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膜是微生物什么培养特征,菌膜出现预示着开缸成功
很多鱼友在为鱼缸玻璃胶上那层白色的东西烦恼。特别是刚开始养鱼的头几个月里,是这些东西生长最快最多的时候。
而对于菌膜的定义在医学网上有很多类似的解释。
菌膜是粘附在生物或其他物体表面的细菌薄膜,它会不停的形成。是一群细菌的集合。
菌膜是指细菌在应对生长逆境时,通过产生胞外多糖聚合物,使细菌细胞相互粘连形成的膜状物,这是微生物的一种自我保护性生长方式,不同于浮游生长状态。
只要满足细菌繁殖的条件,细菌就会快速的生长和繁殖,形成膜。比如医院里检验细菌数量的培菌机。
菌膜形成要点
细菌,鱼缸里的菌膜是无法通过肉眼分类。需要通过专业检验手段进行分类。所以这些菌膜是否有害我们都无法去肯定。附着面,越粗糙越容易附着。比如玻璃胶、管壁等经常长菌膜地方。
PH是影响细菌生长和繁殖的重要因素。无论你鱼缸的PH是酸还是碱还是中性,都能对应相关细菌所喜好的PH。有些喜好酸性,有些喜中碱性。
温度,影响生长的速度。大部分水生细菌适应的20~42度的水温。有些温度越高,繁殖得越快,有些只在指定的温度才有最快的繁殖速度,比如硝化细菌指定在25度时繁殖得最快。
水流,对细菌是否附着没有直接的关系,只影响繁殖的速度,水流越慢,越繁殖得快。所以就算管道里,只要附着了细菌,随着使用的时间久了,也会长出菌膜。食物,影响细菌繁殖的群体大小。
菌膜常见的问题总汇
1.这些菌膜是硝化细菌吗?
鱼缸长出菌膜无法肯定就是硝化细菌。这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出是什么菌。但从网上这些培菌图能肯定一点,菌膜是白色的。
2.为什么新缸比老缸容易形成菌膜?
当养鱼久了,水质稳定,水中的菌群达到一个平衡,菌膜就少了。
鱼缸中若存在光合细菌(EM菌里的其中一种菌种),它将那些有机质或硫化氢等物质加以吸收利用,而使耗氧的异营性微生物因缺乏营养而转为弱势,因而降低发生有毒分解产物的机会,同时,底质中的水质借以得到净化,而促使养殖的水族生物的健康成长。
3.菌膜是好还是不好?
根据我们养鱼的经验,就算鱼缸长菌膜了,对于水质和鱼也没有影响。反而有些鱼(清道夫)靠这些菌膜作为食物。只要你放一条清道夫在缸里,基本上你是很难看到菌膜形成了。除非那个地方连清道夫也吸不到。
4.缸里长菌膜需要清理吗?
这个纯属个人选择。看不习惯的可以清理,用工具擦掉或者放清道夫进去。不清理对鱼对水质也没什么影响,当然在意美观的人就另当别论啦。
5.鱼缸玻璃胶上长出黑色的毛毛,这是菌膜吗?
这更有可能是黑丝藻。灯光暗,水老的情况下生长出来的。和菌膜同样的处理方法,擦掉就好了。不需要担心为什么会长出这些东西。一个鱼缸里我们是在模似一个自然环境。这自然环境里生长各种各样的生物微生物及细菌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百因美过滤清洁剂
1.把有机废物分解成小颗粒物质和二氧化碳 ,使其轻松通过滤槽,节省清洁过滤槽的时间;
2.减轻过滤压力,延长滤材的使用寿命;
3.减少臭味、蚊虫滋生;
4.纯生物制剂,保护鱼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