呋喃唑酮的作用与功效、适应症_不良反应与副作用

2023-06-03 18:31:32 0

呋喃唑酮的作用与功效、适应症_不良反应与副作用

【商品名或别名】痢特灵, Furazolidonum

【药物概述】本品为人合成的硝基呋喃类抗菌药,其抗菌作用机制在于:本品可被敏感菌还原成活性产物,能抑制乙酰辅酶A等多种酶而干扰细菌的核糖体蛋白及其他大分子蛋白,导致细菌代谢紊乱并损伤DNA。本品对大肠杆菌、葡萄球菌、沙门杆菌、志贺杆菌、部分变形杆菌、产气杆菌、霍乱弧菌等有良好的抗菌活性。此外本品对幽门螺杆菌等也有较强抑制作用。

【药动学】口服吸收较少,仅为给药量的5%。本品在肠内可保持较高浓度。药物吸收部分主要随尿液排出体外。

【作用与功效】

1.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性痢疾、肠炎、霍乱。

2.还可与制酸剂等药物合用于治疗幽门螺杆菌所致的胃窦炎。

【用法与用量】口服。每次1.25~2.5mg/kg,4次/日,共5~7日。最大推荐剂量为每日8.8mg/kg

【药物相互作用】

麻醉剂:呋喃唑酮可使其分解代谢减慢(抑制药酶),联用时麻醉剂应减量

+胰岛素:呋喃唑酮可增强和延长胰岛素的降糖作用。

地西泮:呋喃唑酮可使其作用增强(抑制药酶),联用时应减少地西泮用量

一直接和间接作用的拟交感胺类药物:呋喃唑酮服用5~10日后,有单胺氧化酶抑制作用,与交感胺类(苯丙胺类、苯丙醇胺、麻黄碱等)药物合用可引起严重血压升高。

三环类抗抑郁剂:与呋喃唑酮联用可出现中毒性精神病,活动过强,出汗和潮红等反应。

哌替啶:与呋喃唑酮联用可出现高热反应。

萘啶酸:与呋喃妥因有拮抗作用。

三硅酸镁:可降低呋喃妥因治疗尿路感染的疗效(减少吸收和尿中排出量)。

+抗胆碱药:地芬诺酯和溴丙胺太林可使个别患者对呋喃妥因的吸收加倍,但尚无不良反应报道。

【禁忌证】

1.对本品或其他硝基呋喃类药过敏者。

2.新生儿。

【不良反应】

1.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泻、食欲减退等胃肠道症状较常见。

2.过敏反应皮疹、荨麻疹、药物热等过敏反应症状较常见。

3.血液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患者用药后可发生溶血性贫血,尤多见于新生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者。

4.神经系统偶可发生头痛、头昏、嗜睡等症状,多可逆。

5.皮肤偶有肛门瘙痒。

【用药指导】

1.药物过量时可发生多发性神经炎,症状可迁延数月至一年以上。

2.用药过量的处理:本品无特异拮抗药用药过量时应给予对症处理及支持治疗,包括催吐、洗胃、大量饮水及补液等。

3.慎用:①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者患者;②肾功能不全者;③溃疡病患者;④支气管哮喘患者。

【制剂与规格】片剂:10mg,30mg,100mg

【贮藏】遮光,密封保存。

关键字:  呋喃唑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