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漪给中国青年教师的一封信(于漪老师事迹心得体会)

2022-11-13 14:17:18 0

于漪给中国青年教师的一封信(于漪老师事迹心得体会)

12月18日上午,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举行!王沪宁宣读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表彰改革开放杰出贡献人员的决定》。决定指出,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授予100名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

于漪,是100人中唯一的基础教育届代表!

今天,我们一起重温她的故事和她曾经说过的话,向于漪老师致敬!

于漪

基础教育改革的优秀教师代表

时隔四个月,在冬日微雨的早晨再次走进于漪的家。书柜前放着一张简易书桌,打开的笔记本上记着培养青年教师的心得体会。面对改革开放、理想、育人这些话题,于漪兴致盎然,不知疲倦。

“困难的时候想到‘一切为民族’的校训,个人的挫折痛苦都可以不在乎了。我的理想就是培养有中国心的现代文明人。”

于漪是谁?在基础教育领域,她的名字无人不知, 并非因为轰轰烈烈,更多源于踏踏实实——

她写下400多万字的论文专著,上了近2000节的公开课,她的名字和语文、和教育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她获得了来自政府和业界的所有荣誉,她赢得了同行和学生的一致尊敬,她的一生都在三尺讲台坚守,胸中却怀有江河世界,她是一名真正的老师,我们甚至可以说她是整个中国教师群体心中的偶像。

于漪的少年时代在艰难中度过。日本侵略中国,她亲眼看到邻居的房子被炸毁,人也因此殒命,哀哀无告。她往乡下逃难中不慎一脚跌倒,下巴磕出血,留下终身的疤痕。抗战胜利后,于漪在镇江中学读高中,宿舍是以前的养马场,简易的木板当床,点的是油灯。尽管条件艰苦,她的心中已埋下理想的种子。

在后来的日子里,于漪遇到过许多挫折,“一切为民族”的理想却不曾动摇。动乱年代,于漪被陌生初中学生打伤腿,两年才好。她亲眼看到学生拿皮带抽老师,还破坏门窗、烧地板。十年“文革”中,于漪却没有趴下,她心里想的是,一定要让孩子接受好的教育,彰显善良的人性,驱赶内心的兽性。

恢复高考之际,于漪针对不同学生知识基础差异显著的情况,打算把学生分为快班、中班、慢班,但去问领导,他们都不敢拍板。有人就劝于漪,还是不要跳出来了,以前你吃过的苦头还不够多吗?于漪自担风险,毅然决定这么做。在首批高考中,有两个班的学生全部考入大学,充分证明她的办法行之有效。

于漪担任上海市第二师范学校校长后,把身边所有老师团结起来,包括那些曾经批斗过她的人,评职称等都不会遇到什么障碍。于漪说,“学校的事业要浩浩荡荡,就要团结起一切力量。心中有了事业,个人的恩怨就不算什么了。”

十年动乱结束后,困在教师头上的修正主义帽子被摘掉,于漪扬眉吐气,感到教育的第二个春天到来了。1977年,北京和上海分别在电视上直播中学老师讲课,于漪是上海的主讲人。导演问她讲什么,于漪回答,就讲高尔基的《海燕》吧,因为里面有一句话“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正是她的深切感受。

1978年,于漪被评为上海首批语文特级教师。年底她到北京参加中华全国总工会的会议,随后作为妇女代表团成员前往日本访问考察。回国时仍然到北京,正值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于漪说,“在北京的每一天,我都能听到干部平反的消息,感受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巨大威力。从脱掉修正主义帽子到评为特级教师,我是改革开放的直接受益者,还在北京见证了春回大地。”

从课堂授课到教育改革,从呼吁“教文育人”到倡导“弘扬人文”,从培养学生到培养老师,于漪倾情投入到改革开放进程中,为教育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时至今日,快要满90周岁的于漪依然在忙碌着。“教育是滴灌生命之魂。老师教历史风云、天地人事,目的不是让孩子学会应对考试,而是唤醒他们的生命自觉,点亮生命之火。”于漪说。

