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导演风格和作品分析-姜文导演风格 英文作文

2022-11-22 20:36:49 0

姜文导演风格和作品分析-姜文导演风格 英文作文

姜文 ,自编自导的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被《时代周刊》评为“九五年度全世界十大最佳电影”之首;抗战题材影片《鬼子来了》在2000年第5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上荣获了评审团大奖;2010年末上映的贺岁电影《让子弹飞》刷新了国产电影的多项票房纪录,并斩获国内大小奖项二十余个。姜文导演的性格与气质影响到了影片的特征与风格,这种特质逐渐成为了他电影作品的符号,进而被业内及观众所认可,本文章将分享一下姜文的试听风格。

01

大量的小景别运用

电影的景别带有极强的主观性,集中地体现了创作者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即创作者是在“叫你看什么”,还是在“随你看什么”。景别元素的运用,直接决定了影片的风格特征。姜文电影大量运用近景、特写等小景别,强调、夸张、放大地表现对象,来突出其戏剧化的特征。

《阳光灿烂的日子》中有大量特写,米兰的笑脸、小腿和脚,马小军翻动抽屉的手等,体现了少年视角。《鬼子来了》开头日本军官的军鞋、青天白日旗的特写简明地交代了人物身份,多场室内对话采用小景别起到了淡化背景、淡化镜头存在感的作用,镜头随着不同人物的说话而运动,没有正反打,通过不同的拍摄角度和用光区分主次。《太阳照常升起》小景别占多数,疯妈的脚、林大夫被摸的屁股、食堂女工捏面的手等镜头强化了气氛,多场室内交流也淡化了背景。《让子弹飞》中很少全景,所有叙事几乎在近景下完成,特写闹钟、惊堂木和枪等能迅速让观众抓住要点事物,这些特写镜头构成的节奏感,在影片中营造了有力的视觉节奏基调。

望远镜作为拉近与被观察者距离的工具多次出现。《阳光灿烂的日子》中马小军用望远镜观察胡老师,发现米兰的照片后又用望远镜仔细观察;《让子弹飞》里黄四郎很喜欢用望远镜观察张牧之一行人,张牧之斩杀假黄四郎的重要一幕也是通过黄四郎的望远镜近距离展现的。

02

象征性的色彩

在姜文的电影中,色彩除了具有刻画人物、渲染情绪的作用外,更直接承担了表达导演立场和构建影片整体风格的功能。他不按逻辑出牌,冲破了色彩固有的表意体系,主观色彩的运用超越了自然物质的原有形式,上升为一种有意味的造型效果。

局部色彩方面。橘黄色是姜文影片经常用到的颜色,它温暖、热情、有活力,也夹杂着一种繁华过尽的寂寥之感。《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总是太亮的阳光和烈日般炙烤人心的灯光、烛火、火焰;《太阳照常升起》中戈壁滩的落日和傍晚;《让子弹飞》里笼罩在阳光下的鹅城。红色使人产生热烈、危险、诱惑的感觉。《阳光灿烂的日子》开头的红绸红旗红色大鼓,米兰的红色泳衣,《让子弹飞》里红色的火锅、红色的武士刀、红色的枕头、飞溅的血迹,《鬼子来了》里结尾的一片血红色;白色象征纯洁。如米兰的白衬衫,疯妈用石头堆砌成的白色小屋。

色调偏爱暖色。《阳光灿烂的日子》用了大量曝光过度的温暖橘黄色,《太阳照常升起》依旧大篇幅的运用了暖色调,只是比《阳光灿烂的日子》色彩更浓郁,更饱满。影片的色调从暖到炽热,给人营造出梦一样的意境,充分表现出了人物心理情感的纯净和火热。《让子弹飞》整体色调略暗,光照依然给人一种温暖的浪漫感觉,契合影片恣意狂欢的气氛。

