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陵长陵和定陵哪个值得去(十三陵长陵是谁的陵墓)
明十三陵是我国明朝皇帝的墓葬群,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区境内的燕山山麓的天寿山,距离北京大约五十公里,是我国乃至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帝后陵寝最多的一处皇陵建筑群。2003年,明十三陵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明朝(1368-1644)历经十六帝,但葬在北京十三陵的只有十三位皇帝。
明太祖朱元璋1368年建立明朝,建都于南京,1398年死后葬于南京钟山的“明孝陵”。 第二帝建文帝朱允炆,因叔父朱棣以“靖难”为名发兵打到南京,建文帝不知所踪,下落不明,所以没有陵墓。第七帝景泰帝朱祁钰,因其兄明英宗被瓦剌所俘,在太后和大臣的旨意下即了帝位。后英宗被放回,在心腹党羽的策划下,搞了一场“夺门之变”,英宗复辟,又做了皇帝。朱祁钰被害死,一说是朱祁钰得病而死,英宗不承认他是皇帝,将其在天寿山区域内修建的陵墓也给捣毁了。而以“王”的身份将他葬于北京西郊玉泉山景泰陵。明宪宗追认其皇帝之位,谥曰恭仁康定景皇帝,史称明景帝。这样,明朝十六帝有两位葬在别处,一位下落不明,其余十三位都葬在天寿山,所以称“明十三陵”。
长陵陵门
长陵坐落在天寿山中峰之下,是十三陵中修建最早、规模最大、保存较完整的一座陵墓,埋葬的是明代第三帝朱棣(年号永乐,庙号成祖)和皇后徐氏。明永乐七年(1409年)始建, 历时四年竣工。它是十三陵中的祖陵,也是陵区内最主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长陵的陵宫建筑,占地约12万平方米,其平面布局呈前方后圆形状。其前面的方形部分,由前后相连的三进院落组成。其建筑风格宏伟壮观,修建工程浩繁,用料严格考究,施工精细,在中国历代皇帝陵寝中是比较突出的。
来到长陵,首先见到的是一座红墙黄瓦的陵门。陵门为单檐歇山顶的宫门式建筑,面阔显五间,檐下额枋、飞子、檐椽及单昂三踩式斗拱均系琉璃构件;其下辟有三个红券门。陵门之前建有月台,左右建有随墙式角门(已拆除并封塞)。
碑亭
进入陵门到祾恩门是第一进院落,院内,明朝时建有神厨(居左)、神库(居右)各五间,神厨之前建有碑亭一座。神厨、神库均毁于清代中期,碑亭则保存至今。碑亭,建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五月,重檐歇山顶,四面各设红券门,亭内立一块造型新颖别致的圣绩碑,称为“龙趺碑”。碑身建成时没有文字,清朝时,刻顺治皇帝谕旨和乾隆皇帝《谒明陵八韵》诗。
院落正前方设殿门一座,名为祾恩门。十三陵各陵殿名为“祾恩殿”,殿门名之为“祾恩门”。其中,“祾”字取“祭而受福”之意,“恩”字取“罔极之恩”意。
祾恩门
长陵祾恩门为单檐歇山顶形制,面阔五间(通阔31.44米),进深二间(通深14.37米),正脊顶部距地面高14.57米。檐下斗拱为单翘重昂七踩式,其平身科斗拱耍头的后尾作斜起的杆状,与宋清做法皆不相同。
室内明间、次间各设板门一道,稍间封以墙体。其中明间板门之上安有华带式榜额,书“祾恩门”三金字。“稜”字系后世修葺时误写。门下承以汉白玉栏杆围绕的须弥座式台基。其栏杆形制,为龙凤雕饰的望柱,和宝瓶、三幅云式的栏板。台基四角及各栏杆望柱之下,各设有排水用的石雕螭首(龙头)。台基前后则各设有三出踏跺式台阶。其中路台阶间的御路石上雕刻的浅浮雕图案十分精美。 祾恩门两侧还各有掖门一座,均作随墙式琉璃花门,门上的斗拱、额枋,门顶的瓦饰、椽飞均为黄绿琉璃件组装,在红墙的映衬下格外分明。
跨进祾恩门,高大巍峨的祾恩殿显现在眼前。祾恩殿是供奉帝后神牌(牌位)和皇帝谒陵时举行祭祀仪式的地方。 祾恩殿建成于永乐十四年(公元 1416年),规模大,等级高,用料考究。它坐落在三层汉白玉石栏杆围绕的须弥座式台基上。御路石刻有祥云、升龙、海马、海水等图案,工艺精湛。