故事

坚守三尺讲台,胸怀江河世界

20世纪80年代,于漪老师的公开课《海燕》在电视里直播时,大上海万人空巷,全国人民纷纷守在电视机,争睹她上课时的风采。事后,连高教界都在谈论于漪与她的《海燕》,一位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谈及当年盛况,说一位同事出差回上海,问及上海最近有什么动静,这位教授说,都在看《海燕》直播呢。这在现在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这位老师教过的学生,十几年后再来看望她,还能把她在课堂上讲过的话一字不差地背出来,有的还能记起当时她在黑板上的板书,学生说:“你怎么讲的,我们都记得。”

这位老师曾说出,“师爱超越亲子之爱”这样的话,她说,“学生的天就是你的天下,学生都是你的儿女。”

而她在以后教学工作的60余年里,用切身行动证明着这话无半点虚假。

这位老师愿意踏踏实实地,将自己的岁月奉献给三尺讲台,她的人生教学,是在用生命唱歌,用上课的质量来影响孩子生命的质量,她告诉世人如何“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

这位老师会为了一堂完美的语文课,用格物致知的探索,血肉交融的感应,砥砺前行,以致一位青年老师从1976年开始,听了3000节于老师的课,都没有发现她上课有过任何重复的内容,哪怕是一篇课文教第二遍、第三遍,都没有重样。

于漪是教育界的“明星”,她家三代六口全部是教育工作者,回首于漪的一生,从来没有间断过和艰难困苦作斗争,旁人说她有一种忍辱负重、举重若轻的本事,于漪自己解释道,那是因为她想自己少一点,想学生想他人多一点。

情怀

做老师,要走进学生心里

于漪一生尊重两位教育家,中国的陶行知和苏联的苏霍姆林斯基。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段精彩的话,“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

曾经的一次教育经历,让于漪后悔终生,一位女孩子做操不认真,老师反复纠正都不理睬,情急之下她叫出了这位学生的外号,于漪告诫学生不要去这样喊她,但是这个时候自己却讲了。

事后她真诚地跟这位同学道歉,这份歉意来自内心深处对人性的尊重,和20年前初为人师时那份承诺。

于漪这辈子,没有骂过任何一个学生,没有挖苦过任何一个学生,这件事情让她懂得了,做老师,必须有宽广的心怀,要包容各种各样的学生,而这个包容不是居高临下的态度,而是走到学生的心里头,与他平起平坐,体会他的情感、体会他的想法。

一次家访的时候,于漪看到一家五口人,住在只有12平方米的破房子里,难过得流下了眼泪,经历过贫穷,经历过侮辱,她对这些孩子有着特殊的悲悯。

在那个经济收入普遍都不高的年代,于漪把所有的积蓄都用在孩子们身上,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甚至是学生们家里的困难都尽力承担,对自己的孩子却一再省俭。

于漪说,“我到有些家庭中去看,真的是流眼泪的,工人的家庭就是一间房间,除了睡觉的床,一张桌子以外,几乎什么东西都没有,那个时候有一个姓何的学生患上肺病,雷米封,一瓶6块钱,我的工资是72块,他家里没有办法给他治,没有劳保,那些孩子的家庭很穷,我每个月买给他吃,让他把肺病治好。”

“学生身上的事,都是我教师心上的事,什么叫教师,学生的天就是你的天下,学生都是你的儿女,所以我说,师爱超越亲子之爱。”

于漪认为对待孩子应当丹心一片,是全心全意,还是半心半意,还是三心二意,学生心中一清二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把真爱播洒到学生的心中,学生心中才有老师的位置。

专业

提升专业素养,是一个教师最好的敬业!

1978年,中华大地百废待兴,中学语文课堂,犹如一块干裂的土地,于漪的一批教学实录、教学磁带横空出世。

根据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于漪用口述的方式完成了《中学语文教学探索》《中学语文备课手册》等多部著作,这些浸润着于漪二十多年,不停思索和探究的语文教学实录,对于语文教师们来说,恰如久旱甘霖。

截至上世纪80年代,教育界还没有一个人系统完整地研究过教师学,而于漪把这个课题揽在了心里,她完成了两本教师学著作,《现代教师发展丛书》《现代教师学概论》,教育部将它们作为全国教师教育的培训教材,《现代教师学概论》成为中国第一部研究现代教师学的理论著作。

1986年,上海成立了全国第一个教师学研究会,于漪担任会长,问及为什么叫教师学研究会?

于漪的眼中满是坚定与骄傲:“我们是想让中国的教育在世界上有话语权,我们要有中国教师自己的教师学!”

