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咳嗽的食疗,食疗治疗咳嗽

2022-11-21 19:26:24 0

治疗咳嗽的食疗,食疗治疗咳嗽

咳嗽是人体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异物的保护性呼吸反射动作。虽然有其有利的一面,但剧烈长期咳嗽可导致呼吸道出血。要正确区分一般咳嗽和变异性哮喘,防止误诊。中医认为咳嗽是因外感六淫,脏腑内内伤,影响于肺所致有声有痰之证。治疗应区分咳嗽类型,西药、中药皆可,但以食疗为最佳。

燕窝炖梨

用料:燕窝5克,白梨2个,川贝母10克,冰糖5克。

做法:燕窝用水浸泡备用,白梨挖去核心,将其他三味同放梨内,盖好扎紧放碗中,隔水炖熟后服食。

功效:养阴润燥,止咳化痰。对多年痰咳、气短乏力有较好的食疗效果。

核桃腰花

用料:猪腰400克,核桃仁50克,鸡蛋清100克,葱、姜、盐、料酒、花生油各适量。

做法:将猪腰切成腰花,加料酒、葱、姜末、盐拌匀腌半小时,捞出沥干。核桃仁用水浸泡,去皮,下油锅炸酥备用。在切好的猪腰花上放一块核桃仁用腰花包拢,拌抹均匀鸡蛋清,下油锅炸至呈黄色捞出。炸完后,将油烧至八成热,把全部炸件下锅再炸至深黄色,沥尽油,装盘即成。

功效:补肾纳气,止咳。对肾阴虚引起的咳嗽、痰喘、发热畏寒有较好的食疗功效。

鲜马乳

用料:鲜马乳300毫升,白糖适量。

做法:将马乳煮沸,饮时加白糖调味。

功效:补血生津,润燥止嗽。

说明:据《唐本草》介绍,马乳“止渴疗热”,对肺结核引起的咳嗽、潮热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芥菜姜汤

