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有朋导演的电影有哪些,票房如何(苏有朋导演的第一部电影是什么?)
上映5天的《嫌疑人X的献身》,已经豪取了2.5亿票房。在好口碑的助力下,这部没有超级大咖、没有流量小生与花旦的电影,成为清明档最卖座的国产片。继《左耳》之后,苏有朋交出了当导演后的第二份答卷。
或许对于苏有朋,我们永远无法忘记,那个“小虎队”中眼睛里充满天真无邪的童话,在青苹果乐园里尽情摇摆的乖乖虎;永远无法忘记《还珠格格》中时而多情与哀愁、时而蹙眉又欢喜的五阿哥。
15岁出道,如今44岁的苏有朋,在娱乐圈摸爬滚打已近30个年头。虽然苏导演依旧帅气,但青春毕竟没有一张不老的脸。岁月给了他成熟的气质和生命的厚度。如果把苏有朋的30年比作一本书,他歌手、演员、导演的经历足以写满上中下三册,也正是这些经历,给了他当导演的勇气与实力。
歌手:最风华亦最凄凉
苏有朋1973年出生在台北。在艺人出道主要靠星探的年代,15的他,以清秀的面孔和阳光气质,引起了星探的注意。就这样,他与开丽唱片公司签约,与陈志朋、吴奇隆组成了小虎队。
苏有朋从小家庭并不和睦,父母经常吵架的环境让苏有朋少了男孩应有的调皮和活泼,多了几分忧郁与自卑。这样的性格让苏有朋刚上舞台时显得很不适应,很难洒脱自如,15岁的他除了练习唱歌和跳舞,还要克服极大的心理障碍。
经过长期的调整,还是青葱岁月的小虎队,凭借千变万化的造型和载歌载舞的动感身姿,红遍两岸三地,《红蜻蜓》、《爱》等经典歌曲至今传唱。
后来因为志朋入伍、有朋上大学的原因,小虎队宣布解散。苏有朋边表演,边复习功课,考上了台湾大学。但等他坐在课堂里才猛然发现,热爱艺术的他一点儿也不喜欢千辛万苦考进来的机械工程系。厌学情绪之外,他更担心自己一旦成绩不及格,偶像人设崩塌的后果让他无法估量。
苦熬两个学期后,苏有朋选择了退学,本想换个环境里重新调整,却面临新的挑战。没有收入的苏有朋,低估了自己生活的能力,除了要负担家里开销,还要月供房与车,投资的股票在台湾熊市中也损失惨重。
偶像歌手的光环逐渐褪去,苏有朋慢慢接受现实。他卖掉了不需要的房与车,把自己定位成没有学位的待业青年,开始表演话剧、参加零星演出,刚成年的他苦熬了三年多。
演员:用执着从偶像到实力
虽然早早出道并风头无两,但24岁的苏有朋已经没有了多少明星的光芒,同样面对生活的压力。96年《还珠格格》剧组找到了他,第一次出演琼瑶剧的苏有朋根本不知道如何诠释琼瑶笔下的男主角。但在琼瑶看了苏有朋以后,惊喜地说:没错,他就是我要塑造的五阿哥!给了苏有朋无尽的鼓励。
就这样苏有朋边拍戏边学习表演,最终五阿哥使得苏有朋这个名字红遍中国的街头巷尾。演艺事业全面打开的苏有朋,靠《情深深雨蒙蒙》巩固了人气,在《绝代双骄》中耍帅,在《倚天屠龙记》中被女主角们深爱,面对不俗的收视,观众还没厌倦,他却开始厌恶自己永远演不完偶像剧。
他深知自己唱片高不过小虎队,电视剧高不过《还珠格格》。05年拍完《刁蛮公主》之后,他决定不再拍偶像剧,他说:如果让我再演从前那种很阳光,或是温文尔雅的形象,我宁愿不拍戏。之后苏有朋签约华谊,转向更有艺术性的电影,在等待转型的日子,他只出演过了一出话剧。
后来,苏有朋遇到了《风声》,那个翘着兰花指唱昆曲的白小年,让苏有朋付出了巨大的艰辛。他找昆曲大师一板一眼地学唱昆曲,甚至在拍戏休息时间,也跟着唱片练习。原本导演想用专业戏曲演员来配唱。但当他听到苏有朋在片场演唱时,就立即决定让苏有朋在戏中真唱昆曲。
从手势、步态,再到唱腔,白小年的每一个神态都颠覆了观众对苏有朋的认知,也为他带来了百花奖最佳男配角。苏有朋说自己好像一个辛勤的值日生做了很多年,却从未被注意。突然有一天放学后,被叫住,很荣幸地得到了劳动模范的称号。
后来他成了《密室》中的推理小说家、《康定情歌》里爱上藏族女孩的解放军、以及《铜雀台》里隐忍的汉献帝,用角色告别了漫长的青春期。他说:要想成为一名好演员,就要不断尝试不同的角色,而不是停留在原地,总是扮演完美的角色以保持完美的荧幕形象。很庆幸,苏有朋说到也做到了!
导演:柳暗花明又一村
演员实力受到认可的苏有朋,在2012年成立工作室,投资并主演的第一部电视剧《非缘勿扰》,在八大视频网站网络播放量冠军。转战幕后的苏有朋被光线邀请加入新导演计划。
从未想过做导演的苏有朋,被意外的勾起了雄心壮志。拿到《左耳》项目后,他抛开演员的思维定势,第一次以一个导演的立场去思考问题,废寝忘食的读小说,并在其中找到自己有兴趣的观点,最终在大荧幕上呈现出一段夹杂着残酷、暗黑、疼痛等情感的岁的青春。
《左耳》最终为苏有朋提名金马奖最佳新人导演,并为他带来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受大学生欢迎导演奖,5亿的票房成绩证明了苏有朋处女作的成功,而苏有朋也积极的投入了第二部《嫌疑人X献身》的筹备工作。
这不仅是著名推理小说家东野圭吾的作品第一次被搬上中国大银幕,而且早有日本电影版珠玉在前,韩国也于2012年翻拍。因为东野圭吾要求每次翻拍都要有创新点,创作之初剧本的压力就让苏有朋喘不过气来。他亲力亲为的定剧本、选演员和拍摄地,不舍昼夜的全程参与。
就是这样怀着尊重电影、尊重原著和观众的心态,《嫌疑人X献身》在保留原著精髓的情况下,完美的做到本土化,经受住了市场和书迷的双重考验。
曾经的苏有朋,是整整一代人青春与梦想的符号。而回归到他自己,三十年的时间跨度内,他从偶像歌手到影视红人,再完美蜕变成新晋导演,他用态度和成绩向世人证明了一个艺人的自我修养与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