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人影评艾伦帕克-鸟人影评视听语言
囊括了第87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和最佳摄影四项大奖, 备受文艺片爱好者们推崇, 《鸟人》究竟有什么魅力广受佳誉与称赞? 带着这样的疑问猴子大妈走进了“鸟人”的世界……
男主Riggan Thompson曾因扮演过在商业上大获成功的“鸟人”而红极一时, 也因此陷入演艺事业上无法再超越自己的魔咒, 年过半百的他搭起一个百老汇剧组, 押进全部身家和积蓄, 希望以崭新的面孔和将其满腹的才华示人, 自编自导自演了一出戏“What You Talk About When You Talk About Love(当你讨论爱时你都讨论些什么)”, 但那个年轻时的“鸟人”无时无刻不鬼随着自己, 与他的信念、他的新事业唱反调, 企图将他拉回旧日辉煌的虚荣和自我中。
“鸟人”对Riggan现实世界不满
他的生活与剧组、与戏缠绕在了一起, 戏中人物折射出他的生活纠葛: 影片一开始戏中人谈论的“某某连用枪自杀的时候都打歪了”, 与男主在故事最后用真枪自杀失误遥相呼应;
戏里Laura扮演他的情妇还怀上了他的孩子, 戏外Laura确实是他的情妇并用怀孕来吓唬他, 实际上Laura和她演的角色一样没有能力去爱自己;
戏里Mike Shiner与Lesley Truman扮演一对偷情男女, 戏外他俩确实在一块同居, Mike还是因为这层关系得到这个角色进了剧组;
Riggan的女儿Sam虽然是剧组的“透明人”, 但却在剧院舞台的吊顶上和Mike亲热时, 间接参与了这部戏。
搞不清是“人生”导演了这台“戏”, 还是这台“戏”打造了“人生”, 总之它俩纠缠在一起, 纷纷扰扰剪不断理不清。 为了体现这种合二为一的融合, 导演特意使用“一镜到底”的长镜头, 抹去了时间的痕迹与空间的跳跃, 全心全意围绕复杂的人物关系展开叙述, 令人感慨:“戏如人生, 人生如戏”, “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初有还无”。
“戏”里的每个人都是本色出演, 包括Riggan他自己。 而这部影片本身的演员在《鸟人》里面也是本色出演, 因为Riggan的扮演者Michael Keaton本人曾经演过“蝙蝠侠”而被人们熟知, Ed Norton现实生活中扮演过绿巨人, 而且因为太爱演在片场给角色加词后面全被导演剪掉怒而罢演续集, 影片中Mike正好是一个恃才狂妄的戏剧演员, 而Mike在Riggan的戏里也是饰演这样一个难搞的人物; 而Emma Stone现实生活中扮演过“超级蝙蝠侠”里的金发女郎Gwen Stacy, 这个人物设定被普遍视作没有演技的花瓶。
Michael Keaton在1989年的《蝙蝠侠》中
Ed Norton与漫威闹翻:摘自:http://news.mtime.com/2008/09/16/1395880.html
Emma Stone在《超级蝙蝠侠》中扮演Gwen Stacy
这样的选角与影片暗含的另一主题又是一层呼应——对好莱坞“超级英雄”热的尖锐讽刺。 “看, 这些”超级英雄“原来真的会演戏!”, 这是这部戏的故事核心:“鸟人”其实也会演戏! 这就是“戏中有戏”, 好像一个人站在两面互相对立的镜子, 可以看见一层又一层的
“印象”。 影片中大量运用了镜子这样有反光面的道具, 象征着“印象”主题的本质。
在这个快消文化盛行的网络时代, Riggan想做一次演艺事业上的形象颠覆有如螳臂当车, 随着他的戏的排练、预演和首演的推进, 一次又一次失败的尝试陷他于愤怒、无奈到最后的淡然。 当第一次试演Mike因为在台上阴茎勃起而偷走了他的头版头条, 有关于他的作品的报道只是在最后一页占据一个小板块的时候, 他勃然大怒。
