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南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最新通告(孝南区疫情最新消息今天封城了)
12月2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召开第18场新闻发布会, 孝南区卫健局、 孝南区委办副主任、区防指严防输入组、 孝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孝南区广场街道办事处、 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等主要负责人介绍孝感城区(孝南防区)疫情防控相关情况,并就社会和媒体关注的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孝南区卫健局党组书记、局长易昕能:
强化防控责任
全面激活战时运行机制
为应对冬春季可能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孝南区坚持“严防输入、严防反弹”的防控策略,强化市区一体、联动发力,抓紧织牢常态监测、“人物地”同防、多点触发的防控网络,抓实抓细各项防控举措,持续保持住了外部疫情零输入、内部疫情零反弹。
自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以来,孝南区坚持疫情防控领导体制、战时机制、指挥体系不变,并已于10月中旬全面激活战时运行机制。
区防控指挥部每半月召开一次全体会议,日常工作实行常务副指挥长负责制,由孝南、高新、临空“三区”6名领导统筹负责,建立周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日常调度。
12个工作组和96120平台保持正常运转,设置9个工作专班、抽调36名干部驻点办公,区委6个督导组负责重点工作督导检查。
各乡镇也由2名党政班子成员、各部门由1名班子成员分别带领2名以上工作人员负责日常工作,并安排1名联络员保持日常衔接,做到24小时值班备战,确保队伍不散、责任不松、工作不断。
新闻发布会现场,孝南区委办副主任、区防指严防输入组副组长万峰介绍孝感城区(孝南防区)疫情防控相关情况,并就社会和媒体关注的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孝南区委办副主任、区防指严防输入组副组长万峰:
强化精准管控
环环相扣严防输入
孝南成立由区委外事办牵头,公安、经信、民政、交通运输、商务、卫健、市场监管等部门参与的严防输入工作组,完善数据共享、信息通报、人员核查和监督举报机制,形成联动协作、快速反应、精准管控工作格局。
他们综合用好线上线下多种载体,广泛深入宣传境外、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入孝人员防控最新政策,9月份以来,共更新相关宣传横幅、标语1.8万条,张贴境外、国内中高风险地区人员来孝申报登记通告21.3万份、返乡人员告知书12.4万份。
在核准上级下发排查清单的基础上,通过镇村日常排查、家庭和个人申报、宾馆和旅店报告、96120平台反馈、群众监督举报,以及卫健、公安、交通、通讯等部门技术追踪等方式,全覆盖摸排掌握境外、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入孝人员信息。
组织公安、城管、卫健、属地干部职工200余人,在火车站、城铁站、汽车站进出站口24小时值守,采取“扫验行程码、健康码+测温、登记”相结合的方式,切实守牢第一道防线。同时严控人员境外出行,加强境外人员来孝报备审批,做到非必须不得出国出境和邀请国外境外人员入孝,最大限度降低人员输入性风险。
对境外、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入孝人员全部实行隔离承诺制、台账销号制、健康随访制、敲门问效制“四制”管理。备留集中隔离点3处、房间326间随时调用。
新闻发布会现场,孝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冯福兴介绍孝感城区(孝南防区)疫情防控相关情况,并就社会和媒体关注的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孝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冯福兴:
强化市场监管
全链条监测“三冷”食品
该区落实采检全覆盖、样本全检测、包装全消杀、商品全追溯要求,严格冷冻冷藏冷链食品全链条检测,加强寄递物流业监管, 区市场监管局按照采检全覆盖、样本全检测、包装全消杀、商品全追溯要求,制定冷冻冷藏冷链食品检测清单,会同市直市场监管和疾控部门,每日开展核酸采样抽检,日检测量100-200份,数据信息直接上传省级平台。
截至11月30日:
排查全区经营、销售“三冷”食品市场主体115家,其中城区及市直74家、乡镇41家;登记从业人员376人。
共收集115家经营主体进口食品入关检验检疫证明、环境消毒证明、核酸检测报告“两证明一报告”48套。
