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五味子一般用量是多少克_五味子的用法用量
五味子温,酸涩收敛,敛肺滋肾,
生津敛汗,健脾止泻,固肾涩精。
(一)传统用法
五味子性温味酸、甘,人肺、心、肾经。功效为敛肺滋肾,涩清止泻,生津敛汗,宁心安神。
本品性温,味酸,人肺肾二经,而有敛肺气,滋肾阴,生津敛汗,止泻涩精等作用。
1.虚咳气喘配熟地黄、山茱萸、党参、麦门冬等。
2.滑精、五更泻配桑螵蛸、龙骨、附子,治滑精;配肉豆蔻、补骨脂、吴茱萸,治脾肾.虚,五更泄泻。
3.盗汗、自汗、消渴配党参、麦门冬等。
4.心悸、失眠、健忘、多梦等配丹参、麦门冬、酸枣仁、生地黄等。
(二)用量标准
煎汤3~6克;研末服,每次1~3克。
(三)使用注意
凡表邪末解、内有实热及咳嗽初起,均不宜用。
(四)名医绝招
陈克忠(山东医大附院主任医师)
历代医家认为,五味子具有“补不足”、“养五脏”“壮筋骨”等滋补强壮作用。近代研究表明,该药与人参、刺五加一样有“适应原”样作用,为延年益寿之佳品治糖尿病,以五味子15克,配伍黄精12克,淮山药9克。治肝炎,以五味子15.克,配伍白芍12克,柴胡9克。
治神经衰弱,以五味子配黄精各20克。
治咳喘,以五味子30克,配鱼腥草20克,地龙9克。
韩子江(泰安市中医二院主任医师)
治神经衰弱,以五味子10.克,配炒酸枣仁、丹参各30克,大黄(后下)3克。
治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以五味子250克,水煎3次,取汁500毫升,加白糖250克,制成膏剂,每次1匙,每日3.次。
治冠心病,以五味子配玉竹、麦门冬、川芎、红花各10克,细辛3克,全瓜蒌、葛根、丹参各30克。
印会河(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教授)
五味子配伍用量10克。若遇咳嗽而咳痰不爽者,不宜使用。治疗痰饮咳嗽,配干姜6克,细辛3克;治心气不足之心悸,配人参10克,麦门冬12克;治感染性疾病,如泌尿系感染,胆道感染等,配柴胡30克。
李孔定(绵阳市中医研究所主任医师)
凡见倦怠乏力者皆可用五味子。但有外感或湿热者不宜使用。治重症肌无力,以五味子配仙灵脾各15克,黄芪100克。
治萎缩性胃炎,以五味子12克,配伍柴胡、枳壳各15克,赤芍、丹参、神曲、山楂、党参各30克。
治阳痿,以五味子配鸡血藤各30克,仙灵脾15克。
治失眠,以五味子10克,配磁石30克,山.楂15克,蜂蜜(对服)120克。
李友余(江西鹰潭市中医院主任医师)
五味子临床应用指征为肝肾阴虚,舌边红,苔少者。
五味子配伍用量为15克。
治慢性肝炎,配板蓝根、垂盆草、田基黄等。
治过敏性皮肤病,特别是过敏性荨麻疹,配乌梅、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治顽固性失眠、神经衰弱症,配伍生脉饮、酸枣仁。
治老年人单纯性前列腺增生,以单味五味子30克,浓煎汤100毫升,保留灌肠。
治慢性乙肝属肝肾阴虚型,对降低丙.氨酸氨基转移梅,降低乙肝表面抗原滴度,配伍酸枣仁,枸杞子,有较好的效果。如有反跳现象,必须配用垂盆草、田基黄、板蓝根、忍冬藤等协同治疗。
邢月朋(石家庄市中医院主任医师)
临床应用五味子治疗淋证,日久伤阴者,可配五味子、乌梅各12克,木瓜10克;如伤及肾阴,可配六味地黄丸;如兼有湿热时,可配八正散、龙胆泻肝汤;兼有大便稀者,加大乌梅用量。
唐福安(杭州市中医院主任医师)
治神经衰弱失眠症,以五味子配远志各10克,夜交藤、珍珠母各30克,合欢皮15克,石菖蒲3克,甘草5克,灯心草2克。
栗德林(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
五味子配伍用量为5~10克。
治慢性黄疸,以五味子5克,配茵陈15克,青黛10克,五味子研末服,治黄疸效果最好。
治喘咳日久,以五味子5克,配枸杞子、莱菔子各10克。
治自汗,以五味子5克,配黄芪20克,白术15克。
治少寐多梦,以五味子5克,配炒酸枣仁15克,琥珀10克。治肾泻,以五味子5克,配补骨脂、肉豆蔻各15克。
治梦遗,以五味子5克,配金樱子15克,盐黄柏5克。
治消渴,以五味子5克,配天花粉15克,川黄连10克。
钱远铭(湖北省中医研究院研究员)
治心之气阴亏损所致冠心病,以五味子15克,配党参、黄芪、麦门冬、熟地黄、白芍、苏木、瓜蒌、郁金。
治慢性活动性肝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反复升高者,以五味子10克,配柴胡、白芍、法半夏、郁金、丹参、当归、陈皮。
(五)临床妙验
慢性肝炎
·秦绍明等老师将五味子制成蜜丸,每丸含五味子1.5克,每次2丸,每日2~3次,共治慢性肝炎11例,疗程平均32.9天(《天津医药》1980年11期)。
谷植林等老师以五味子粉,加蜜制成丸,每丸净重10克,每次服1丸,每日3服,15~20日为1个疗程。治疗抗精神病药引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者100例,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全部降至100单位以下,麝浊降至5单位以下(《广西中医药》1985年6期)。
神经官能症
何利田老师以40%~100%五味子酊剂,每次服2.5毫升,每日2~3次,2~4周为1个疗程。治疗神经官能症73例,痊愈43例(58.9%),好转13例(17.8%),中断治疗16例(21.3%),无效1例(1.3%)(《上海中医药杂志》1956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