已经达到了90%,只要县站发声,全县就同时传播着一个声音。每天早上6:25的《东方红》开始曲一响,全县的学生就开始起床准备背书包上学,大部分家庭根本就没有闹钟,我的初中学习阶段正是每天听《东方红》歌曲上学的。每个乡镇政府门口都有高音喇叭,那声音特别响亮,一个塬、一片坳、一条沟都被广播声音覆盖。
为了确保广播放大站能正常播出,两名工作人员肩上承担着繁重的任务,那年代广播杆都是木头的,一年四季吹风下雨,经常出现杆倒线断的现象,每个放大站都配有一辆公用自行车,作为唯一的交通工具,负责查线载杆,因此广播放大站的人员上杆架线是基本功。还有一项任务,放大站要负责给广大群众修理舌簧喇叭以及收音机。掌握一定的无线电修理技术全靠自己的摸索自学。每个放大站都配有上杆架线的工具(脚口、紧线钳等)和修理工具(万用表、烙铁等)。另外一项工作就是要采写新闻稿件,除了在放大站播用还要送县广播站,每个月都有任务,如果被县站采用,每一季度都会收到县站编辑部寄来的一式两份稿费单,每篇五角到两元不等,每个放大站还要自办节目,向群众播自己采写的新闻稿及表彰决定、相关通知、歌曲、戏曲等。放大站的工作人员还要服从乡政府的领导。当时的秋冬季农田基建、计划生育、公购粮入仓活动都必须参与。我作为广播放大站的一员,还被县广播站抽调,参加了1976年的孙塬广播专线、1983年的稠桑乡、安里乡、柳林乡广播专线架设,把木头杆换成了水泥杆,大大提升了县广播站至基层的信号传输质量。那时候条件艰苦,大家每人背着一个军用水壶,每天一袋干粮,夏天一张塑料纸,一顶草帽,中午在柿子树下的阴凉处,铺上塑料布休息,干粮啥时候饿了啥时候吃,那时候也不发补助。到了柳林时,大家在学校的厦房教室里铺麦草打地铺过夜。为了节省经费,当时架线的水泥杆也是单位上用旧钢丝绳和水泥预制成的。广播人按照毛主席“要努力办好广播“的指示精神,为了广播事业发展,忍饥挨饿,出力流汗,艰苦创业,勇于奉献的精神特别可贵,成为以后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精神动力。
耀县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
1985年秋季我被调到了县广播站,成为一名播音员和记者,县站的条件也十分的简陋,播音室套在瓦房里边,播音台左边是点唱机,右边是播放节目的录音机(602电子管)也没有隔音设施,尽管窗门紧闭,室外的声音还是能传进来。因为每天三次播出的节目预告、天气预报都是播音员直播,经常有杂音通过话筒传出去。记者部的记者出去采访,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车。广播站包含一个小院两排瓦房,还有面向新民巷的作为广播器材销售服务部的三间平房 。县城四大街的广播全是高音喇叭,每天早上6点25分第一曲《东方红》足以叫醒全城人。
为了使广播电视事业适应新形式的需要,1993年耀州人民广播电台成立,采用有线和无线发射传播党和政府的声音,位于稠桑乡道东村差转台的广播电视发射塔建成并投入使用,从此耀州广电事业掀开了新的一页。同时,有线电视也在城市入户,耀县电视新闻节目利用塔坡差转台发射,耀州群众首次看到了自己的电视节目《耀县新闻》。我有幸成为电视新闻播音员,当时耀县劳动服务公司二楼的一间大房子,就是电视新闻的制作室,只有一台摄像机,还是借用耀县计生服务站的,第一个摄像师是服务站的曾普敏。一台摄像机每天要完成下乡采访和回来制作两个任务,每天晚上要播出,难度可想而知。我第一次出镜录制新闻,西服还是借的,也没有领带,更没有化妆,面前一张三斗桌,背景是一块挂在墙上的蓝布,就这样匆匆忙忙在银屏里与观众见了面。
1993年夏季,耀县广播电视局搬到了一个新的地址,胜利巷原财政局的三层办公楼,之后又加盖了第四层,囊括了播出机房、制作、播音室。在中宣部扶贫耀州领导的关心下,一批新设备新器材投入到了耀州广电事业之中,有了新的机房,隔音、灯光效果良好的电视播音室,还为耀州培养了一批技术专业宣传人才,城里取缔了所有的高音喇叭,改换成了小音箱。广播电台也实现了调频发射。至此耀州广播电视事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栏目开办不断增加,除了《耀州新闻》以外,先后开办了《农村天地》、《财经纵横》、《城镇风貌》、《生态耀州》以及大量反映耀州人文历史、自然风光的欣赏作品,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丰富的文化精神食粮,广播电视宣传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2019年耀州融媒体中心成立运行,这标志着耀州新闻宣传事业步入了科学发展的快车道。在广播电视新闻宣传工作44年的执着坚守,让我在退休之年(2018元月)荣幸地登上了“中国好人榜”。
作者简介
万来胜,男,生于1958年,陕西铜川耀州人,耀州广播电视台记者,44年用心用情坚守在基层新闻宣传第一线。耀州区民协副主席。2016年获得铜川市第四届道德模范荣誉称号,2017年元月被评为陕西好人,2018年元月被评为中国好人。
END
图片:耀州区融媒体中心 万来胜 网络
编辑:赵培瑾
审核:何晓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