2002年,于漪退休了,虽然离开了一线讲台,但她仍然心系教育事业,她把自己的晚年时光又无偿地奉献给一批又一批的青年教师。

如今90岁的于漪,仍在为培养青年教师奔忙着……

从事60多年教育工作的于漪,把语文教学看作是她一生的事业。

教育,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民族的未来,已经融于她血肉的教育,早就是生命里再也割舍不下的部分。

回溯人生,于漪有诸多感慨,从受业于师到授业于人,她心存感激:“老师使我从无知到有知,从知之甚少到逐步多起来,所以我就想,做一个老师是了不起的事,他可以使很多学生从不懂得做人的道理到懂得做人的道理,从无知到有知,所以我这一辈子最崇高的目标就是做一名合格的、优秀的教师。”

语录

做一辈子教师,用一辈子学做教师!

教育,这个让人心甘情愿付出、沉醉的词语,涤荡在教师们心中最明净的位置,教育永远在路上,永远在每一位老师前行的步履中,行走,并铭记。

于漪有很多话语至今仍回响在我们耳畔,给我们每一位老师以启发和感动:

1.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这绝不是一句空话,我一辈子都在学,不断完善健全自己的人格。

2.我们是想让中国的教育在世界上有话语权,我们要有中国教师自己的教师学!

3.我不断地反思,我一辈子上的课,有多少是上在黑板上的,有多少是教到学生心中的。

4.生命之魂是德性与智性的统一,教师要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向学生撒播理想的种子、美好情操的种子,这样,这个孩子才能明确人生奋斗的方向,明确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既懂得做人的底线、有追求的目标,又有生存的本领。我想,这就是一名好老师应该全力以赴做的事情。

5.我觉得一个人的幸福感和他所拥有的财富不是绝对挂钩的,关键取决于你对自己工作价值的理解和热爱。

6.在这个物质需求不断放大的社会里,作为一名教师,精神上的坚持是非常重要的。这并不是说教师的物质待遇不需要保障,但是,不能过于追求金钱,如果人和钱之间画上等号,失去的就是精神,就是灵魂,而教师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就是学生对学科感兴趣了,对学习有追求了。我一直以为学生的成长就是对我最大的奖赏。

7.如果教育不追求德性与智性的统一,就是残缺的教育形态。难道,我们要培养的是只有好成绩但自私自利的学生吗?一些学校的口号和标语让人心惊肉跳,让人心寒,什么“眼睛一睁就是竞争”,“现在不吃苦以后就抢不到别人的饭碗”,这哪里还有和谐友善,对这种错误的口号,这种伤害学生心灵的理念,教师一定要有批判精神。

8.你要做到的就是“艺高胆大”。你把自己所教学科的知识点、整体框架、来龙去脉都吃透,怎么教都可以把学生教好。

9.教师提问的角度、运用的语言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这样学生就会一下子被你触动。

10.把讲课要说的每一句话都写下来,然后像改作文一样修改,之后背下来,再口语化。也就是把极其规范的书面语言改造成不那么规范的口头语言。每天,我脑子像过电影一样,把课堂上要讲的话规范化,力求做到出口成章。

11.对待学习困难的学生,关键是“目中有人”,一定要去了解学生,对学生用心,也要对学生有信心,有耐心。

12.什么是教师?教师就是给学生点亮人生明灯的,当然首先要自己心中有太阳。教师心中没有太阳,怎么把阳光洒到学生的心中?经典就是点亮教师心中的明灯和太阳的。

13.学生的天就是你的天下,学生都是你的儿女。

14.基础教育是一个人终身发展的根基。为人师者,当智如泉涌。为人师者, 思想当永远年轻。 为人师者, 当为人之模范。 为人师者, 当善读好书。选择了当教师, 就选择了高尚 。

图 | 摄图网及其它平台,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文 | 中国教育报2018年12月18日05版、文汇教育、央视新闻、中国教育报好老师等平台,版权归原作者!

ps.近期公众号改版,你稍不留神就可能与我们走散。你的置顶/星标,是冬日里的阳光,伴我们温暖前行。

苹果用户星标方法

安卓用户置顶方法

置顶/星标后,回复教师苑公众号“抽奖”二字,免费名著、杂志等你抽!

关键字:  于漪给中国青年教师的一封信  于漪老师事迹心得体会  于漪老师的经典语录  于漪老师的教学理念  于漪语文教育论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