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的用量与副作用_怎么解除消失
蜈蚣
【别名】百脚、百足、千足虫、金头蜈蚣、川蚣、雷公虫、蜈蚣虫。
【基原】本品为蜈蚣科动物少棘巨蜈蚣Scol open dra subsp in in pesmuti lans L.Koch的干燥体。
【产地】主产于湖北、浙江、湖南、安徽、河南、江苏、陕西等地,以湖北、浙江产量大,野生或饲养。
【炮制研究】春夏两季捕捉,捕得后,用两端削尖的竹片,插入头尾两部,绷直晒干,或先用沸水烫过,然后晒干或烘干。传统切制炮制:①蜈蚣拭净,除去头足,剪断用。②酒炙蜈蚣:蜈蚣除去头足,折断,酒润后,微火焙干。③焙蜈蚣:去竹片,洗净,微火焙干。现代炮制研究:关于去头足,从微量元素分析比较,躯干与头足的微量元素相同,唯躯干微高,去头足可提高微量元素的含量。但头足占整体药量不大,无大毒,故认为可省去头足的繁琐操作。但炮制方法应经高温处理,能杀菌去腥解毒,又易酥脆便于研粉。
【功效与主治】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喝,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
【用法用量】3~5g研末吞服,1次0.6~1g,外用适量,研末或油浸涂敷患处。
【副作用】有研究认为蜈蚣溶解蛋白质的溶血作用可直接引起急性肾皮质坏死,造成急性肾小管损伤;而所含组胺样物质能使平滑肌痉挛、毛细血管扩张及通透性增加,同时还有致敏作用;因此对急性肾功能衰竭起到促进作用。蜈蚣水煎液最大浓度45g/kg(相当于一成人最大用量的193倍)给小鼠灌胃7天,无不良反应,说明水煎液毒性甚低。蜈蚣水溶性蛋白提取物小鼠灌胃LD50为(9.90±0.27) e/kg。腹腔注射LD50为(6.66±0.18) g/kg, 小鼠可出现明显的神经中枢系统的抵制作用。小鼠分别灌胄少棘蜈蚣和墨江蜈蚣1g/kg,3~4天后仅少数动物死亡,体重减轻;该两种蜈蚣分别给小鼠服用15天和30天,每日分别是0.0415g和0.27g,对体重、血色素无异常变化。另据报道,小鼠灌胃蜈蚣4g/kg无死亡;大鼠每日灌胃2g/kg,连续15天, 血象、NPN、脏器均未见异常。
【副作用症状】应用蜈蚣制剂治疗时,有部分患者可出现灼热、头胀、头昏、面孔潮红。应用剂量过大可引起中毒。中毒潜伏期约30min至4h。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全身无力、不省人事、心跳及脉搏缓慢、呼吸困难、体温及血压下降等。出现溶血反应者,尿呈酱油色,并伴有溶血性贫血症状。长期服用有报道出现心悸、胸闷、气短、心电图呈ST-T改变,并有频发性室性早搏,及引发溃疡病的可能。出现过敏反应者表现为:全身出现过敏性皮疹,奇痒难忍,甚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
【救治】
1.凤尾草120g,金银花90g,甘草60g,水煎服。
2.制马钱子末0.6g,开水冲服,必要时3h重复1次。
3.桑白皮、蚯蚓适量煎服。
4.茶叶适量,泡水频服。
5.过敏者可给西药抗过敏药物,必要时给激素。
【合理应用】
1.面瘫将蜈蚣2条研成末,以防风30g煎汤送服,每日晚饭后服1剂。治疗周围神经麻痹26例,痊愈16例,显效6例,好转3例,无效1例。
2.头痛制蜈蚣2~3条,制全蝎6g,川芎20g,白芷15g,柴胡15g。治疗期间停服西药,并按照中医辨证施治原则,随症加减。肝阳上亢者去细辛加石决明、钩藤、白芍;头痛而重、痰浊者加制胆星、半夏;气血虚弱者加黄芪、党参、枸杞。治疗顽固性头痛。结果,1~2个疗程后,显效74例,有效2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3.39%。
