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柴胡一般用量是多少克_柴胡的用法用量
柴胡苦平,和解退热,疏肝解郁,
升发阳气,能调寒热,可治疟疾。
(一)传统用法
柴胡性平,味苦,人肝、胆经。功效为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1.感冒发热常与葛根等发表药同用,能透表泄热。若邪在半表半里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等证,本品为和解少阳之主药,常与黄芩、半夏等配伍。
2.疟疾热多寒少常以本品配黄芩、瓜蒌等;但寒不热者常.配桂枝、干姜等。本品善于止疟,故治疟每以柴胡为主要药物。
3.肝经郁结,头晕目眩,两胁胀痛或月经不调等证常配补脾调肝,和血调经的白术、当归、郁金等同用。有疏肝达郁的作用。4.气虚下陷,少气倦怠,脱肛久痢及子宫下垂等证常与升麻、黄芪、党参等同用,以升阳举陷。
(二)用量标准
煎服3~10克。
(三)使用注意
凡气逆不降,阴虚火旺,肝阳上升者,慎用。
(四)施治鉴别
柴胡与升麻皆能升举阳气,往往相互配合,以加强升举之力。但柴胡人肝胆经,故能解肝胆郁火而疏肝解郁;升麻入脾胃经,故能清宣胃热而解毒透疹。此为两者主要不同的特点。
(五)名医绝招
王翘楚(上海市中医院教授)
擅长以柴胡主治外感热病、失眠症、精神抑郁症、焦虑症。但肝肾阴虚,无肝郁气滞者,不宜使用。
常以柴胡10克,配龙骨、牡蛎各30克,治疗各种精神性疾病。
乔仰先(上海华东医院主任医师)
擅长以柴胡4~9克,配伍治疗风邪束表发热,邪在少阳,疟疾,胸胁胀痛,久泻脱肛,子宫下垂,月经过多。但本药性升散,多用则伤阴,宜注意。
疟疾,寒热往来,得汗热退者;以柴胡6克,配伍常山10克,槟榔9克,青皮6克,草果5克。
气虚下陷,久泻,子宫下垂,脱肛,以柴胡6克,配伍黄花30克,炙升麻、党参、白术各15克,甘草6克。
产后热入血室,寒热,神昏,面赤,恶露少而腹痛,以柴胡5克,配伍丹参20克,桃仁、红花、牡丹皮、赤芍、当归各15克,炒黄芩9克,炒山栀子、甘草各6克。
张镜人(上海第一人民医院教授)
擅长以柴胡3~9克配伍治疗肝、脾、胃诸疾。但是,肝阳上越,头目眩晕,泛泛不和者不宜使用。
肝胃不和,气滞热郁引起的胃脘痛,宜以柴胡6克,配黄芩9克治之。
肝气郁结的胁痛,宜以柴胡9克,配川楝子、延胡索各9克治之。
肝脾不调引起的腹泻,宜以柴胡5克,配白术、白芍、防风、陈皮各10克治之。
黄吉赓(上海曙光医院教授)
肺系疾病非特异性炎症用抗生素无效者,或支气管感染对抗生素耐药者,柴胡仍有较好的疗效。
临床用药指征为痰热壅盛以黄痰为主;或虽以白痰为主,但伴有发热者;血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者;病毒感冒伴高热者;某些过敏性疾病属热证者。
但是,脾阳虚弱者不宜用较大剂量。临床一般用量10~12克。
肺系疾病属痰热或热毒、感冒热证、夏季暑热证,类似于现代医学的肺部感染、上呼吸道感染者,以柴胡配黄芩、金银花、连翘、冬瓜子,干芦根各15~30克,败酱草、生薏苡仁各30克,桔梗、桃仁、生甘草各10克治之。
刘瑞祥(山东临朐县医院主任医师)
邪人少阳,寒热往来或肝气郁结,胸胁胀痛时,必定使用柴胡。但是,体虚气逆不降之恶心、呕吐;阴虚火旺,肝阳上升之耳鸣、耳聋、头晕、头痛,均不宜使用。误用易致血压升高、水肿、闭尿、虚脱、过敏性休克。
