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脚的好处及注意事项_常见的3种泡脚方式
泡脚的好处
睡前泡脚是一个既能促眠又可美容的好习惯。因为人体从膝盖以下到脚底有许多重要穴道,常用温水泡脚能促进新陈代谢、加强体内循环。对于经常失眠的人来说,养成睡前泡脚的习惯,可以有效改善入睡困难、睡眠深度过浅等症状。
如今睡前喜欢用热水泡脚的人越来越多,人们都愿意通过这种方式达到消除疲劳、改善睡眠的目的。
俗话说:“养树需护根,养人需护脚。”人的足底有无数神经末梢与大脑相连,被称为“第二大脑”。睡前泡脚能扩张足部血管,并刺激足底神经,从而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并降低大脑兴奋度、抑制大脑皮层;还有消除全身的酸痛、困乏感,促使人产生强烈睡意的作用,能有效提高睡眠质量。
(1)促进血液循环。脚自古就有人体的第二心脏之说。从养生理论看,脚离人体的心脏最远,而负担最重,因此,这个地方最容易导致血液循环不好,医学典籍记载:“人之有脚,犹似树之有根,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尤其是对那些经常感觉手脚冰凉的人,热水泡脚是一个极好的方法。
(2)刺激足部的穴位、反射区和经络。从医学理论来讲,脚上有人体各脏腑器官的反射区和穴位,以及经络,很多人都做过足疗,按摩师点压我们的脚时,会感觉痛疼、酸胀,这种情况基本上可以说明我们相应的反 射区脏腑有问题。所以,当我们做完足底按摩后,会感觉浑身轻松。同时,人体脚上有6条主要的经络,包括三条阳经(膀胱经、胃经、胆经)的终止点,和三条阴经(脾经、肝经、肾经)的起始点,都在脚上,因此,热水泡脚也等于刺激了这六条最主要的经络。
(3)对很多疾病的治疗,有很好的辅助作用。人们常说一句话说“富人吃补药,穷人泡泡脚”,可见中药泡脚的作用很大。尤其是现代社会,空调的大量使用,再加上人们普遍爱吃凉的食物,所以体内多寒湿,通过中药泡脚,可以加速体内排寒。
泡脚的注意事项
(1)晚饭后半小时内不能泡脚,避免血液大量流向下肢,影响肠胃消化功能,造成消化系统疾病。
(2)泡脚前最好喝一杯水,这样有利于促进新陈代谢,并及时补充体液。
(3)泡脚时水温不宜过高,以40℃~50℃左右为宜。
水温太高会破坏足部皮肤表面的皮脂膜,使角质层干燥甚至皲裂。还会使双脚血管过度扩张,导致体内血液更多地流向下肢,引起心、脑、肾脏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这无异于雪上加霜。此外,青少年正值身体发育期,如果经常用温度较高的热水泡脚,会使足底韧带因受热发生松弛、变形,诱发扁平足,不利于足弓发育。
糖尿病患者对水的温度也很敏感。过高的水温会使糖尿病患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使末梢神经不能正常感知外界温度。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水温很高,他们也不能及时感觉到,很容易被烫伤。
此外,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或脚冻伤者,也不宜用过热的水泡脚。
(4)泡脚水的水量最好没过踝关节,并随时续入热水,保证水温恒定。
(5)正确的泡脚时间应该控制在10~20分钟之间。因为泡脚时间过长会增加心脏负担,并促使更多血液涌向下肢,使人因脑供血不足而发生头晕甚至昏厥。
(6)泡脚时不能只泡不搓,否则无法更好地起到温通经脉、调和阴阳、通畅气机的作用。正确方法是,在泡脚的同时,用双手对足部进行搓揉,尤其是脚趾和脚心,一定要搓揉至发热才好。
(7)泡完脚后应该及时将脚擦干,并做好保暖。如果有周身出汗的现象,不能立刻外出,以免着凉。
(8)足跟痛、失眠、痛经、高血压等症的患者常会选用中药泡脚,泡脚时最好选用木盆或搪瓷盆,而金属盆和塑料盆之所以都不适合,除了容易损失药物的有效成分外,还有可能与中药中的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有害物质。
几种常见的泡脚方式
泡脚的好处有很多,它不仅能有效改善睡眠质量、治疗失眠症,还有经济、方便、实用的特点。每天临睡觉前,美美地泡一泡疲惫的双足,可以帮助我们轻松地进入睡眠,何乐而不为呢?
◎盐水泡脚
盐水泡脚能防脚气。泡脚时同时按摩涌泉穴,有助眠抗衰的作用。但有伤口的脚不能用盐水泡,否则会遭受“往伤口撒盐”的痛苦。
◎醋水泡脚
醋水泡脚能杀菌消炎、除脚臭,对脚气治疗有辅助作用。还可以增强血液循环、清除血液中的垃圾,起到解除疲劳、润肤祛湿的作用,并改善畏寒怕冷的症状。最重要的是,醋水泡脚能有效治疗睡眠障碍,如果能在泡脚的醋水中加入生姜,助眠效果更佳。
◎中药泡脚
选取当归20克、桃仁20克、红花15克、冬瓜仁15克,将所有材料用纱布袋包好并扎紧,放在烧水的器皿中,加入足够的清水先浸泡约20分钟后再加热,加热后倒入洗脚盆中,加冷水调和至适宜的温度,就可以泡脚了。按照这个配方来泡脚,可以起到润肤、保湿的作用,能让双脚皮肤变得柔软而有弹性。
另外,选取苦参15克、白矾5克、苍术15克、大黄10克、蛇床子15克,可以有效止痒、软化角质,也能改善因为天气湿热引起的脚部湿疹。
用酸枣仁20克、远志20克、合欢皮10克、朱砂5克煎水,每晚睡前用此水泡脚20分钟,对于重度失眠症患者有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