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血凝血因子Ⅶ的功效与作用、副作用与危害、用法及儿童用量

2023-06-19 14:36:38 0

人血凝血因子Ⅶ的功效与作用、副作用与危害、用法及儿童用量

【药理功效与作用】系一血浆蛋白成分,包含糖蛋白凝血因子,在内源性血凝过程中,凝血因子Ⅷ为一种辅助因子,在Ca2+和磷脂存在下,与活化的凝血因子Ⅸ激活凝血因子Ⅺ形成凝血酶原酶,从而激活凝血酶原,形成凝血酶,使凝血过程正常进行.输用每千克体重1U的人凝血因子Ⅷ可使循环血液中的因子Ⅷ水平增加2%~2.5%.生物半衰期为8~121.本品对缺乏人凝血因子Ⅷ所致的凝血功能障碍具有纠正作用,主要用于防治甲型血友病和获得性凝血因子Ⅷ缺乏而致的出血症状及这类患者的手术出血治疗.

【用量及用法】静脉滴注,给药剂量必须参照体重、是否存在抑制物出血的严重程度、手术类型等因素个体化调整.剂量计算公式:所需因子Ⅷ单位(U)/次=0.5×患者体重(kg)×需提升的因子Ⅷ活性水平(与正常值相比)%.例,所需因子Ⅷ单位(U)/次=0.5×50kg)×30(%)=750U轻度至中度出血,单一剂量10~15U/kg,将因子Ⅷ水平提高到正常人水平的20%~30%.较严重出血或小手术,需将因子Ⅷ水平提高到正常人水平的30%~50%,通常首次剂量15~25U/kg,如需要,每隔8~12小时给予维持剂量10~15U/kg.危及生命的大出血,如口腔、泌尿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出血或重要器官如颈、喉、腹膜后,髂腰肌附近的出血,首次剂量40~50U/kg,然后每隔8~12小时给予维持剂量20~25U/kg.疗程需由医生决定.手术,只有当凝血因子Ⅷ抑制物水平无异常增高时,方可考虑择期手术.

手术开始时血液中因子Ⅷ浓度需达到正常人水平的60%~120%.通常在术前按30~40U/kg给药,术后4d内因子Ⅷ最低应保持在正常人水平的60%,接下去的4d减至40%.严重甲型血友病长期预防,10~50U/(kg·d),每2日或3日给药1次.获得性因子Ⅷ抑制物增多症,应给予大剂量的凝血因子Ⅷ,一般超过治疗血友病患者所需剂量一倍以上.

【注意事项、副作用与危害】①对本品过敏者禁用.②可见寒战、恶心、头晕或头痛等症状,通常是暂时的.③大量反复输入本品时,应注意出现变态反应、溶血反应及肺水肿的可能性,对有心脏病的患者尤应注意.④本品溶解后,一般为澄清略带乳光的溶液,允许微量细小蛋白颗粒存在,但如发现有大块不溶物时,则不可使用.⑤对于因缺乏因子Ⅸ所致的乙型血友病或因缺乏因子Ⅺ致的丙型血友病均无疗效,故在用前应确诊患者系属因子Ⅷ缺乏,方可使用本品.⑥本品不得用于静脉以外的注射途径.⑦本品被溶解后应立即使用,并在1h内用完,未用完部分必须弃去.⑧应用本品时应注意乙型及丙型肝炎病毒,尤其是HIV的传播.⑨本品应单独输注,不可与其他药物合用.⑩8℃以下避光保存,不得冰冻.

【制剂规格】注射剂:100U,200U,300U.

关键字:  人血凝血因子Ⅶ  人血凝血因子Ⅶ的功效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