其用量一般2~24克为宜。疏肝用量不宜大,而解肌退热用量宜大。
感冒发热,咽喉肿痛者,以柴胡15克,配伍葛根、板蓝根各30克,玄参15克,荆芥穗、黄芩、薄荷、紫花地丁、白芷各10克治之。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善呕,口苦咽干者,以柴胡12克,配伍黄芩12克,半夏10克,人参、甘草、生姜各6克,大枣5枚治之。肝气郁结,胸胁胀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者,以柴胡12克,配伍白芍15克,当归12克,枳壳、香附、青皮、槟榔、乌药各10克治之。
疟疾,寒热阵作者,以柴胡12克,配伍黄芩、草果各12克,常山、青蒿各10克治之。
气虚内脏下垂、脱肛、胃下垂、子宫脱垂者,以柴胡10克,配伍黄芪30克,白术15克,党参、升麻、茯苓各10克治之。
张鸣鹤(山东中医药大学附院主任医师)
擅长以柴胡配伍治疗急性胰腺炎、风湿热、无黄疸型肝炎。其用量一般为6~30克。用于解热剂.量宜大,疏肝理气剂量宜中等,引经或升提阳气宜小。用于升发宜全草,用于升提阳气宜茎叶,用于清热、疏肝理气宜根。
急性胰腺炎者,以柴胡20克,配伍蒲公英、紫花地丁、板蓝根各30克,党参20克,黄芩、延胡索,生大黄(后下)各15克,半夏、枳实各10克,甘草、生姜各6克,大枣.6枚治之。
急性风湿热,高热不退者,以柴胡30克,配伍生.石膏30克,金银花、板蓝根各20克,黄芩、党参、石斛、羌活各15克,川芎12克,丝瓜络12克,甘草、生姜各6克治之。
病毒性肝炎活动期(无黄疽者),以柴胡12克,配伍小蓟30克,丹参、蚤休各20克,贯众、山萸肉各15克,黄芩、郁金、川楝子各12克,甘草、生姜各6克治之。
陈克忠(山东医大附院主任医师)
凡外感发热,肝郁气滞者,必用柴胡。但虚人呕吐,或阴虚火旺,肝阳上亢之头痛、头晕、耳鸣等证,当忌用。
其用量一般为6~25克,用中大剂量(20克)时,需与茯苓、车前子配伍。
寒热往来,口苦咽干者,以柴胡12克,配伍黄芩9克治之。疏肝止痛者,以柴胡9克,配伍白芍9克治之。
疏肝解郁者,以柴胡10克,配伍香附12克治之。
升清降浊者,以柴胡10克,配伍枳实9克治之。
迟景勋(济南市中医院主任医师)
凡体虚者及阴虚火旺之人、肝阳上亢证、肾功能不佳、血压高者,均忌用柴胡。
其用量为12~24克。柴胡有升发之性,凡寒热往来及肝郁气结诸证皆可用之。但因其发汗及扩张毛细血管作用,故大剂量使用时,要防止虚脱及出血。
偏头痛者,以柴胡配伍薄荷、菊花、钩藤各12克治之。
感冒者,以柴胡配伍桑叶、连翘、杭菊花各12克治之。
实热性耳鸣耳聋者,以柴胡配伍黄芩12克,龙胆草、栀子各10克治之。
乳腺炎者,以柴胡配伍瓜蒌、牛蒡子、天花粉各12克治之。乳腺病者,以柴胡配伍香附、郁金各12克,当归10克治之。胆囊炎、慢性肝炎者,以柴胡配伍金银花、茵陈各12克,板蓝根18克治之。
胃下垂、脱肛者,以柴胡配伍黄芪18克,当归、丹参各12克治之。
畅达(山西运城地区中医院主任医师)
其所用柴胡为北柴胡,疏肝解郁用醋炒柴胡。但阴虚火旺,虚阳上扰,虚而气逆不降者,则慎用柴胡。
其用量为最小剂量3克,用于升举阳气;中量6~10克,用于疏肝解郁;最大剂量15克,用于解热。
癫狂者,以柴胡配生龙骨、生牡蛎各30克,法半夏、黄芩各10克治之。
