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创兴银行第三代接班人,廖创兴银行与创兴银行

2022-11-26 20:01:42 0

廖创兴银行第三代接班人,廖创兴银行与创兴银行

地产业仿佛是一座金矿,人人都争先恐后往里挤,霍英东曾经说过,搞房地产,1000个人干,999个失败。但人们依然前仆后继,大量投机性的游资像潮水一般,汹涌而至,加入到这场百年难遇的狂欢盛宴中。1956年至1957年,香港的地产公司,多达五六百家,1960年代初,更增至1500家。三山五岳的炒家,齐集香江;专营楼宇买卖的皮包公司,更是雨后春笋,遍地开花。

1950年代的地产业,以发展住宅为主。好像念咒一样,在香港这块弹丸之地,召来了密密麻麻的高楼大厦。1954年港九新界的新建楼宇为938幢,总投资额约2.4亿元,而1956年为2817幢,短短两年时间,增幅高达两倍,而且还在快速上升。1957年新落成的楼宇为1995幢,总投资额约4.4亿元。

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香港街景

如此惊人的增长,政府的反应,既喜且忧又恼。喜者,从卖地可以获得巨大的财政收入,带动其它各项经济的增长;忧者,房地产过热,会给经济带来各种隐忧;恼者,由于拆卸旧楼的拆迁费,比买地皮便宜,地产商们都热衷于拆旧建新,不喜欢参与官地拍卖,因而影响了政府库房收入。

1957年,为了压抑过分炽热的房地产投机活动,政府推出规范卖楼花的措施。规定发展商必须投入一定数额的资金于兴建中的楼盘,才可以卖楼花;卖楼花的钱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这项措施,实际上只打击了一些小本经营的发展商,对霍英东这样的大发展商,无伤大雅;对整个地产业的持续高温,也没有起到多少冷却作用。1958年继续有1652幢新楼宇落成,总投资额更破了前一年的纪录,达6.5亿元。

这时,危机的阴影,已隐约可见了。

60年代初的轩尼诗道

然而,真正意识到危机的人并不多,大家都以为这样的好日子,会无限地延续下去。收钱收到手软的霍英东甚至担心,“这样卖(楼)下去,不知要赚多少钱!”

1958年,退潮的第一个迹象出现了。

市区周边的空置房屋愈来愈多,楼花也销不动了,地价、楼价悄然回落。许多新建大厦贴满“吉屋招租”的广告,却门庭冷落。实力不足的地产公司,纷纷倒闭,甚至连一些大公司,也陷入了经营困境。“地产强人”陈德泰几乎破产,靠汇丰银行的大力支持,才勉强渡过1958年的难关。“北角地王”李康节在这次寒潮中,也因扩张过快,债台高筑而焦头烂额。

不过,1958年出现的这个小低潮,只是台风来临前的征兆,就像遥远天边一道模糊的闪电,一闪而逝,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警觉。

时序1960年代,地产业似乎又红火起来了,甚至比狂热的1957年更加火爆。由于大陆出现严重经济困难,广东爆发大规模的逃港潮,仅1961年4、5月份,至少有六万人涌入香港。香港人口的激增,对房屋的需求,也在增加。

1961年至1962年,一年间政府卖地的收入,就达1.07亿元;同时有1800幢新楼宇落成,比1959年增加366幢,总投资约11.5亿元。楼价也在急升,1961年初,铜锣湾新楼每层售价为5000元,至年底已暴升至4.2万元。人们欢欣鼓舞地说,这是“战后香港房地产业最繁荣的一年”。

然而,1958年首次出现的危机阴影,在消失三年之后,1961年突然又再度出现,而且来得更加清晰、更加强烈。

廖宝珊,一位出身于油庄伙计的潮阳人,1947年创办廖创兴银行。1950年代,当地产业热火朝天时,他挟厚资大举进军西环,先后购入公安、公源、源源、永源等众多货仓,发展为住宅楼宇,从而成为西环最大的业主。

