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服饰风格流行排斥礼法,主张浪漫-魏晋南北朝服饰特点及图片
编者按
衣服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日用之物,它早已从御寒蔽体的生存需要,发展为融合了私人审美情趣的个性表达。中国服饰的历史源远流长,历经原始社会、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夏金元、明清和近代的发展,风尚各异,多彩多姿。编者选取沈从文先生和王㐨先生共同著作的《中国服饰史》,带您进入中国服饰的丰盛世界。
在青山绿水之间,我想牵着你的手,走过这座桥,桥上是绿叶红花,桥下是流水人家,桥的那头是青丝,桥的这头是白发。
——沈从文
作者简介
沈从文(1902-1988)湖南凤凰人,苗族,作家,学者。1949年之前做编辑、教授,留下文学作品70多种,有《沈从文文集》十二卷。他的小说《边城》等宛如牧歌,散文《湘行散记》等如诗如画。1949年后投入文物研究,多卓见,著作有《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
魏晋南北朝
伍
魏晋南北朝时期, 360余年战乱不息,社会动荡。由于政权更迭、民族交流等原因,服饰在改易中得到发展。其过程大致可分魏晋和南北朝两个阶段。前段,等级服饰有所变革;后段,民族服饰大为交融。
汉魏之际,频仍战争使社会财力日显艰困,两汉冠服制度已难维持。以往的冠帽,这时已多以文人沿用的幅巾代替,不仅文人使用巾子,表示名士风流,身为将帅亦头着缣巾,诸葛亮纶巾羽扇指挥战事的故事遂流传千古。当时有折角巾、菱角巾、紫纶巾、白纶巾,不一而足。东汉末年张角起义即着黄巾而被史称“黄巾起义”。
魏初,文帝曹丕制定九品官位制度,“以紫绯绿三色为九品之别”。这一制度此后历代相沿杂而用之,直到元明。
由魏而晋,或因为经济贫乏,或出于礼制难行,人们就便处理衣着,终于转成风气,“褒衣博带”,成为魏晋世俗之尚。部分文人甚至轻蔑礼法,如南京西善桥出土砖刻所反映的竹林七贤饰着,宽衫大袖、散发袒胸,就是对礼教束缚的突破。晋代除巾裹衫子便服为社会沿用之外,有官职的男子还戴小冠子,冠上再加纱帽的称漆纱笼冠,本是两汉武士之制,传之又传,不仅用于男官员,并流传民间且男女通用。
图题:南朝陈文帝高士服之菱角巾、鹿皮裘
图题:剃度(敦煌壁画)
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人民错居杂处,政治、经济、文化风习相互渗透,形成大融合局面,服饰也因而改易发展。主要表现是,传统的深衣制长衣和袍服已不大适应社会需要,而北方民族短衣打扮的袴褶渐成主流,不分贵贱、男女都可穿用。
袴褶的上衣短身大袖或小袖;下衣喇叭裤,有的在膝弯处用长带系扎,名为缚袴。这种服装源出军中,服无定色,外面还可以服?裆衫。河南邓县学庄砖刻 人物穿的,正是齐梁间有代表性的流行袴褶。《南史》叙述部族人民衣着时,还常说起“小袖长袍小口”,一般式样多是圆领对襟,袖小衣长不过膝,加沿。上层统治者则加罩披风式外衣。
女子衣着较大变化是风格上的“上俭下丰”,原始于汉代的糯裙套装至晋代具有了上衣短小、下裙宽大的特色。髻,以假发相衬,西晋作十字式大髻,东晋则做成两鬓抱面遮蔽眉额形状,缓鬓倾髻以为盛饰,因发髻过大过重,不能常戴,平时搁置架上称作“假头”;贫家不能自办的, 自号“无头”,遇事就向人家“借头”。东晋末至齐、梁间改为束发上耸成双环。
足穿笏头履、高齿履
图题:小襦长裙簪钗女婢和大袖长高髻贵妇
图题:见于文物图绘的笏头履、高尺履和重台履
专栏
礼乐人生
供稿 | 诚 敬
责编 | 诚 敬
HDJD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