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达唑仑的功效与作用、副作用与危害、用法及儿童用量
【功效与作用】为苯二氮草类药物,通过和苯二氮草受体(BZ受体)结合发挥作用,BZ受体位于神经元突触膜上,与GAB∧受体相邻,偶合于共同的氯离子通道,在BZ受体水平存在着GABA调控蛋白,它能阻止GABA与其受体结合,而本品与BZ受体结合时就阻止调控蛋白发生作用,从而增强GABA与其受体的结合,由此一系列作用,并依据和BZ受体结合的多少,依次产生抗焦虑、镇静、催眠甚至意识消失.用于各种失眠、睡眠障碍等;亦用于麻醉前给药、全麻醉诱导和维持、椎管内麻醉及局部麻醉时辅助用药及诊断或治疗性操作(如心血管造影、心律转复、支气管镜检查、消化道内镜检查等)时病人镇静;也可用于ICU病人镇静.
本品为亲脂性物质,在pH<4的酸性溶液中稳定.口服后吸收迅速,tamx为0.5~1h.肌内注射后吸收迅速且基本完全,注药后tamxa约为0.5h,能迅速透过血脑屏障,作用迅速.通过肝的首关效应大,生物利用度低.蛋白结合率高达96%.在肝经肝微粒体酶氧化代谢为有药理活性的1-羟咪哒唑仑与4-羟咪哒唑仑等,代谢产物大部分以葡糖醛酸结合物,经肾随尿排泄t1/2为2~3h,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可延长2~3倍,肾功能不全患者无明显改变.
【用法及用量】儿童剂量:①口服,催眠每次0.3mg/kg,睡前服;术前用药,每次0.3mg/kg,于术前30~60min服;②肌内注射,术前用药,在麻醉诱导前20~60min使用,0.15~0.2mg/kg;诱导麻醉,本品0.15~0.2mg/kg和氯胺酮8mg/kg合用;③静脉注射,诱导麻醉,0.2mg/kg.成人剂量:①口服,催眠,每次15mg,睡前服,数日显效后改为每次7.5mg;术前用药,15mg于术前30~60min服;②肌内注射,术前用药,在麻醉诱导前20~60min使用,0.1~0.15mg/kg;③静脉注射,诊断与手术前基础镇静,0.05~0.1mg/kg,于手术前5~10min给药,可单独用药或与抗胆碱药合用;诱导麻醉,0.150. 2mg/kg.
【注意事项与副作用危害】①对本品和苯二氮革类药物过敏、<6个月儿童、重症肌无力、精神分裂症、严重精神抑郁及急性酒精中毒者禁用.②心、肺、肝功能不全,器质性脑损伤和急性酒精中毒者慎用;若必须使用本品,应减小剂量并进行生命体征的监测.③可引起血压降低、心率加快、心脏停搏、血栓性静脉炎等.④可发生急性肌张力障碍、肌肉阵挛性抽搐等.⑤可见头痛、头晕、视物模糊、手足无力、麻、痛和针刺感等.⑥可有皮肤红肿、皮疹等.
⑦可引起过度换气、呼吸抑制、甚至由于呼吸抑制导致死亡.⑧偶可引起脑病.⑨出现肝功能损害.⑩长期大量使用本品可致成瘾.①长期静脉注射,突然撤药可引起戒断综合征,应逐渐减量.⑩可增强催眠药、镇静药、抗焦虑药、抗抑郁药、抗癫疴药、麻醉药和镇静性抗组胺药的中枢抑制作用,出现呼吸抑制、血压降低、麻醉复苏延迟等.⑩无镇痛作用,但可增强麻醉药的镇痛效果.⑩静脉注射,特别与阿片类镇痛药合用时,可发生呼吸抑制,停止,有些病人可因缺氧性脑病而死亡.⑩长期用作镇静应用,病人可发生精神运动障碍,亦可出现肌肉颤动,躯体不能控制的运动或跳动,罕见的兴奋,不能安静等.⑩和西咪替丁、法莫替丁、雷尼替丁等合用,叮使本品血药浓度增高,半衰期延长.⑩禁止与安普那韦、艾法韦仑等合用.⑩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抑制本品的代谢,提高本品的血药浓度.⑩与卡马西平合用,两者的血药浓度均可下降,半衰期缩短.⑩与左旋多巴合用,可降低后者疗效.四与地尔硫草、地拉韦啶( Delavirdine)等合用,可使本品血浆清除率下降,血药浓度升高,出现过度镇静.國给药必须个体化.②静脉注射必须缓慢,禁止快速静脉注射.②用做全麻诱导术后常有较长时间再睡眠现象,应注意保持患者的气道畅通.②日服本品后4~6h不得驾车、操作机器和高空作业.四肌内或静脉注射咪达唑仑后至少3h内不能离开医院或诊室,之后应有人伴随才能离开,至少12h内不得驾车、操作机器和高空作业等⑩用药过量主要表现是中枢抑制作用的增强,从过度镇静到昏迷、精神失常、昏睡、肌肉松弛或异常兴奋;在大多数情况下,只需注意监测生命体征即可.國严重过量可导致昏迷、反射消失、呼吸循环抑制和窒息,必须采取人工呼吸、循环支持等相应的措施,以及采用苯二氮蕈类受体拮抗药如氟马西尼等逆转.⑨不可用5%葡聚糖注射液或碱性注射液稀释或混合.
【制剂规格】片剂:7.5mg,15mg;注射液:5mg,15mg,25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