注意Mike的裤裆
主角Mike抢尽风头, 而对Riggan作品的报道却在犄角旮旯
Riggan将怒气撒在了Mike身上
第二次试演因为将自己意外锁在了剧场门外而不得不裸体穿越人群熙攘的时代广场, “鸟人”裸身暴走的视频在网络疯传而走红, 没人对他正走进去的剧院更别提他的戏感兴趣, 他感到身心疲惫。
在作品首映之前他又遇到了主流媒体意见领袖、戏剧评论家Dickensons, 在这里Dickensons女士象征最具权威的媒体评论, 为了套个近乎他拿着买好的酒水接近她, 而她甚至不给他任何解释的机会, 连看都懒得去看一眼, 以世人惯有的偏见, 给他的作品下了“判决书”。
他怒了:“一个人要经历什么鬼东西才会成为一个评论家?”, 他说你们可以什么都不做, 而他搭上了他的全部身家。 你们只要贴上标签, 就可以想都不想就下定义, 一群屁股生疮脑袋秀逗的懒鬼, 你们懂什么?!
世人对他的形象定位和肤浅认知给Riggan的压力, 一点一点地累积, 在这达到了最高潮, 终于压垮了Riggan最后一根稻草, 导致了后面的自杀未遂。 另一方面Riggan终于意识到他想要的不是名不是利, 而是爱与被爱, 他为他曾经伤害过妻子和一直忽视女儿而感到难过, 他准备好了结束自己的人生。 Riggan的“人生”与Riggan的“戏”走到这儿, 两条线惊人地重叠在了一起。
戏里戏外“自杀”在进行中……
水母重现, 暗示命运反覆
正式首映过后, 他的作品终于得到了尖酸刻薄的Dickensons女士的认可——她评论这部戏是“令人惊奇的无知”而上了头版头条, 因为自杀未遂而赚取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喜爱, 吸引了媒体的眼球, 看破红尘的他已处之泰然。
自杀未遂令他有幸看到自己再次取得了成功, 他终于得到了他想要得到的, 可是“鸟人”仍然出现在转眼间, 只不过这次他异常地安静。 也许是因为想彻底摆脱“鸟人”的影子和包袱, Riggan再次自杀的行为表现出一种不妥协, 一种死也不向主流媒体妥协的艺术追求。 “鸟人”就是主流媒体赋予他的“自我”, 尽管他已经无可救药地和这个“自我”绑在了一起, 所以他的女儿发现他跳楼后在天上飞, 而不是陈尸于楼下。
他得到了他想要的, “鸟人”终于闭嘴了
影片的叙事手法和配乐一样十分地“爵士”, 表面看上去杂乱无章的生活琐碎与台上有一出没一出的戏两条主线交互进行着, 时而擦出火花, 时而看似毫无关联。 这些元素巧妙地与纽约大都会这样的城市背景契合, 锐意摩登、前卫, 与影片黑色幽默的基调相吻合。 而影片的背景配乐竟然也出现在剧中场景中, 进一步加深了“戏如人生, 人生如戏, 戏里戏外已讲不明道不清”的主题暗示。
影片的两个名字:“鸟人”和“令人惊奇的无知”分别是人们安給Riggan的两个标签, 两次到达事业顶峰的称谓,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片名也是一次深化主题的暗讽。 所以《鸟人》是一部通过戏中戏与戏的和谐、戏与现实世界的和谐, 影射文艺片与主流媒体文化的冲突, 影射媒体评论与创作者之间的矛盾, 影射人的自我与意识的矛盾, 字里行间、戏里戏外都透着哲学意味的电影。
这是一个明明可以刷脸却偏要刷才华不要脸不要钱东掰西扯不着边际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公众号, 比颓废——
还有谁?
关注微信公众号: haiyoushei003
喜欢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