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的性味归经与作用功效禁忌_营养价值与成分药理
2023-06-03 18:27:30
0
为菊科植物蒲公英的带根全草。又名黄花苗、黄花地丁、奶汁草。以叶多,色绿,株嫩的嫩幼苗供食。
【性味归经】味苦、甘,性寒,无毒。归肝、胃经。本品长于治内外热毒疮痈。药食两用。
【成分药理】含蒲公英甾醇、蒲公英素和蒲公英苦素等。能抑制多种细菌、某些真菌,杀灭钩端螺旋体;利胆、保肝、利尿;健胃及轻泻作用;抗肺癌、降酶。
【作用功效与应用】
1.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用于痈肿疔毒,同金银花、野菊花。水煎内服,渣敷患处;乳痈肿痛《本草衍义补遗》配金银花浓煎饮服,渣敷患处;肺痈吐脓,咽喉肿痈,伍鱼腥草水煎服;毒蛇咬伤,以鲜品捣烂外敷。
2.利湿通淋退黄用于湿热黄疸,伍茵陈蒿,水煎分次服;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医学衷中参西录》之一味蒲公英汤,即单用本品浓煎内服;热淋涩痛,伍车前子,水煎分次服。
现代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咽喉炎、急性支气管炎、急性结膜炎、急性乳腺炎、急性淋巴结炎、流行性腮腺炎、肺炎、肝炎、急性胆囊炎、胰腺炎、胃炎、肠炎、阑尾炎、盆腔炎、尿路感染。鲜品水煎取汁,以汁煮粥食。
【使用禁忌与注意】内服煎汤,9~30克,大剂量60克,或捣汁饮,或入散剂。外用,捣烂外敷;脾胃虚寒者慎用。食用过多,易致缓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