廖宝珊

地产业的火爆,令许多银行纷纷转向,从以前押汇、侨汇及汇兑的传统业务,转而为新兴的房地产业放贷。地产商成了银行的上宾。

1960年,存款总额为1.09亿元(包括溢利税及呆账准备)的廖创兴银行,在不动产的投资和放贷,竟达8200万元,占了存款额的七八成。其中所蕴藏的巨大风险,不言而喻,地产业顺境,人人有钱赚,固然皆大欢喜,一旦地产业有什么风吹草动,银行必受池鱼之累。

1961年上半年,香港经济一片向好,股票价格纷纷上扬,炒家争相入市。4、5月间,九龙巴士公司和怡和公司先后挂牌,受到市场热烈追捧。按规定,所有认购者,无论是否买到股票,都须以支票把股款付给经纪人,于是,一下子有8.98亿元的支票,涌入银行,需要立即清算。银行体系,这个帮助地产业创造了那么多奇迹的巨人,突然喘不过气来了。

最初的裂痕,出现在廖创兴银行。坊间哄传,有某知名银行家被警方侦查,且已被通知离境。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矛头直指廖创兴银行老板廖宝珊。谣言像传染病一样,迅速四散流传。

廖创兴银行

1962年6月13日晚上,霍英东从中环返回蟾宫大厦的途中,当他经过循道卫理香港堂时,空中仿佛飘荡着一片晚祷声。他内心若有所动,屏息静气地听着。海面风平浪静,雨云在模糊的天际凝聚着。这是一个寂静的夜晚,然而,几个小时以后,“香港有史以来最大一次”的银行风潮,就要爆发了。

6月14日清晨。廖创兴银行开门营业,一个既非梦幻也非现实的场面,令人目瞪口呆:大批存户疯狂涌来提款。德辅道西的总行门外,人山人海,拥挤不堪。据《香港地产业百年》一书记叙:

1961年6月14日(星期三),廖创兴银行受到不利传闻和谣言的困扰,遭到大批存户的挤提,当天即被提取约300万多元。到15日、16日,存户挤提进入高潮,港岛德辅道西总行及铜锣湾、旺角、深水、九龙城等分行都挤满通宵达旦在街头露宿轮候提款的人潮,其中绝大部分是文员、工人、小贩、侨眷等中下层市民,他们对自己的血汗钱极为关注,稍有风吹草动就可能形成群众性的歇斯底里。据报道,首三天前往提款的存户多达20000人以上,被提走的存款接近3000万元。

廖宝珊闻讯,如受天雷之击,心胆俱裂,慌忙向汇丰、渣打两大发钞银行求援。作为银行公会常务会员行的汇丰、渣打银行,发表联合声明,声称可贷出3000万元,支持廖创兴银行。汇丰与廖创兴拟好一份联合声明,略云:“汇丰及渣打已作出若干安排,令廖创兴银行的事件,完全受到了控制。”但当英文原稿译成中文,在报章上刊登时,却成了“廖创兴银行之业务,完全置于汇丰及渣打控制之下。”

廖宝珊以为两大银行要趁火打劫,吞并他的资产,一时悲愤交集。6月17日,挤提风潮平息了,汇丰、渣打要求廖宝珊尽快拍卖物业还款。廖宝珊情急之下,曾向霍英东求助。但霍英东穷思竭虑,也想不出什么办法,可以帮他渡过难关。一个月后,廖宝珊在极度焦虑与伤心之中,突发脑溢血弃世。

这次银行风潮,来得快,去得快,虽然造成了一定的震撼,但并没有伤筋动骨,因此,健忘的香港人,很快就把它抛到九霄云外了。1962年,香港政府卖地收入为2.34亿元,成绩相当不俗,可见人们对地产市道,依然乐乐不殆。只有目光远大、感觉敏锐的人,才能从廖宝珊事件中,看到某些若隐若现的不祥之兆。

而霍英东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读本号文章,品岭南往事:

关注本号,请按以下步骤操作,谢谢!

关键字:  廖创兴银行第三代接班人  廖创兴银行与创兴银行  廖创兴银行 离岸公司  廖创兴银行的创始人  廖创兴银行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