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按摩什么部位可以缓解疼痛图解_胃痛按哪个地方最有效止痛

2023-06-19 13:52:40 0

胃痛按摩什么部位可以缓解疼痛图解_胃痛按哪个地方最有效止痛

一、概述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胃脘近心窝处常发生疼痛为主的疾患。胃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多见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病,胃神经官能症。也见于胃黏膜脱垂、胃下垂、胰腺炎、胆囊炎及胆石症等病。

本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寒邪客胃,外感寒邪,内客于胃,寒主收引,致胃气不和而痛;饮食伤胃,饮食不节或过饥过饱,致胃失和降;肝气犯胃,肝失条达,横逆犯胃,致气机阻滞,因而发生疼痛;脾胃虚弱,各种原因引起的脾胃虚寒,引起疼痛。

ニ、中医按摩治疗

【定穴】

中脘、上脘、气海、天枢、关元、肩井、脾俞、胃俞、三焦俞、内关、足三里、梁丘等穴。

【取穴】

肩部的肩井;胸腹部的上脘、中脘、气海、天枢、关元;项背部的脾俞、胃俞、三焦俞;上肢部的内关;下肢部的足三里、梁丘。

中脘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上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5寸;气海: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天枢:在腹中部,脐中旁开2寸;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肩井:

在肩上,当大椎穴与肩峰连线的中点;脾俞:在背部,当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胃俞:在背部,当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三焦俞:位于腰部,当第一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内关: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在桡侧屈腕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取穴;足三里:屈膝,在髌韧带外侧凹陷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为足三里;梁丘:屈膝,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2寸。

【简便取穴】

中脘: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中脘;上脘: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向上一横指;气海:用仰卧的姿势,该穴位于人体的下腹部,直线联结肚脐与耻骨上方,将其分为十等分,从肚脐3/10的位置,即为此穴;天枢:可采用仰卧的姿势,天枢穴位于人体中腹部,肚脐两侧三横指处;关元: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前正中线上,从肚脐到耻骨上方画一条直线,将此线五等分,从肚脐往下3/5处,即是此穴;肩井:低头后颈部最高点与肩部最高点连线的中点;脾俞:先低头找到脖子后面正中有1个骨性的突起,这是第七颈椎的棘突,向下数11个这样的突起,这是第十胸椎棘突,再往两边两横指处;胃俞:先低头找到脖子后面正中有1个骨性的突起,这是第七颈椎的棘突,向下数12个这样的突起,这是第十二胸椎棘突,再往两边两横指处;三焦俞:两侧腰骨最高点的连线即第四腰椎,向上数3个凸骨,向两侧旁开两横指处即是;内关: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仰掌的姿势,内关穴位于人体的前臂掌侧,从近手腕之横皱纹的中央,往上约三横指宽的中央;足三里:找穴时左腿用右手、右腿用左手以示指第二关节沿胫骨上移,至有突出的斜面骨头阻挡为止,指尖处即为足三里;梁丘:伸展膝盖用力时,筋肉凸出处的凹洼。

【操作】

1.患者取仰卧位。

2.医者揉按、摩擦其上腹部(剑突到脐下),要使患者感到胃部有温热感为度。

3.患者再取俯卧位。

4.医者揉推、摩擦其背部,使患者感到治疗部位有温热感。

5.用拇指指端点按中脘、上脘、气海、天枢关元、肩井、脾俞、胃俞、三焦俞、内关、足三里、梁丘等穴,每穴1分钟。

【疗程】

对于轻症患者只需治疗1次;较重者及缠绵不愈者,每日或隔日1次,直至症状全部消失。

三、反射按摩治疗

(一)面部反射区按摩治疗

【反射区】

胃、脾、肝、胆、脐(见图3-1)。

【操作】

1.患者取仰卧位,放松紧张情

绪,医者坐于患者头侧,在施术部位

均匀涂抹按摩介质。

2.面部放松:用手掌拂摩和拇指

平推面部,反复20~40次,使面部放松并产生温热感。

3.用中指按揉胃区,频率为每分钟60100次,按揉3~5分钟,至局部产生温热感。

4.然后再施点按胃区,以患者适应为度且应逐渐加力,手法做到柔和渗透,以患者面部反射区上出现酸、胀、痛的感觉为度。

5.点按脾区、肝区、胆区,频率为每分钟100~200次,点按3~5分钟,至局部产生酸痛感为度。

6.点揉脐区,操作3~5分钟。

7.重复上述步骤2,用手掌拂摩和拇指平推面部,反复20~40次,做面部放松,结束治疗。

二)足部反射区按摩治疗

【反射区】胃、十二指肠、脾、下身淋巴结、腹腔神经丛、肝、肾、输尿管、膀胱(见图3-2、图3-3、图3-4)。

【操作】

1.在全足均匀地涂抹上按摩介质,如凡士林等。

2.全足放松操作:

(1)双手轻握足内侧、足外侧,从踝部至脚趾3~5次。

(2)两手握足,两拇指相对于足底,其余四指握足背。

(3)两拇指相对,由足跟推向脚趾,手法轻柔,操作3~5次。

(4)两手交替轻轻拍打足背,至足背微微发红为度。

3.检查心脏反射区,随时了解心脏的状态。

4.按摩肾、输尿管和膀胱3个反射区,这3个反射区被称为“基本反射区”。促进排泄系统的功能,将体内有毒物质和代谢不良产物排出体外。

5.用拇指点按脾、下身淋巴结反射区30~40次,按揉1分钟左右,以酸胀或微微疼痛为度。

6.用拇指推按胃、十二指肠、肝反射区,由外向内,推10~20次。

7.用拇指由外向内按揉腹腔神经丛,持续3~5分钟。

8.重复上述步骤4,按摩肾、输尿管和膀胱3个反射区,促进治疗后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尽快排出体外。

9.重复上述步骤2,再次进行全足放松操作,结束治疗。

(1)双手轻握足内侧、足外侧,从踝部至脚趾3~5次。

(2)两手握足,两拇指相对于足底,其余四指握足背。

(3)两拇指相对,由足跟推向脚趾,手法轻柔,操作3~5次。

(4)两手交替轻轻拍打足背,至足背微微发红为度。

【作用】

理气和胃止痛。

【注意事项】

1.按摩之前要选择恰当的体位,即患者感觉舒适放松,可维持较长时间,又有利于医生的手法操作。

2.按摩操作过程中,手法宜柔和,力量变化适中,前后1/4的时间手法刺激量轻一些,中间一段时间手法刺激量相对重一些,体现出一定的轻重节奏变化。

3.操作过程中有多种手法,操作时需要经常变换手法的种类,所以要求操作者手法变换自然、连续不间断,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四、病例

江某,男,58岁,2009年6月9日初诊。主诉:因2日前吃冷食而致胃痛,吃止痛药不止而来诊。现胃脘隐痛,遇寒或饥饿时加重,喜温喜按,兼神疲肢倦,食少便溏。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无力。诊断:

胃痛(急性浅表性胃炎)。辨证为脾胃虚寒证。治疗方法:取穴:中脘、上脘、气海、天枢、关元、肩井、脾俞、胃俞、三焦俞、内关、足三里、梁丘等穴。操作:1.患者仰卧位,医者在其上腹部(剑突到脐下)采用揉法、按法、摩法和擦法治疗,要使患者感到胃部有温热感为度。2.患者俯卧位,医者在其腰背部实施揉法、擦法、按法、摩法和推法的治疗,同样要使患者感到治疗部位有温热感。3.用拇指指端在中脘、上脘、气海、天枢、关元、肩井、脾俞、胃俞、三焦俞、内关、足三里、梁丘上点按,每穴1分钟。

治疗一次后患者即感全身症状明显减轻,再次治疗后全部症状消失。

【疗程】

对于轻症患者只需治疗1次;较重者及缠绵不愈者,每日或隔日1次,直至症状全部消失。

五、还可以这样做

(一)家用食疗方

胡椒粉1克,葱白3克,姜6克,先烧开水,下姜、葱白,煮沸而成姜葱汤,用热姜葱汤,送服胡椒粉,或将胡椒粉放入姜葱汤中,胃痛时将汤热饮。适用于胃寒痛症。

(二)家用小偏方

黄芪、白术、桂枝、炙甘草、生姜各10克,大枣10枚,饴糖20克,每日1剂,水煎服。此方温中补气,和理缓急。适用于脾胃虚寒的胃痛。

(三)自我保健

1.患者仰卧位,以一指禅推法在患者上腹部轻推,重点推中脘穴,约5分钟,用掌摩法在上腹部摩运3分钟,点按中脘、天枢、梁门、下脘、内关、公孙、足三里诸穴,每穴3~5分钟。

2.患者仰卧,在上、中、下脘穴指揉。先以中指指腹按在上脘穴处,示指和环指按在中指两旁,以顺时针方向揉动。呼气时,三指的揉力逐渐向深部渗透,稍加重手法;吸气时,将揉力轻轻放松。每揉6次为1遍(揉6次的过程正是呼气的过程),每穴指揉7~8遍。在中脘、下脘处指揉的方法同前。

六、医嘱

1.注意饮食调摄,避免酸、辣、辛、燥、烟酒等刺激性食物。

2.坚持做腹部自我推拿,保持心情愉快,适当加强体育运动。

关键字:  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