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mba影响力排行榜(mba培训机构排行榜)
考研的小伙伴们在选择目标院校的时候,既想选择名校,又怕这个院校报的人多,竞争太大,难度过高。所以大家在选择学校的时候,尤其是要冲击名校的时候就要慎重考虑,自己的能力和学校的要求是否匹配!
MBA排名前3%的商学院
校友会2019中国一流学科排名评价指标体系由杰出校友、高水平教学成果、高层次人才、高端科研成果和优势学科资源的一级指标组成,涵盖了200多项评测指标。学科排名选取的指标均是与国家及地方“双一流”建设标准、教育部学科评估体系具有很高吻合度、一致性和参考价值的核心指标。
校友会2019中国大学MBA学科排名(前3%)
(数据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不知道你的目标院校上榜了吗?上榜的大家也不要紧张,大家安心备考就行~ 对于还没有选好目标院校和专业的考研党们,小编今天给大家几个择校择专的方法,21/22考研党们可以参考一下!
先选专业还是先选学校?
建议先选专业,再选学校。专业的选择,关系到未来的职业发展路径。而学校的选择,关系到未来的院校竞争难度。选择意向专业之后,我们的选择就会容易些。
专业选定了,然后再筛选出几个自己的意向城市,这些城市有多少院校在招这一专业的研究生,再去判断这些院校,哪些合适自己、哪些不合适。
选择专业要避开哪些误区?
(1)盲目追热门:热门不等于好,冷门不等于差。是否热门,是一个数量标准。而好与不好其实是一个质量标准。
(2)混淆兴趣和志趣:是对这个专业比较熟悉,还是仅仅凭感觉喜欢。你是否具备在这个专业领域学习的潜力和资质,这些都要考虑清楚。
(3)拘泥于本科专业:选专业的时候不一定要跟自己的本科专业相结合,尤其是对于MBA/MPA等考生来说,大部分同学本科专业和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毫无关系,在专业选择更多应该考虑的是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
选择院校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主要有两个因素:一个内部因素,一个外部因素。
内部因素其实就是看自己的水平、能力、实力。
外部因素就是要去了解目标院校的竞争力,往年的一些报录比数据,分数线等。
小编总结
小伙伴们在准备考研前,应该也有去找过学长学姐咨询,或者是在网上去看一些经验贴。对于择校择专业,大部分人给的建议是“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这句话并不是危言耸听,小编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平时成绩一般的,最后考上了。平时成绩还不错,考研很有希望的,结果没有考上。
分析原因下来,成绩一般的那个同学选择了一个适合自己的普通院校。成绩好的那个,对自己的实力高估了,报了北京985/211院校,最终没有考上。
当然也并不是说,普通院校很容易就考上了,985/211就很难考上。小编也有同学平时成绩一般的,也报了北京的211院校,连续奋斗了两年,也顺利考上了~所以,小伙伴们只要坚持不懈,努力对方向,考上985/211院校也是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