3.三叉神经痛蜈蚣5g,川芎30g,白芷15~30g,钩藤15~30g(后下),细辛4~10g,白附子10g,夏枯草10~20g。气虚加党参;血虚加熟地、当归;便秘加大黄;阴虚加丹皮、龟板。治疗三叉神经痛27例,结果:一般用药2~3剂即可缓解症状,为巩固疗效,用药最多用至21剂,治疗有效率为96.3%,其中治愈率92.6%。4.坐骨神经痛雷公藤5~15g(先煎1h),熟地黄20g,桑寄生30g,独活20g,当归尾15g,鸡血藤15g,炒秦艽15g,防风20g,威灵仙30g,丹参15g,怀牛膝15g,蜈蚣2条,甘草6g,生姜20g,大枣20g。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服。治疗坐骨神经痛18例,结果:治愈16例,显效2例。
5.枕大神经痛川芎15g,全蝎5g,蜈蚣2条,荆芥10g,羌活10g,细辛3g,薄荷(后下)5g,白芷10g,防风10g,甘草5g。每日1剂,加水500mL,煎取300mL,分2次服,7日为1个疗程,共用2个疗程。治疗枕大神经痛31例。治疗结果:治愈18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3%。
6.癔病性喉肌麻痹蜈蚣50条,浙贝母30g,白芍15g,射干9g。烘干研极细末,平均分成20等份,每次1份,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10天为1个疗程,连用3~5个疗程。治疗结果:痊愈6例,显效2例,好转2例。
7.呃逆柿蒂30g,煎液20mL,蜈蚣3g焙焦研末以药液冲服,每日2次。胃寒气逆,加丁香3g;胃热呃逆加芦根20~30g,竹茹10g;久病本虚加人参10g,黄芪30g。治疗顽固性呃逆46例。结果:全部治愈,且无复发。
8.异位性皮炎蜈蚣1~2条,延胡索9g,蝉蜕9g,羌活9g,钩藤12g,当归9g。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400mL,分3次温服,随症加减。另取大黄粉20g,冰片6g研细末,渗出者干撒患处,肥厚苔癣者,把上药与10%蛇床子酊100mL共调外擦患处,每日2次。治疗异位性皮炎31例。结果:治愈22例,好转9例,总有效率100%。
9.带状疱疹蜈蚣3条,雄黄30g,黄柏10g。共研细末,凡士林调匀配成软膏。常规消毒皮损部位,按皮损面积大小将药涂于患部,每日2~3次,治疗带状疱疹38例,结果:全部治愈,总有效率100%,治疗时间最长16天,最短1.5天,平均7天,一般治疗24h后症状明显改善,2.5天灼热刺痛显著减轻,水疱红晕变浅,小水疱趋向萎缩,4天后水泡疱干涸结痂,疼痛消失,6~7天后痊愈。
10.老年性瘙痒用蜈蚣3g,加冰糖10g,人小碗,隔水蒸,水沸后30min后取出, 去虫体取汁, 1次口服, 隔日重复1次。结果:痊愈174例,无效4例,复发3例,总有效率96.24%。
11.鸡眼每条干蜈蚣加黄豆油10mL,置铁勺中加热,至蜈蚣酥黄时取出, 待干研粉备用。鸡眼处以温水浸泡15min后, 用手术刀片将鸡眼角质层硬皮削掉,轻轻提起丝切除,以不出血为度,在清除部位填满蜈蚣粉,外贴伤湿止痛膏或胶布固定,勿浸入水中,7日后揭掉。结果:112例均获临床治愈,其中1次治愈103例,2次治愈9例,除4例失访外,随访1年未见复发。
12.手足顽癣用蜈蚣6条,全蝎6个,马钱子6g,共浸泡于75%的酒精500mL内,盖紧瓶盖,1周后即可使用。外涂患处,每日2~3次,治疗手足癣,收到明显效果。
13.瘰疬取蜈蚣5条,穿山甲、皂刺各15g,白花蛇1条,密陀僧60g,蜘蛛网2g,柳槐条10cm长的约30根,蟾蜍1个,冰片、樟脑适量,香油250g,广丹120g。按常规方法熬成膏药,敷贴患处,10日1换,治愈为止。用药期间忌房事及食油腻食物。
14.宫颈糜烂用黄蜈散(黄柏65%,蜈蚣6.4%,雄黄13%,轻粉13%,冰片2.6%)外治宫颈糜烂62例,治疗结果:显效53例,无效9例,显效率为85.5%。该方具有消炎、消肿、促进宫颈糜烂局部正常鳞状上皮再生,宫颈糜烂自然修复的作用。
15.重复流产千脚蜈蚣100g,加鲜鸡蛋2枚加水文火煎煮30min, 取汁250mL, 与鸡蛋伺服, 每日1次, 共2剂。对照组给予黄体酮针20mg肌注,每日1次,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500IU肌注,每日1次,临症给予中药,每日1剂,7日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结果:实验组有效24例,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有效17例,有效率为85%。
