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教育资源网局发通知(中小学免费教育资源网)
点击上方“靖江视野”关注我们
01
靖江的房地产建设速度还是很快的,当新城的中心已经建设完毕后,进入新城南部边缘建设,另外还有一些更郊远的楼盘比如某大和某园,都罩上一个优质教育资源的广告,一个离主城区十几公里,离新市政府还不止十里路的区域,竟然也打起了教育资源的广告,就不知靖江真的优质教育资源的在哪里,贬值到这么程度?还是真的教育资源普及了好?还是就是一个大骗局!!!
02
纵观教育资源,实际靖江就一个那就是外国语,因为他是在靖江原实验小学基础发展起来的,甚至历史可以倒退到解放前,属于不可多得、不可复制的资源,而滨江新城在十几年前第一次开发就用上了这个诱饵,外国语的盘子早已经开发完。当老的资源用完,下面一个就是规划诱饵,什么外国语的分校或者其他分校的诱饵,似乎只要挂上分校的牌子,学校的教育水平就会自动上一个台阶,请问如果分校的牌子真这么牛逼,那靖江的城南小学和城南中学不排队等着插班?相反很多城南学区的孩子都想法转学走?城南中学可是正宗的外国语学校的分校!!!
03
教育资源是需要历史底蕴的,外国语的优势是无法复制的,实验学校靠死吭出成绩也是一种严谨校风的体现,如果问哪种风格好,只能说如果天资好,家庭环境好,那就是去外国语能获得较好的发展,如果是一般家庭,如果想孩子学习有的进取,那不如去实验选择死吭。至于靖江其他学校,比如城中和城北,是有一些历史的专长,应该也是不错的选择。但是你认为将来新建设的学校能够有什么特长,能在短期形成自己的教学文化,那是骗人的,特别新城属于靖江老岸文化和沙上文化谁都不能占主导,将来就是各种文化的打架造成的内耗。不要说新学校的学校文化难以成型,就算我当初就读的生祠高中,在我们90年代以前学风是很有名气的,几乎仅次于省靖中,但是最后走入下坡路,很多在那的老师谈到这个问题时,就直指生祠中学的问题出在数次合并,导致原来的生祠中学的文化慢慢丧失,甚至几种文化为利益的争斗。
04
恕我直言,现在很多靖江年轻的家长的教育观是出问题的,留在靖江的80后、90后本身已经属于当初学习较差才是留在靖江,他们对于孩子的教育,认为只要花钱上好学校就能培养出一个孩子,不懂得孩子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疯狂迷恋外国语。孩子生出来,不是一个没有安装系统的计算机,往里面装入什么程序就能运行,甚至像吃快餐的可以把知识直接倒入孩子的大脑,简单的想就是花钱就能买到孩子将来未来的成绩。
05
我见过很多靖江年轻人,连实验学校的死吭都有点鄙视的,他们想着孩子要成绩好,似乎不需要努力,只要钱多的投入,有些人甚至公开的说,能否上外国语,谁有关系出十万八万都愿意。如果外国语真的有这个水平直接给孩子复制知识,直接复制老师,那外国语就不该办学校,而是办成老师培训中心,而我们靖江未来的孩子,一定能成为富士康流水线上的一个木偶人。我每天管孩子的数学,我都是把孩子的课本作业看一遍,问下孩子老师大概教了什么,然后孩子有不懂的,我就会顺着老师教的方式引导孩子,如果我不学习,认为孩子的太简单,凭自己的知识教孩子,那绝对是反作用。孩子的学习就是陪伴式的,遇到问题应该引导式,那种认为一切靠砸的方式是没有用的。
06
正因为这批希望孩子能够快速学业有成的年轻人,推波助澜的将靖江一些学区房价格推高,从而也更让一些中介和开发商看到商机,推出各种骗人的广告,他们和你谈靖江教育的历史和你谈靖江教育的未来规划,但是就不肯明明白白和你说你买了他的房,有什么现实的教育安排。从哪里获得好的老师,从哪里成立一个有号召力的有文化的学校领导层,你问他领导、老师哪里来,他会说教育局会安排,请问教育局能把人家外国语的老师全部以行政性命令强制去新学校?就是去几个好老师又有什么用?靖江现在教师的现状是想上城的早就上城了,还有很多乡下的教师为了舒服连上城的动力都没有了,而师范新毕业的学生,到这些新学校连好的指导老师都没有。而新城的房价如此之高,你让那些在老师调去开发商肯奖励房子给老师吗?不然哪个老师会发呆好好的现在的日子不过调去那些郊远的小区的学校?那些城不城,乡不乡的学校?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