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氧基钠(二丙氧基钠、红白琼菊)的作用和不良反应、人群注意事项

2023-05-28 17:10:24 0

丙氧基钠(二丙氧基钠、红白琼菊)的作用和不良反应、人群注意事项

“丙戊酸钠

”药物作用“本品为抗风湿药。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对肝脏有害。

”药物剂量“

口服剂量,成人,0.2~0.4g,2~3/d一次;儿童20

30mg/(kgd),服用3~4次。

剂量规格片剂:0.1g,0.2g糖浆:50mg:200ml。注射剂:

400mg

【不良反应及观察】

<1.消化系统反应腹泻、消化不良、钠使用、呕吐、胃肠痉挛和便秘。长期给药后偶尔会出现急性胰腺炎和急性肝坏死。

2。神经系统反应为困倦、头晕、疲劳、头痛、共济失调、轻微震颤、异常兴奋、不安和易怒。3。血液系统反应可使血小板减少症引起紫色刺激、出血和出血时间延长。应定期检查血象。

4。其他偶发性听力损失和可逆性听力损失。特殊人群用药观察1。本品可在儿童发育中的骨骼中积聚,应注意监测。1%~7%的儿童服药后出现夜尿症,可能是由于药物对睡眠周期的影响,导致停药后药物减少或改善。

2据悉,该药可通过胎盘和动物实验,孕妇应权衡利弊,慎用。这种产品也可以分泌到牛奶中。本品浓度为母体血药的1%~10%,哺乳期妇女慎用。3.减少老年患者用药。

【用药注意事项】

1。血液病,肝病史,肾损害,器质性脑病慎用。

2。个人或家族有药物性黄疸和肝病史或明显肝功能损害者,禁止使用。

3服药前和服药期间应定期进行全血细胞(包括血小板)计数和肝肾功能检查。

4。干扰诊断,尿阴性试验可能出现假阳性,甲状腺功能试验可能受到影响。

5,损害肝功能,可轻微增加乳酸脱氢发酵、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提示无症状肝中毒。

《药物配伍原则》

1、药物的协同作用(1)全身麻醉剂或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与戊酸联合使用,前者的临床效果会更明显。

2)与苯巴比妥类药物合用时,后者的代谢减慢,血液浓度升高,导致镇静作用增强和嗜睡。

2。药物配伍不相容

1)毒性增加:①与抗凝剂(如华法林或肝素)和溶栓药物合用时出血风险增加。②与阿司匹林或双嘧达莫合用时,由于血小板聚集减少,出血时间延长。③与对肝脏有毒性的药物合用时有肝中毒的潜在风险。有肝病史的患者在长期使用后应经常检查肝功能。(2)效果降低:①应监测卡马西平的血药浓度,以确定与卡马西平合用时是否有必要调整剂量由于肝脏诱导导致药物代谢加速,森林、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噻嗪类、噻嗪类和三环类抗抑郁药的组合可增加酶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和减少惊厥和丙戊酸的影响。需要及时调整剂量以控制发作。【用药指南】1。当出现相关不良反应时,应及时告知医生。

2停药并逐渐减少剂量以防止复发。在替代其他抗惊厥药时,应逐渐增加本品的剂量,而替代药物的剂量应逐渐减少。

3。服药期间避免饮酒,饮酒会加重镇静作用。

4。在服药前和服药期间,应检查血细胞,包括血小板计数、肝和肾功能。前6个月应每1~2个月复查一次肝功能,半年后应延长复查间隔。5.这种药物会导致嗜睡和头晕,因此司机或其他需要注意的工作人员应慎用。6.用药期间注意口腔卫生,因为这种药物会导致口干、牙龈刺激或出血。

关键字:  丙戊酸钠(二丙乙酸钠  敌百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