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光不正的矫正方法有哪些(儿童屈光不正的矫正方法)
今天跟大家一起复习的是关于屈光不正的基本概念。对于很多朋友来说,“屈光不正”这个名词可能有点陌生,但大家对“近视”、“远视”、“散光”等名词应该非常熟悉。其实,屈光不正就是包括了“近视”、“远视”、“散光”这些概念,是医学专业上的说法。
我们先来看看眼科的教科书上是如何定义“屈光不正”的吧。想理解“屈光不正”,就一起从“正视”的概念开始复习一下。
当眼调节静止时,外界的平行光线(一般认为来自5m以外)经眼的屈光系统后恰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聚焦,这种屈光状态称为正视(emmetropia)。
如果光线不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聚焦,将不能产生清晰的图像,称为非正视(ametropia)或者屈光不正(refrcative error),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屈光问题了。
屈光不正主要包括近视、远视、散光等。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这几个名词的定义。
在调节放松状态下,平行光线经过眼球的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称为近视(myopia)。
在调节放松状态下,平行光线经过眼球的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后,称为远视(hypermetropia 或者hyperopia)。
眼球在不同子午线上的屈光力不同,平行光经眼球折射后所成像并非一个焦点,而是在空间不同位置的两条焦线和最小弥散圆的一种屈光状态称为散光(astigmatism)。
下面我们用一个示意图来看看这几个概念。
我们平时对近视了解的可能更多一些,因为人群中近视的人数是远远多于远视的。近视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主要是用眼过多,看近处时间多)多方面引 起。近视的原因有很多种,大部分人是由于眼轴增长引起的,也有些近视患者主要是由于屈光成分异常引起的,比如角膜或晶状体的曲率过大。
根据近视的度数,可以把近视分为:(1)轻度近视:小于300度的近视;(2)中度近视:300度开始,小于600度的近视;(3)600度及以上的近视。
近视的主要表现就是看远处模糊,看近处清楚。为了矫正近视,就需要把光线聚焦点调节到视网膜黄斑中心凹。所以,需要在眼睛的前面放置一个凹透镜。凹透镜可 以使光线发散,光线的焦点后移。临床上矫正近视的方法有很多种,一般主要包括三类:(1)框架眼镜: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眼镜,按照眼睛的度数,配戴眼镜, 调节光线聚焦点;(2)角膜接触镜:也就是平时所说的隐形眼镜,直接扣在角膜上的镜片;(3)屈光手术:通过手术改变角膜的曲率,或者眼内植入具有一定屈 光度的人工晶体,改变眼睛的聚焦点。这几种矫正方法各有优缺点,框架眼镜会影响外观,生活不方便,隐形眼镜可能会诱发角膜炎症等问题,屈光手术也是一个不 错的选择,但不同的患者,是否适合手术或者适合哪种手术,也不一样的。明天我们会继续交流关于屈光手术的基本原理。
了解更多眼科知识和眼科活动请关注微信“zxyanke”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