黑白片与彩色片交替。《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的幼年时空、少年时空采用彩色胶片拍摄,而“中年时空属于影片的象征层面,采用黑白胶片拍摄。中年时空的精神实质是象征的,哲理的,是人到中年的马小军们的精神状态的展现,是影片制作者对影片、艺术、人生的思考和反省。”对于马小军们来说,阳光灿烂的日子已一去不返,纵然开着豪车、喝着洋酒,生活却黯淡无光,没有了当年那梦一般的澄澈和纯粹。回忆与当下,沉闷的黑白和张扬的色彩,这二者之间的倒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在《鬼子来了》中恰恰相反,全片黑白,只有最后马大三头颅被砍下后,从他的眼中才看到了夹杂着红色的彩色世界。他活着的时候,世界是黑白的,终于看清了世界的真面目,生命也走到了尽头。深刻性和批判性得到强化。按照姜文的说法,“为了影片最后砍头的那抹鲜红的画面,值得将整部电影拍成黑白片。”

03

极具形式感的布光

为了增强影片的历史感、厚重感和真实性,《鬼子来了》采用黑白胶片,纪实风格的布光,其余姜文电影的布光均不同程度地夸张、浪漫,具有表现主义的形式感。

《阳光灿烂的日子》室内布光以高瓦数聚光灯照明为主,营造和渲染一种温暖的、金黄色的布光效果。如米兰的房间、洗头的水房、莫斯科餐厅等。室外多选择在大晴天,阳光充足的情况下拍摄。如马小军屋顶守候。这样的处理使拍摄空间感、层次感突出,人物造型效果强烈,使人物和环境的主观色彩更加浓厚。还有一些刻意的曝光过度,如米兰穿着白衬衫在窗前一笑,马小军送米兰上班一起走过树林时的阳光,表现了马小军沉醉在爱情幻想中的迷醉。

《太阳照常升起》布光更加魔幻而具有诗意。疯妈和儿子室内的谈话只对他们两人布光,周围一片漆黑,增强了人物的造型感和超现实意义。梁老师看电影的夜晚,放映机洒在人群身上的光柔和暧昧;人们拿着手电筒抓流氓的场面只突出了手电筒的亮光,我们只看到在交错光束下慌张的梁老师,人们的表情隐藏在夜色中,准确地传达出特殊年代人们非正常的激情和性压抑。梁老师在医院病房遭遇告白,窗外下着雨,灯光灰暗,窗外树影摇曳,但他的轮廓在窗下十分清晰,很好地体现了他忧郁、不安的心情,使人物形象造型感突出。

《让子弹飞》室外选择晴天拍摄,室内光柔和明亮,在妓院的布光配合置景的色调营造出暧昧的气氛,在布景色调暗的室内人物也采用高光,符合影片恣意狂欢的气质。

04

镜头运动丰富

《阳光灿烂的日子》跟随马小军的少年视角,有大量跟、升、摇、移等运动镜头。童年马小军和伙伴们追逐的跟镜头,马小军发现米兰照片时用望远镜多次地摇,和伙伴们打群架、搜寻米兰的身影、骑车徘徊,镜头始终跟随着马小军的活动。

《太阳照常升起》在年轻的疯妈领取丈夫遗物时,镜头对着桌上的遗物缓慢移动,围绕疯妈移动,我们先是看到一件件遗物,接着才是疯妈哭泣的脸,强化了忧伤的情绪。她在火车上看到的强烈的火光,镜头进行了反复地摇,强调了火光的明亮,预示着光明到来。

《鬼子来了》在室内镜头,特别是对话调度上大量使用了手持镜头,马大三和全村人商量如何处置日本俘虏时,摄影机的焦点会随马大三或激动或平缓的说话以及肢体语言移动,模仿着人类视点的移动,如同观众也是参与会议的一员,非常有代入感。马大三拿着斧头冲入日俘营时的跟镜头,我们看不到他的表情,单从他的行动完全可以感受到末路英雄的悲壮之气。

《让子弹飞》开头就动感十足,镜头跟随麻匪策马奔腾在山林间,劫火车,抓白马,跟随他们进城。室内使用移镜头展示人物之间的关系,如鸿门宴一场镜头的移动展示了张、马、黄三人各怀心思相互周旋的气氛,当黄四郎说完跟张麻子有一面之缘之后,移动停止,周旋结束,气氛剑拔弩张。

推文来自于:大峰传媒

关键字:  姜文导演风格和作品分析  姜文导演风格 英文作文  姜文导演风格特色介绍  姜文导演作品风格特点  姜文的导演风格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