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者,以柴胡配伍白芍、金钱草各30克,枳实12克,犬黄10克治之。
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者,以柴胡配伍白术、白芍、当归各10克,郁金12克治之。
肝郁化热,胃失和降之浅表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者,以柴胡配伍陈皮、枳壳各12克,党参、法半夏、黄芩各10克治之。
原明忠(山西省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治热人血室的夜间发热,谵妄者,以柴胡15~20克,配伍地骨皮30克,生地黄、牡丹皮各20克,黄芩、太子参各15克,半夏9克。
治火郁营卫的身热如火,口苦心烦,肢体酸困,或上焦郁火的胸背烧热难安者,以柴胡15克,配伍生地黄、牡丹皮、地骨皮各20克,秦艽、栀子各15克,黄芩、党参、白薇各10克。
治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症状不明显者,以柴胡10克,配伍茵陈、板蓝根各30克;赤芍15克,黄芩、黄芪、当归、白花蛇舌草各10克,甘草9克。
治急性胰腺炎,发热绞痛者,以柴胡15克,配伍败酱草40克,连翘30克,赤药25克,大黄12克,黄芩、玄明粉各10克,枳壳15克,半夏9克治之。治疗急性胰腺炎,表现腑实证,通泻后痛可解,若畏泻则不效,1日泻3~5次方可。
治急性胆囊炎右胁痛及慢性胆囊炎者,以柴胡10克,配伍茵陈30克,郁金、枳壳各15.克,黄芩、栀子各10克治之;慢性胆囊炎加大黄、玄明粉各10~15克,治疗胆囊炎表现腑实证,通泻后痛可解,1日泻3~5次方可,若畏泻则不效。
何炎燊(广东东莞市中医院主任医师)
运用柴胡的指征为发热恶寒或寒热往来,胁痛,胸胁痞闷,腹痛里急,舌苔白或黄,脉弦者;但肝阴不足,肝阳偏亢,内风升动者忌用,用之劫肝阴。
柴胡用量一般为5~15克。
治外感风寒表虚证者,以柴胡12克,配伍白芍、桂枝、防风各9克,陈皮、甘草各5克,生姜.3片,大枣2枚。
治外感风热表证者,以柴胡12克,配伍防风、白芍、栀子、黄芩各9克,金银花、连翘各12克,陈皮、甘草各5克。
治风热犯肺证者,以柴胡12克,配伍杏仁、牵牛子、菊花、桑叶、防风、白芍各9克,桔梗、陈皮、甘草各5克。
黄瑾明(广西中医学院教授)
运用柴胡的指征为辨证属肝气不舒,且太冲穴有明显压痛者。治胃脘痛者,以柴胡10克,配伍白芍15克,佛手、枳壳、紫苏梗、乌贼骨、浙贝母、延胡索各10克,木香、陈皮各6.克治之。若无反酸者,可去乌贼骨、浙贝母;体虚者,酌加四君子汤。
治心烦失眠者,以柴胡10克,配伍白芍、合欢皮、夜交藤各15克,香附、枳壳、炒枣仁、柏子仁、太子参、茯苓、白术各10克,五味子、炙甘草各6克。若有心悸者,加煅龙骨30克;体质壮实者,可去参术苓草。
梁贻俊(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
使用柴胡的指征为寒热往来,两胁胀痛,气虚下陷。但患者虚而气逆不降,虚阳上升者慎用;阴虚火旺、多汗、元气下绝者忌用。.治发热诸症者,用小柴胡汤,以西洋参或太子参10~20克易人参。
治胁痛、乳胀者,以柴胡8克,配伍川芎、白芍、香附、王不留行、赤芍、橘叶各10克,枳壳8克。