16.结核病蜈蚣600条,参三七100g,白及、紫河车各200g,百部、猫爪草各200g。前4味研粉制成胶囊服用,后2味水煎。以上为100天1个疗程剂量,配合异烟肼、乙胺丁醇2联化疗。对照组以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吡嗪酰胺、乙胺丁醇为主进行3联或4联化疗。结果:①治疗前后空洞变化:治疗组24例空洞者,8例空洞闭合,9例空洞缩小,7例无效,总有效率70.8%;对照组11例空洞者,空洞缩小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18%。②总疗效比较:治疗组36例,显效14例,有效1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0.54%。对照组20例,显效2例,有效7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45%。说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尤其是在空洞闭合方面。
17.腰扭伤蜈蚣1条,牛膝12g,露蜂房10g,猪骨250g,川芎10g,田三七6g(冲),黄芪25g,桑枝10g,桂枝5g,地龙10g。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5剂。治疗急性腰扭伤100例。结果,治愈95例,好转5例,服药最多5剂,最少2剂。
18.泌尿系结石蜈蚣1条,金钱草100g,琥珀末6g(冲),鸡内金6g(冲),大黄6g(冲),滑石20g(先煎),黄柏10g,牛膝12g,炮山甲2g(冲),路路通10g,石见穿12g。水煎服,每日1剂,每煎药液不少于500mL口服,通过增加尿量,促使输尿蠕动频率加快,并配合适当跳跃运动,以利尿石排出。结果:显效95例,无效5例。
19.慢性骨髓炎外用药以蜈蚣、炉甘石、煅石膏3味药组成,将蜈蚣置瓦片上焙至黄色后晾干研末,炉甘石研末水飞,三者混合后用凡士林调和制成凡士林纱条备用;内服是将单味蜈蚣置瓦片上焙至黄色后晾干装入胶囊中,用加减四妙勇安汤送服。刮除疮口内游离死骨,创面较大者,可用凡士林纱布直接填塞;形成窦道者,用血管钳将凡士林纱条送达骨组织中,初期每日换药1次,后期2~3天换药1次,口服蜈蚣胶囊,每日3次,每次5粒,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约3个疗程,治疗结束后随访6个月。治疗慢性骨髓炎8例。结果治愈4例,有效3例,无效1例。
20.腮腺炎全蜈蚣2条,银朱6g,研为细面,以鸡蛋清调敷患处。如局部发热者,可加黄连、黄柏、栀子各3g。治疗腮腺炎60例,结果轻者1次,重者2次即愈。
21.中耳炎取完整蜈蚣若干,文火焙焦研末,按一定比例放入香油中,振荡混匀后静置,取其上清液备用。首先用干棉球拭外耳道分泌物(忌用双氧水、注射用水、生理盐水等)。然后嘱患者头倾向一侧向后上方轻拉耳廓,用滴管向外耳道滴入2~3滴,在患者做吞咽动作的同时,用指轻压耳屏数次即可,每日用药1次,如鼓膜穿孔较大,滴药后可将大小与鼓膜相当的无菌棉片,放于鼓膜外。治疗结果:疗效最短者1天,最长者15天,平均5.6天,其中急性患者3.5天,慢性患者平均6.6天。
22.肺炎蜈蚣2条(约6g),炙麻黄8g,杏仁10g,生膏30g(先煎),炙甘草6g。偏热者加黄芩、牛蒡子;偏寒者加川桂枝、防风;痰多者加制半夏、茯苓、陈皮、贝母。每日1剂分2次煎服,在服中药期间停服其他一切药物,10天为1个疗程,共服1~2个疗程。治疗间质性肺炎36例,结果痊愈28例,显效6例,有效2例。其中1个疗程治愈者21例,2个疗程治愈者7例。随访3个月无1例复发。
【配伍禁忌】孕妇及阴虚者忌服。《本草纲目》云其:“畏蜘蛛、鸡屎、桑皮、白盐”。
下一篇: 海洋胃药的作用功效、组成成分与现代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