用料:鲜芥菜80克,鲜姜10克,盐少许。

做法:将芥菜洗净后切成小块,生姜切片,加清水4碗煎至2碗,以食盐调味。每日分2次服,连用3日见效、并有较好的食疗效果。

功效:宣肺止咳,疏风散寒。适用于风寒咳嗽,头痛鼻塞、四肢酸痛等症状。

说明:芥菜宣肺豁痰,温中利气,对治疗感冒有益处。

红糖姜枣汤

用料:红糖30克,鲜姜15克,红枣30克

做法:以水三碗煎至过半。顿服,服后出微汗即愈。

功效:驱风散寒。对治伤风咳嗽、胃寒刺痛、产后受寒腹泻、恶阻等病症有食疗功效。

鱼腥草冲鸡蛋

用料:鱼腥草30克,鸡蛋1个。

做法:将鱼腥草浓煎取汁,用滚沸的药汁冲鸡蛋1个,1次服下,一日1次。

功效:清热、养阴、解毒,可以用于辅助治疗胸痛和肺热咳嗽等症。

说明:鱼腥草能清热解毒,对肺痈叶脓、咽喉痛痒有疗效。

麻黄胡椒蒸萝ト

用料:白萝ト1个,白胡椒5粒,麻黄2克,蜂蜜30毫升。

做法:将萝卜洗净切片,放入碗内,倒入蜂蜜及白胡椒、麻黄搅拌均匀,放入锅内共蒸半小时。趁热顿服,卧床见汗即愈。

功效:发汗散寒,止咳化痰。适用于风寒咳嗽,有食疗功效。

燕窝参汤

用料:燕窝、西洋参各5克。

做法:将燕窝用清水浸透,择去杂物,洗净,晾去水气,同西洋参一起隔水炖3小时以上。饮汤。

功效:养阴润燥,降火益气。对肺胃阴虚而致的干咳、咳血、潮热、盗汗等症状有食疗功效。心血管病、咳喘患者更宜食用。

银耳鸭蛋汤

用料:鸭蛋1只,银耳15克,冰糖25克。

做法:银耳与冰糖共煮,等沸后打入鸭蛋。每日服2次。

功效:滋阴清肺,生津止渴。对改善阴虚肺燥引起的咳嗽痰少、咽干口渴等症状,有一定食疗功效。

蜂蜜蒸白梨

用料:白梨1个,蜂蜜50毫升。

做法:先把白梨去皮,挖去核,将蜂蜜填入,加热蒸熟。每日早晚各吃1个,连吃数日。

功效:生津润燥,止咳化痰。适用于阴虚肺燥之久咳咽干、手足心热等症状,有较好的食疗功效。

说明:白梨生津润燥,清热化痰,对咳嗽有很好的食疗功效。

花生沙参汤

用料:花生米、白果、百合、北沙参各25克,冰糖适量。

做法:以上四味加水共煎,取汁,加冰糖饮。每日1剂。

功效:润肺化痰。对久咳痰少、气短咽干有较好的食疗功效。

蜜枣扒山药

用料:山药1000克,蜜枣10个,板油丁100克,白糖350克,桂花汁适量。

做法:以上几味置大碗内蒸熟,撒白糖、桂花汁调匀食用。

功效:补肾润肺。对肺虚久咳、睥虚腹泻、神疲体倦、四肢无力等症有食疗功效,久食补肾强身。

说明:板油即生猪油。将生猪油切成丁即板油丁。

双糖炖豆腐

用料:豆腐500克,红糖、白糖各100克。

做法:把豆腐当中挖一个窝,放红、白糖将窝填满,放入碗内隔水炖30分钟。一次吃完,连服4次。

功效:清热,生津,润燥。对咳嗽痰喘有食疗功效。

罗汉果柿饼汤

用料:罗汉果半个,柿饼3个,冰糖30克。

做法:加清水两碗半共煮至一碗半,再下冰糖,去渣。1天分3次饮完。

功效:清肺热,去痰火,止咳嗽。对小儿百日咳及痰火咳嗽等症有较好的食疗功效。

说明:罗汉果中的D-甘露醇有止咳作用。

糖拌橘皮

用料:橘皮、白糖各适量。

做法:鲜橘皮或泡软的干橘皮适量,洗净,切成丝,放入铝锅,加大约橘皮重量半的白糖,添水没过橘皮为度,大火煮沸后,再改用小火煮至余液将干时,将橘皮盛出放在盘内,待冷,再撒入大约橘皮重量一半的白糖拌匀后即可食用。

功效:润肺,燥湿,化痰,生津。对咳嗽多痰有食疗功效。

蜜饯双仁膏

用料:甜杏仁、核桃仁各250克,蜂蜜500升。

做法:先将甜杏仁炒至黄色(勿焦),放入铝锅中加水煮1小时,再下核桃仁,收汁时,加入蜂蜜拌匀,再沸即成。每服3克,日服2次。

功效:润肺补肾。经常食用对改善肺肾两虚性久咳、久喘等症状,有食疗功效。

甲鱼蒸贝母

用料:甲鱼1只(约500克),川贝母5克,鸡清汤1000毫升,葱、姜、花椒、料酒、盐各适量。

做法:将甲鱼宰杀,去头及内脏,切块放蒸盆内,加入贝母、盐、料酒、花椒、葱、姜,上笼蒸1小时许。趁热服食。

功效:滋阴清热,润润肺止咳,退热除蒸。适用于阴虚咳喘、低热、盗汗等症,有食疗功效。

蜜饯柚肉

用料:鲜柚肉500克,蜂蜜250毫升,白酒适量。

做法:将柚肉去核切块,放在瓶罐中,倒入白酒,封严浸闷一夜,再倒入铝锅中煮至余液将干时,加入蜂蜜,拌匀即成。待冷,装瓶备用。感觉不适时食用。

功效:润肺,止咳,化痰。对咳嗽痰盛或老年咳喘有较好的食疗功效。

益肺化痰汤

用料:茜草9克(鲜品加倍),橙皮18克。

做法: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功效:补益肺气,燥湿化痰。治肺气不足,对咳嗽声低无力、气短、痰多清稀、神疲、自汗、易于感冒、脉弱等症有疗效。

说明:茜草有止咳、祛痰作用,对严重咳嗽致咳血也有疗效。

温肾散寒汤

用料:党参15克,当归10克,熟地30克,鹿角霜10克,焙内金6克,淮山药30克,炙麻黄6克,杏仁10克,川贝母10克,桑白皮10克,陈皮10克,黄芩10克,白茯苓10克,蝉衣6克,僵蚕10克,炒葶苈子6克,甘草10克。

做法: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功效:散寒化痰。治咳嗽短气、吐痰清稀、呈泡沫状、形瘦神惫、面白微浮、汗出肢冷。

化痰止咳汤

用料:葛根30克,红花6克,杏仁10克,鱼腥草15克,川贝母、百部、款冬花各10克。

做法: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功效:化痰止咳,解痉活血。治肺阴亏耗,对咳嗽、气短、痰多、精神疲软、动则气急、头昏腰酸、苔薄膩等症有疗效。

冰糖黄精

用料:黄精30克,冰糖50克。

做法:将黄精洗净,用冷水发泡,置砂锅内,再放入冰糖,加水适量,以武火煎煮,后用文火煨熬,直至黄精烂熟为止。每日2次,吃黄精、饮汤。

功效:清肺,理脾,益精。治肺燥肺虚之咳嗽、干咳无痰、咯吐不利、食少口干、肾虚精亏等症。

润肺止咳汤

用料:桑叶、杏仁、黄芩、象贝母、炒栀子、沙参各10克,芦根15克。甘草3克。

做法: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3次。

功效:疏风清热,润肺止咳。用于干咳少痰、形寒身热等症。

荞面蛋清糊

用料:荞麦面、鸡蛋清各适量。

做法:用鸡蛋清和荞麦面成团。每日几次用力涂擦胸部。

功效:清热下气。用于治疗胸满腹胀咳嗽不安。

百部汤

用料:百部25克,白及20克,瓜萎25克蜂蜜20毫升。

做法:先将上三味水煎,去渣取汁,再调入蜂蜜搅匀,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润肺止咳,清热止血。用治痰中带血及肺结核久咳。

大蒜泥

用料:紫皮大蒜1头。

做法:蒜去皮,捣成烂泥。每晚睡前洗足后,敷于两足底涌泉穴处(足底必须先涂上凡士林),上面盖一层纱布,足心有较强刺激感时可揭去。如足底无不适感,可连敷3~5次。

功效:解毒镇咳。用治风寒咳嗽、燥咳以及小儿百日咳。

友情提醒:本文中医食疗偏方在使用时请根据个人身体情况酌情使用,或咨询医师后再使用!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关键字:  治疗咳嗽的食疗  食疗治疗咳嗽  治咳嗽的食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