祾恩殿
大殿呈长方形,殿墙为红色,重檐庑殿顶,面阔九间(通闭66.56米),进深五间(通深29.12米),象征着皇帝的“九五”之尊,总面积达1938平方米,是国内罕见的大型殿宇之一。三级台基和重檐庑殿顶都为古建筑中等级最高的规制,(只有故宫三大殿、太庙可用)。 殿上榜额,书“祾恩殿”三金字。
祾恩殿
殿内“金砖”铺地,支撑殿宇的60根金丝楠木大柱,高14米,直径1.17米,用材粗壮,不加粉饰,是世上不可多得的奇材佳木。大殿内粗壮的楠木柱子未用一根钉子,与大梁用卯凸凹槽相互勾连撑了大殿。这座楠木巨殿是我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建筑之一。也是明代帝陵中唯一保存至今的陵殿,堪称是我国古代木构建筑中的珍贵遗物。
金丝楠木
进入大殿,一座永乐皇帝朱棣的铜坐像矗立在大殿中央,大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是明朝第三位皇帝,1402年-1424年在位,年号永乐,故后人称其为永乐帝、永乐大帝、永乐皇帝等。
朱棣像
朱棣1402年在南京登基,改元永乐。 朱棣在位期间改革机构,设置内阁制度,对外五次亲征蒙古,收复安南,并于东北设奴儿干都司,在西北置哈密卫,在西南置大古刺、底马撒、底兀刺等宣慰司,又设贵州承宣布政使司,巩固了南北边防,维护了中国版图的完整。多次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外友好往来。 同时还命人编修《永乐大典》,疏浚大运河。1421年迁都北京,对强化明朝统治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在位期间将由靖难之后的疮痍局面发展至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盛世,史称“永乐盛世”。
金龙冠
明成祖以雄才大略,承高帝之后,天下初定,国力大充,乃思扬威德于域外,此其与汉孝武、唐太宗之时代正相类。明成祖既北定鞑靼,耀兵于乌梁海以西,西辟乌斯藏,以法号羁縻其酋,南戡越南,夷为郡县。陆运之盛,几追汉唐,乃更进而树威于新国。郑和之业,其主动者,实绝世英主明成祖其人也。
皇冕
现在裬恩殿内有定陵出土文物展览以及永乐皇帝与明长陵历史陈列展。更向世人展示了我国灿烂的历史文化。
龙袍
出了大殿后门,是一院门,穿过院门,来到最后一进庭院。这里是陵园的后部,有棂星门、石五供、和宝城。包成又由明楼、方城和宝顶组成。
棂星门是一两柱牌楼门,为柱出头式牌坊,其两方形石柱,顶部各雕一坐龙。
石五供
石五供后是宝城,又叫作“宝山城”,因城内覆盖玄宫林立,内侧置宇墙,中为马道,宽1.9米。宝城周长约2华里。宝城之内是埋葬帝后的玄宫(墓室)建筑,上面堆满封土,中央部分隆起,像一座小山陵,故称“宝山”。我国古代的陵冢,秦、汉以来,多作覆斗形状,其周围的陵墙平面也作方形,而明朝的帝陵,自南京孝陵始,则创制为圆形的陵冢,外护以圆形宝城墙的制度。
明楼
明楼是宝城的城楼,重檐歇山顶,上下檐四面均各显三间,上檐饰单翘重昂七踩斗拱,下檐饰重昂五踩斗拱,斗拱后尾均砌于砖体内。明楼的上下两檐之间,在南面一侧有华带式木榜额,书“长陵”两金字。
圣绩碑
登上明楼,楼内正中立有“圣号碑”。碑制为龙首方趺,篆额“大明”,下刻“成祖文皇帝之陵”七个径尺楷书大字。其中,“成祖”,是朱棣的庙号;“文”是朱棣的谥号(寓意“经纬天地”),文字旧时泥金,碑身用朱漆阑画云气,故又有“朱石碑”的俗称。
站在明楼上,还望四周,明仁宗献陵、宣宗景陵、英宗裕陵、宪宗茂陵、孝宗泰陵、武宗康陵、世宗永陵、穆宗昭陵、神宗定陵、先宗庆陵、慕宗德陵等十一陵分别座落在长陵两侧山下。陵寝建筑与大自然山川、水流和植被的和谐统一,形同"天造地设"的完美境界,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