治郁证者;以柴胡10克,配伍茯苓、赤芍各15克,白芍、香附、郁金、益母草、鸡内金、生山楂各10克,当归6克。
治髀痛者,以柴胡10克,配伍白芍、丹参各30克,甘草、独活、薰本、当归、乳香、没药各10克。
治久泻、脱肛、子宫脱垂、崩漏、老年人畏食者,以柴胡3克,配伍黄芪40克,党参20克,白术、丹参各10克,当归9克,陈皮、葛根各6克,升麻3克治之。用于血液病的妇人崩漏时,柴胡用炭3~10克。
焦树德(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教授)
运用柴胡的指征为表里不和之往来寒热(发热前先觉发冷,然后即发热,每日1~2次)或发热持久不退;妇女月经适来或刚止,受寒而发热不退,甚至下午高热谵语;肝气郁滞之右胁(肝区)疼痛或隐痛,或两胁痛。但是,虚阳上越证、阴虚阳旺证均不宜使用。近年来常用于治疗外感病(如感冒等)在表证期,未能及时解表,用其他方法治疗,而致发热久久不解,热虽不甚高(37.7℃~38℃或稍高),但数周甚至数月不解者,以柴胡为主组方,常收良效。
治表里不和,寒热往来者,以柴胡10~15克,配伍金银花12~15克,黄芩9~12克,半夏、荆芥、防风各10克,薄荷6克,紫苏叶3~6克。
治低热久不解者,以柴胡12克,配伍银柴胡、秦艽各12克,青蒿15克,黄芩、地骨皮各10克。
治急、慢性肝炎,胆囊炎等符合肝郁气滞,表里不和证者,以柴胡10克,配伍炒川楝子12克,黄芩、半夏、红花、白蒺藜、香附、焦四仙(焦神曲、焦山楂、焦麦芽、焦槟榔)各10克,皂角刺5克。
黄文政(天津中医学院一附院教授)
运用柴胡的指征为水肿、蛋白尿、尿中有白细胞或脓细胞、发热、转氨酶升高。柴胡具有保肝、利胆、抗炎、退热等多种作用,用之稳当,久用亦未见不良反应。
柴胡用量一般以10~30克为宜。
治时邪发热,苔白厚腻者,配伍黄芩、知母、草果。
治肾炎、蛋白尿者,配伍黄芩、山萸肉、黄芪、丹参。
治胆囊炎、胆结石、肝炎者,配伍金钱草、茵陈、栀子、郁金。治劳风热郁者,配伍胡黄连、乌梅。
治尿路感染者,配伍黄芩、萆薢、忍冬藤。
陈宝义(天津中医学院一附院教授)
柴胡主治外感发热,胸胁腹痛,纳呆畏食。凡外感高热日久不退(逾1周以上不退热),胸胁满痛,口苦纳呆,舌红苔黄,脉弦数者,必用柴胡。而伤阴重证不宜使用。
发热者,以柴胡6~12克,配伍黄芩治之。
肝气郁结者,以柴胡6~12克,配伍紫苏梗治之。
治流感、扁桃体炎、肺炎高热者,以柴胡10克,配伍寒水石20克,黄芩12克,知母、青蒿、赤芍、厚朴、荆芥穗各10'克,甘草6克治之。
康相彬(中蒙医院主任医师)
擅长以柴胡主治外感热病、气郁症、肝胆湿热证.气虚下陷症。其用量一般为10克用于疏肝解郁;小量(3克)用于升提中气;大剂量(15克以上)用于清热。
治热病半表半里证者,以柴胡15克,配伍黄芩、法半夏、党参各10克,甘草6克,生姜3片,大枣3枚。
治属肝胆湿热证的胆囊炎,胆石症,急、慢性肝炎者,以柴胡15克,配伍郁金、鸡内金、茵陈、延胡索、川楝子、海金沙各15克,黄芩、炒栀子、大黄、木通、龙胆草各10克,金钱草.30克。
治气郁胁痛、肝胃气滞之胃脘痛,以柴胡10克,配伍郁.金15克,陈皮12克,枳壳、香附各10~15克,白芍、川芎各10克。
治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者,以柴胡10克,配伍枳壳、白芍、酸枣仁、茯神、桂圆肉各10~15克,川芎10克,钩藤30克,琥珀粉3克。
