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书简历 王承书隐姓埋名三十年(隐姓埋名三十年,誓做惊天动地事)

2022-11-14 21:16:26 0

王承书简历 王承书隐姓埋名三十年(隐姓埋名三十年,誓做惊天动地事)

武汉头条

他,曾经是亲人眼里的“不孝之子”,整整30年抛家别子、人间蒸发。

再次出现在95岁高龄的母亲面前,他自己也已是两鬓斑白、身影伛偻的老人。

如今又一项荣誉落在黄旭华的身上——“敬业奉献类全国道德模范”

这位“中国核潜艇之父”静静地靠坐在窗前,看着武汉江城冬日的阳光,日复一日地普照着大地,从未索取过回报,或许它更懂得老人此时此刻的心情。

隐姓埋名三十载许身报国

1958年,为打破美苏等国的核潜艇技术垄断,主管科学技术工作的军委副主席聂荣臻向中央建议,启动研制导弹核潜艇。中央批准后,组成了一个29人的造船技术研究室(后来改为09研究所)。黄旭华成为该研究室一名技术人员,从此他的人生和核潜艇牢牢地系在了一起。

上世纪50年代的一个阳历新年,黄旭华出差到广东,经组织批准回了趟汕尾老家。母亲送别三儿子时,留下了简单几句期盼:“你从小就离开家,那时候战争纷乱,交通不便,你回不了家,现在解放了,社会安定,交通恢复了,父母老了,希望你常回家来看看。”

黄旭华流着眼泪满口答应了母亲。他没想到,这一离别,就是30年;再相会时,父亲和二哥都已去世。

时时刻刻严守国家机密,不能泄露工作单位和任务;一辈子当无名英雄,隐姓埋名;进入这个领域就准备干一辈子,就算犯错误了,也只能留在单位里打扫卫生。”刚参加核潜艇研制工作时,领导给黄旭华提出要求。研制核潜艇的国家使命没有给他太多与家人相聚的时间。

1987年,上海《文汇月刊》刊登长篇报告文学《赫赫而无名的人生》,描写了中国核潜艇总设计师的人生经历。文章中只提到“黄总设计师”,没有名字。但文中“他的妻子李世英”这句话让母亲坚定地相信这个“黄总设计师”就是她的三儿子。

多年后,黄旭华的妹妹告诉他,母亲当时“一而再、再而三地读这篇文章,每次读都是满面泪水。”母亲把子孙叫到身边,说了一句让黄旭华几十年来都感动不已的话:“三哥(黄旭华)的事情,大家都要理解,都要谅解。”

1988年4月29日,中国核潜艇首次进行深潜试验。这是考核核潜艇在极限情况下结构和通海系统的安全性,在核潜艇深水试验中最富风险性和挑战性。

一个扑克牌大小的钢板,承受水的压力是一吨多,一百多米长的艇体,任何一个钢板不合格、一条焊缝有问题、一个阀门封闭不足,都可能导致艇毁人亡。”黄旭华这样形容深潜试验的危险性。

试验开始前,有几个艇员偷偷给家里写了信,“万一回不来,未了的事情,请家里代为料理”,实际上是遗书。更多人在宿舍默默哼起《血染的风采》,“也许我告别,将不再回来……”

64岁的黄旭华当即决定一同下潜,让艇员们有了信心。随着核潜艇里接连传出100米、200米……的指令,黄旭华表情平静、指挥若定,“内心里却高度紧张”。

试验成功,这个世界上第一位亲自参与核潜艇深潜试验的总设计师,出艇后即兴写下:花甲痴翁,志探龙宫;惊涛骇浪,乐在其中!

责编:欧阳谨文

记者:陈爽 周竞凯

编辑:杨昊立

关键字:  王承书简历 王承书隐姓埋名三十年  隐姓埋名三十年是做惊天动地事  隐姓埋名三十年誓做惊天动地事  隐姓埋名三十年的女科学家是谁  隐姓埋名三十年阅读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