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三大支柱产业(中国的支柱产业)
导读
中国未来十年的发展趋势将会怎样,《卓有适度》从客观环境、产业发展和黄金职业三个维度进行阐述,将给读者打开预见未来的一扇窗,今天是产业分析篇。
未来已来,预见方能遇见,如何拥抱?
中国未来十年的新增长点在哪里?哪些产业会成为未来的发展引擎?下面从具体的细分领域进行分析。
一、三农问题与农业现代化
建国以来,中国前后经历过三次土改。第一次是把土地从地主手里分给了农民。第二次,又从家庭里面把土地拿走,集中到了集体成立农村人民公社。第三次,解散了人民公社,又把土地以家庭为单位分给了农民。这就是现行的小岗村模式,家庭联产承包制。
小岗模式,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是却无法解决农业现代化问题,因为这个模式是小农经济,是原始农业的生产组织方式。三农问题,从其本质来看,就是中国经济基本完成了现代化,但是农业却仍处于现代化前期的水平。
正是因为农业的塌陷,才导致了三农问题。而不是三农问题,导致了农业现代化的滞后。
现在,农村土地已经开始出现了经营权流转和规模农业。这是生产力自下而上倒逼出来的农业现代化尝试。现在的土地制度,已经无法满足现实的生产力发展,更无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历史使命。第四次土地改革,呼之欲出。
土地制度,是一个国家制度架构里最底层的制度,它远非三农问题和农业现代化问题,而是一个可以左右和影响中国未来几十年的基本制度。
从目前看,中国现阶段的制度改革,已经不是给上一代系统打补丁那么简单了,而是要彻底的更换一套全新的操作系统。不然也不会频繁提到顶层设计这个概念。
如果要自上而下的重新设计中国经济的操作系统,那么这个新系统的架构设计里,土地制度,则是最底层的那一层,它是其它各层的基础。
比如,所有的人都知道房子值钱,其实房子之所以值钱,房地产之所以红火,究其根本不过是当前土地制度所衍生的经济现象。有什么样的土地制度,才会衍生出来什么样的房地产业态。
第四次土改,牵涉到的历史和政策包袱较大,所以一直迟迟不见实质性的动静。都知道这么拖着不是办法,但是也一直没有更好的解答。因为,如果响应生产力的需求,那么就要再次把土地从农民手里拿出来,集中起来规模经营,这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延续条块分割效率低下的原始农业,就永远不可能实现农业现代化。
但是,问题是一旦给农村土地确权,可以自由流动和买卖,那么必然会导致大规模的土地兼并。这会造成一系列社会问题。而如果不给农村土地确权,很多农村人口已经在城市定居和生活,土地处于流转承包状态,甚至失耕而荒废。
农村成立股份制公司,把土地集中到公司名下,实质上是现代版本的人民公社。并且,股份能否转让,如何继承,如果像私产那样,可以自由买卖和流动,又会出现大规模的土地兼并问题。
可见,当前的土改问题,不是不想改,而是对制度设计者要求太高,看上去有点像个无解的题。但是一旦这个问题,得到了完美的解答,那么所释放出来的制度红利,将对未来几十年的中国经济,提供源源不断的驱动力。
三农问题,不再是个问题,农业现代化也将补上拖欠的一课。全面实现现代化,不提农业现代化是说不过去的。这个问题可以往后拖,但是早晚总得要面对。一个新版的操作系统,也无法直接跳过最底层的设计。
二、中国版的工业4.0
工业1.0是蒸汽化,工业2.0是电气化,工业3.0是自动化。中国当前处在工业3.0的中后期,表现为完全的自动化和部分的信息化。
工业4.0,就是完全的自动化加完全的信息化,生产系统和业务系统,集成为一个整体的信息系统。彻底解决工厂内系统断层问题,把所有的部门和环节、流程都连接起来,消灭信息孤岛。
把一切都连接起来,给工厂设计并安装一个操作系统,这件事,德国叫工业4.0,美国叫工业互联网,我们工信部称之为两化融合,物联网的粉丝们把它叫做万物互联。或者通俗的讲,这样的工厂,是一种智能工厂,它的生产方式叫智能生产。
连接靠靠通讯,通讯靠协议。这在未来将是一个很大的工程,也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整个建设周期,会以十年为期。
工业互联网和现行的互联网相比,对速度、精度、安全和鲁棒性(是指控制系统在一定结构和大小等参数摄动下,维持其它某些性能的特性)等各方面的要求,都远远高于互联网。所以它需要有新的标准。
未来关于工业4.0,竞争的焦点,就是标准之争。中国所提出的标准是中国制造2025。中国的竞争对手,一个是美国,另一个是德国。
从工业3.0开始,产能的过剩,就已经成为了常态,因为生产效率极大的提高了。到了工业4.0时代,生产效率还会进一步得到极大的提高。到了工业5.0时代,可能人作为工业生产的劳动者,应该退出历史舞台了。
英国思想家罗素的乌托邦之梦很可能成为现实,出现一个新型的社会图景:机器为人类劳动,产品平均分配。
经常会看到产业或财经新闻说,哪个工厂破产倒闭了。然后推断,国民经济运行出了问题,社会即将崩溃。如果从事工业行业,在工业4.0的冲击下,没有赶上潮流,及时地对企业进行信息化改造和升级,那么未来的生存处境会比较艰难。
旧的生态,被新的生态取代,这是一种必然。不能因为看到旧事物的消亡,就推测天下也要灭亡。但凡有旧事物消亡的时候,也一定有新事物在野蛮生长。
三、服务业将迎来暴涨期
农业现代化解放了农业劳动者,工业4.0解放了工业劳动者。但转念一想,他们岂不是都要失业了吗?这样大规模的失业潮,可如何是好。可能会有人顿时觉得寝食难安,这个社会一下子要灰暗了起来。
农业被解放出来的劳动者,会迁徙到工业。工业中被解放出来的劳动者,会被迁徙到服务业。就好比说,马车这个行业消亡了,马车夫们会在新兴的行业里,重新找到工作。他们并不会因为马车行业的消亡,而终生失业把自己饿死。
任何行业都不是永恒兴旺的,任何就业都不是终生就业,任何失业也都不是终生失业,这就是行业迁徙与就业迁徙。未来只需要很少的人,就可以满足全国人民需要的农业需求,只需要很少的人就可以满足全国人民的工业品需求,而剩下来的劳动者都会迁徙到服务业。
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农业现代化可能会赶着和工业4.0差不多的时期完成。那么一下子迁徙出来的人口和劳动者,会将第三产业挤爆,服务业将会迎来大面积的爆发。
作为第三产业的服务业大爆发,将催生出来为第三产业服务的第四产业,甚至是第五产业。
第四产业,可以称之为数字产业、知识产业或信息产业。而到了第五产业,则是一个象征性消费的产业,它将彻底把消费者的人格也数字化,并把他们的人格也接入媒介和信息的汪洋之网。
摘自《格局商学内参》,编辑傅光平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山不却垒土之功,故能成其高;海不避涓涓细流,故能成其大。世上从来没有一步登天的神话,有的只是日积月累、滴水穿石,没有什么能够打败一个永不言弃的人。只要方向足够明确,信念足够坚定,全世界都会为我们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