王文彦(辽宁中医学院教授)
擅长以柴胡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肝脏病,有肝气郁结症状,寒热往来者。
柴胡用量为10~30克。
治肝硬化,以柴胡配伍丹参、泽兰;治脂肪肝,以柴胡配伍磁石、草决明、丹参;治酒精性肝硬化,以柴胡配伍白芍、蓼实;治类风湿关节炎,以柴胡配伍桂枝、桑枝;治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以柴胡配伍板蓝根、连翘。
李寿山(大连市中医院主任医师)
适用柴胡的指征为寒热往来,胸胁胀痛,口苦咽干,头痛头眩,舌红脉弦。
柴胡在内科应用很广,为疏肝解郁、和胃的常用药。用治病毒性肝炎之肝郁脾虚证、慢性胃炎之肝胃不和证、慢性肠炎之肝脾不和证,均有良好疗效。
但是,真阴亏损或相火亢盛者不宜使用。如误用、久用、大量用,可耗伤肝阴。
治气郁型之急、慢性胆囊炎者,以柴胡15~20克,配黄芩15克,郁金10克,木香、黄连、甘草各6克。
治风热外感初起,热多寒少或往来寒热者,以柴胡15克,配伍金银花、黄芩、党参各15克,姜半夏10克,甘草6克,生姜3片,大枣数枚为引。
治慢性胃炎肝胃不和,脘腹胀痛,噫气,嘈杂者,以柴胡6~10克,配伍枳壳6~10克,香附10克,炒白芍15克,高良姜5克,甘草6克。
治急、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以柴胡15克配伍白花蛇舌草20~30克,土茯苓15~30克,虎杖、黄芪、茯苓各15克,丹参15~20克,焦白术10~15克,枳壳10克,甘草6克。
陈鸿文(抚顺市中医院主任医师)
柴胡苦辛微寒,用于:①退热。②升阳。③疏肝。④止痛。⑤调经。因柴胡性升散,故肝阳上亢、气逆呃逆、呕吐、阴虚火旺者忌用。
古有柴胡劫肝阴之说,故用量不可过大。一般以5~15克为宜。
治中气下陷诸证者,以柴胡10~15克,配伍黄芪30~50克;治胸胁胀痛者,以柴胡10~15克,配伍白芍10~15克;治少阳证者,以柴胡10~15克,配伍黄芩10~15克;治胁痛者,以柴胡10~15克,配伍青皮10克;治疟疾者,以柴胡10~15克,配伍常山10克;治胁肋肿痛者,以柴胡10~15克,配伍香附子15~20克。
贺瑞麟(辽宁中医研究院研究员)
柴胡主治胆囊炎、胆石症、急慢性胰腺炎、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
柴胡为治疗肝胆疾病的一味好药,味薄而善升清阳,平少阳、厥阴之邪热。行少阳黄芩为佐;行厥阴黄连为使;补中益气汤与逍遥散中又显和中之功;术后肠蠕动减弱,甚至消失者,用之可促进、增强肠蠕动,加快胃肠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但是,阴虚火旺者忌用。
治胆囊炎、胆石症者,以柴胡15克,配伍黄芩、陈皮、枳壳各15克,法半夏、木香、甘草各10克。
治肝胆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者,以柴胡15克,配伍当归、白芍、茯苓、白术各15克,牡丹皮、栀子各10克。
治手术后肠胀气者,以柴胡20克,配伍大腹皮、莱子、陈皮、延胡索各20克,赤芍、甘草各15克,半夏、升麻各10克。
王烈(长春中医学院附院教授)
.柴胡主治热证、肝胆肺病,如感冒、肺炎、肝炎、胆囊炎等。
