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石兽教案板书设计(河中石兽教案第二课时)
《河中石兽》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积累文言词汇。
2.能力目标:培养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3.情感目标: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词汇。
(2)培养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难点:疏通文意。
三、课时安排:第一课时
四、教学方法:
朗读法、自主探究法
五、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入文本
俗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有一则故事记载,某土地庙前石兽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后重修山门,寻找石兽,它却不在原落水处,也不在下游。一位老兵说,应该在上游寻找,依他的话,果然捞出了石兽。石兽为什么会向上游“跑”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河中石兽》一文,从中找出答案。
(二)作者介绍
纪昀,字晓岚。乾隆十九年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圮(pǐ) 募(mù) 棹(zhào) 杮(fèi)
湮(yān) 啮(niè) 溯(sù)
2、听课文朗读录音,学生朗读课文。
(四)翻译课文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pǐ)于河,
沧州南面,有一座寺庙靠近河边,庙门倒塌到河里,
▲二石兽并沉焉。
(门旁)两只石兽也一起沉到河里了。 焉,助词,无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
经历了十多年,和尚募集到了一笔钱,(决定)重修(庙门),
▲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便到河中寻找那两只石兽,居然没找到,
▲以为顺流下矣。
认为石兽顺着河的方向冲到下游去了。下,往下游去。
▲棹(zhào)数小舟,曳(yè)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便划着几条小船,拖着铁钯,寻找了十多里,一点踪迹也没有。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预习课后训练题。
2、思考文中寻找石兽的几种方法。
六、板书设计
《河中石兽》
作者:纪昀,字晓岚。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
《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
七、教学反思:
教师之家--教师备课教学好帮手!www.renjiaosh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