- 343家“三冷”食品市场主体及重点公共场所进行环境、食品及从业人员的8677份核酸采样中,环境采样4941份、食品采样3012份、人员采样724份,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孝南区还充分发挥药店“哨点”预警作用,严格落实药品零售经营企业登记上报工作,进一步压实经营主体责任。目前,全区共设置药店“哨点”222个,9—11月共上报销售退热、止咳、抗病毒药品信息34534条。
为进一步加强餐饮行业监管,他们组织专班,定期开展监督检查。
配合疾控部门加强对餐饮食品及存储、加工、运输环境及从业人员核酸检测和索证索票检查,检测样本达1万多份,结果均为阴性;
督促餐饮单位严格落实健康检查制度和从业人员洗手、更衣、消毒制度,加强食品加工过程管理,做到烧熟煮透、生进熟出;
- 强化用餐、进出人员扫码、验码、体温测量等措施,倡导分餐进食、公筷公勺。
目前,全区共有餐饮服务单位2411家(含学校200家),都能够按要求落实日常防控要求。
同时,区市场监管局加强对违法案件的查处,形成强力震慑。截至11月30日,共查办案件39件、罚没金额103.1万元,其中涉及食品案件10件、药械案件9件、餐饮案件11件、口罩和消毒液案件9件。
新闻发布会现场,孝南区广场街道办事处主任艾俊刚介绍了孝感城区(孝南防区)疫情防控相关情况,并就社会和媒体关注的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孝南区广场街道办事处主任艾俊刚:
强化群防群控
共同构筑“人民防线”
针对境外、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入孝人员,孝南区广场街道主要抓实了覆盖式宣传、地毯式摸排、比对式核准、闭环式管理、实战式演练五个方面措施。
悬挂宣传条幅1200多条、张贴通告15000多份,结合LED显示屏、小区微信群、QQ群等网上载体,广泛宣传境外、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入孝人员来孝前申报、到孝后向社区报备、居民相互监督等防控要求。
把7364名下沉党员干部统一编入到125个网格党支部、588个楼栋党小组,推荐担任“三长”,其中小区长282人、楼栋长1083人、单元长1465人,通过积分制管理,充分发挥“三长”带动作用,加大入户摸排频次,结合物业排查、岗亭登记、居民监督、用人单位反馈等方式,切实把每一个外来人员信息一个不漏地排查出来。
对每日摸排情况,结合公安、疾控、医院、铁路、机场、高速、市场监管等反馈数据,逐一分析比对,全面核准境外、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入孝人员动态信息,做到一人一档、及时更新。
对境外、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入孝人员,全部实行专车专人接送,严格落实核酸检测、集中隔离举措,隔离期满后纳入社区14天健康检测,组织医护人员开展上门测温、健康随访等服务,确保人员安全。
每个社区都制定疫情防控应急演练预案,共组织开展实战应急演练7场次,涉及居民小区、汽车4S店、商超、餐饮、菜市场、海鲜及冷库、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17类重点场所,共开展核酸检测2371人,结果全部为阴性。
新闻发布会现场,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杨鹏鸣介绍了孝感城区(孝南防区)疫情防控相关情况,并就社会和媒体关注的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杨鹏鸣:
强化应急谋远
全面夯实防疫基础
市第一人民医院提前就应对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作出全面安排和部署。他们组织开展大培训、大练兵、大督查活动,全方位提升医护人员的防控意识和防控能力。
为加强院感防控,在院前加强哨点值守,坚持扫码、测温,把牢入口关;院内严格落实戴口罩、勤通风、不聚集、保持一米间距等要求,加强入院患者、陪护家属及探视人员管理,做到非必要不陪护、不探视。加强预检分诊、发热门诊的闭环管理,严格落实筛查、检测、留观和信息上报闭环管理措施,确保规范操作。同时严格按照规定频次,有序开展发热门诊病人和住院患者、陪护家属等重点群体核酸“应检尽检”工作,确保筛查无死角。
该院组建应急队伍。充实医疗救治队伍力量,组建医护团队18支、425人,同时在发热门诊配备值班医生30名、护士20名。按照300位患者规模,储备1个月防护用品、14天治疗药品,配备体外膜肺氧合机(ECMO)1台、无创呼吸机80台、有创呼吸机20台、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仪(CRRT)8台、负压救护车7辆,设置发热病人留观病房31间,隔离救治病房100间、床位200张。
为提升检测能力组建核酸采样队伍184人,储备采样管3万支、咽拭子棉签10万支,最大日单检测量可达2000份;若按照1:5混检,最大日检测量可达1万份;通过与第三方机构合作,日检测量可达4万份。
(来源:孝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