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1事件兰州皋兰县水泰路焚烧垃圾(621事件是什么意思)

2022-10-26 18:03:52 0

621事件兰州皋兰县水泰路焚烧垃圾(621事件是什么意思)

民国38年6月21日,在台湾曾经是一个让人格外关注的日子。这一天,政府必须依约向民众兑出大笔黄金;这种情形,在当时可说是前所未有。

事情缘起于这一年的5月20日,台湾银行奉命办理《台湾银行黄金储蓄办法》,稳定币值。其做法就是,鼓励民众以台币做定期存款,期满就可以低于市价两成的价格领取黄金。

开办后不到一个月,6月15日,台湾省政府宣布币制改革,发行新台币,以1元:4万元的比率,收回旧台币。但,黄金储蓄不仅未受影响,反而扩大办理,稍事修正后,成为《新台币发行办法》第五条有关民众得以新台币兑换黄金的具体规定,亦即,稳定新台币的重要支柱。

在此之前,台币已持续贬值多时,民间怨声载道,即使如此,亦只见官方强制收兑,从未释出黄金。此次台银的黄金储蓄办法果真会兑现?民众不免感到迟疑,初期少数参加黄金储蓄的存户,心中也不免忐忑。

对于国民政府来说,币制乃财经之基础,是迁台后能否稳定治理台湾的前提;此一办法,因牵动币制改革之成败,只许成功,别无后路。为此,除了密切关注之外,央行也拨交大批黄金给台银,作为兑付之用。

【事件经过】

然而,到了6月21日,当天却发生了令人料想不到的状况。向台银兑领黄金的部份存户,将金块持往银楼出售变现时,陆续因金条成色低劣,遭拒收或要求重新熔铸估值后才愿交易的情形。此一事件,显然刻意被封锁,但随著市场传出政府黄金作假,群起抵制,事态不断扩大、发酵,台银只好收回该批黄金,《中央日报》也在23日做出一篇简短的报导,传达官方的说法与立场。

报导内容为:「台湾银行前(6/21)日发出的五两重金块,係由某机关承製,这批金块成色够,但品质较差,容易脆裂,因此本市金铺估价很低,有的竟拒绝收买…这批金块(五两重)发出数量只有一百五十块,台银为维持信用,决予收回重铸…」

除了有关金块「成色够,品质却较差」的官方说法,让人满头雾水之外,承製金块的「某机关」,究係何指?及台北银楼业抵制金块的真正理由为何?这些问题,在同一时期相关档案在七十年后陆续解密,才有了解答。

【背后真相】

为了兑付到期的黄金储蓄,台银将央行拨交的黄金分别交由中央造币厂与金瑞山金铺改铸。前者主要是承铸十市两、五市两、一市两、五市钱、二市钱、一市钱等规格厂条;后者则有十市两、一市两、五市钱、二市钱、一市钱等金片。其中五市两一种,仅有中央造币厂一家铸造(参阅:《民国黄金档案》,页168以下)。由此可知,621出包的五两条应是出自中央造币厂所为。

不过,621当时中央造币厂已从上海分别撤往四川、台湾两地。在台湾,民国38年5月初才刚紧急选定酒泉街前华光纺织厂原址设厂,而根据1949年7月底中央造币厂所做的进度报告,由于相关人力、材料、机器设备短缺,一直无法运作,直至8月才开始铸造钱币与金块,台厂交付自铸厂条给台银,是从此开始。因此,621事件的五两条,不可能是出于台湾铸造。

从一批甫解密的档案可知,621事件的厂条,其实应是先前在上海厂以金圆券时期收兑自民间的杂金赶工铸造;这批黄金,也有很大一部份被运往台湾。后来,除了部分作为军费再度投入大陆前线,有的则应付来自大陆各地军方、央行的需要,以小条换回金砖;在台湾,也派上用场。上海厂条,在当时因事出紧急,无暇提纯,直接以杂金鎔铸,鎔金来料每次都不同,铸成厂条,成色偏低,多仅98, 97,并且参差不齐,无统一标准(参阅:《民国黄金档案》,页121以下)。后来,《中央日报》就以:金块「成色够,但品质差」说法,很巧妙地交代这回事,并避免暴露真相。又,由于早期台湾民间流通990足赤金,银楼拒绝接纳或要求重铸低于标准的厂条,这些才是酿成621事件的真正原因。

【官方究竟想隐藏甚麽?】

铸造这批厂条的黄金,主要是因推行金圆券而从民间强制收兑所得,由于这个事实某一方面正代表著政策跳票与政府失信,因此从上海乃至于后来到了台湾,官方一直闭口不提厂条的来源问题,连带地,有关民国厂条铸造历史背景等也一併被掩盖,成为机密。因此,《中央日报》才以「某机关」姑隐其名,不过,真相被刻意隐藏,也意外让后来升格总厂的台厂背了黑锅,在第一时间承担了后果。后来,台厂果真开铸厂条,其成色品质可说是历来最整齐精良,却因621事件的影响久久不散,一直得不到台湾社会的普遍信任,许多民众非有银楼盖印作保证不用。

台厂开工后,除了铸币之外,首要任务,就是继续将运台的大量民间杂金改铸成为厂条,以供利用。为了解决先前上海厂条品质缺失的问题,民国38年8-9月间,中央造币厂提出厂条成色标准统一定为990的建议,并获得央行採纳。后来,这个方案随著大陆战局快速恶化,最后也仅能在台湾落实,但厂条成色标准、品质管理终于又重新步入轨道。

【台厂成为民国厂条的铸造基地】

民国38年7月底,台厂首度承铸五两条,当时的成色全部注明985。(参阅:《民国黄金档案》,页169) 至10月底止,台厂已为台银生产了7,100条五市两厂条(见台湾银行档,民38.11.1. 台发字1403号文),这个数字尚不包括军方委铸的部分,产量正持续扩大中。

不久,台厂又将厂条成色标准调升,以符合央行990的新规定。11月初,各式厂条成色均改以991为准,民国39年6月中旬,台厂再为主力厂条五市两、十市两两种进行改款,通告「加印国父侧像及古泉图」。改款前后,两种厂条就分别以「旧台条」及「新台条」名义,在台湾黄金市场进行交易(参阅:《你所不知道的国府黄金》页233以下)。

此后,台厂所铸厂条,除了少数一市钱、二市钱为标准的990之外,成色均为稍稍高于标准的991。

直至最近,相关资料陆续解密,外界使有机会知情。据统计,迁台初期,台厂总计铸造了30万条厂条,计131万馀市两,这个数量已超出政府迁台之前在上海所铸的107万市两(参阅:《民国黄金档案》,页168以下)。事实上,台湾不仅铸造厂条,更曾是国民厂条的主要铸造基地。

关键字:  621事件兰州皋兰县水泰路焚烧垃圾  621事件是什么意思  621事件处理结果  621事件李宇春  621事件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