热证之外者多属表,故外热即表热、风热之类,热之早期,体温高与不高均可,但以热象为主。无热象者,用之必佐生地黄之类,以防止伤阴。
柴胡临床用量以5~20克为宜。
治低热者,以柴胡10克,配伍青蒿10克;治肝炎者,以柴胡10克,配伍白芍10克;治胃炎者,以柴胡10克,配伍佛手10克;治胆囊炎者,以柴胡10克,配伍郁金10克;治咽峡炎者,以柴胡10克,配伍蚤休10克;治热在表者,以柴胡10克,配伍石膏15克;治热之在里者,以柴胡10克,配伍寒水石10克;治热邪充斥内外表里者,配伍黄芩10克。
汤益明(江西中医药研究所主任医师)·
柴胡的临床指征为口苦咽于,心悸心慌,胸闷气短,胁肋胀满疼痛。
柴胡配伍用量10~20克。
治肝炎,胆囊炎者,配伍茵陈、虎杖各20克,黄芩15克。
治更年期综合征、心脏神经官能症者,配伍枳壳30克,白芍20克。
治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者,配伍党参、茯苓各20克,白术15克。
龚子夫(江西医学院二附院教授)
北柴胡解热见长,川柴胡疏肝较著,银柴胡退虚热,红柴胡清肝热。
用本品指征为发热恶寒交替发作,口苦咽干,两胁胀痛,妇人行经乳房胀痛,少腹胀痛。但肝阴不足、肝阳上亢、阴虚内热、五心烦热者不宜用。
一般成人配伍常用量为10克。
治寒热往来,口苦咽干者,配伍党参、法半夏、青蒿各10克,黄芩6克,甘草3克,生姜3片,大枣3枚。
治肝气郁结之胁痛、月经不调、闭经者,配伍茯苓、白术、当归、白芍各10克,薄荷5克,甘草3克,煨姜3片。
治肝胆湿热引起的肝炎、胆囊炎者,配伍虎杖、金钱草各30克,茵陈15克,郁金、泽泻、鸡内金、车前子各10克。
汪达成(苏州市中医院主任医师)
凡中焦闷胀痞满,胸胁疼痛连背,思虑不悦,胸胁不舒者,常用柴胡以疏泄宣畅气血,协调脾胃。
凡舌质红,口干乏津,头晕目眩,时有呕恶,心烦耳鸣,血压高者,以及阴虚燥热,肝阴不足,肝阳上亢者,均忌用。
柴胡用量一般以5~15克为宜。实证应予重用,虚实夹杂当轻用。
治急性胆囊炎者,配伍黄芩、赤芍、枳实、蒲公英治之。便秘加大黄。
治慢性胆囊炎者,配伍郁金、金铃子、延胡索治之。大便不畅加制大黄。
治胃下垂者,以补中益气汤加重使用柴胡、白术、枳实、升麻。治慢性腹泻(肠功能紊乱)者,以痛泻要方中加人柴胡,重用防风、白术、炒白芍、炙甘草。
杨少山(杭州市中医院主任医师)
凡中脘疼痛.,涉及两胁或胸胁胀痛,嗳气,善叹息,脉弦,每因情志不遂而发者,则必用该药。特别是临床治疗喉源性咳嗽、慢性淋巴结炎,经用常法不能奏效者,用柴胡往往能获得意想不到的疗效。
但是,阴亏肝旺、呕血或咯血、气逆喘促者,不宜使用。
柴胡配伍用量为6.~10克。
治内脏下垂者,配伍党参、炙黄芪、炒白芍各15克,炒白术10克,升麻6克,炙甘草、陈皮各5克。
治各型肝炎者,配伍平地木、垂盆草各30克,炒谷芽、炒麦芽各15克,黄芩、白芍、白茯苓各10克,炙甘草5克。
治肝胆气机不利,湿热内蕴之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者,配伍蒲公英、忍冬藤、金钱草各30克,黄芩、白芍、制香附各10克,炒枳壳6克,炙甘草5克。
治肝胃不和之胃脘痛者,配伍白芍、炒谷芽、炒麦芽各15克,制香附、川楝子、延胡索、绿梅花、佩兰各10克。
(六)临床妙验
病毒感染性发热
有人以柴葛解肌汤(柴胡、葛根、黄芩、白芍:桔梗、羌活、白芷、大量生石膏)加板蓝根、金银花、连翘,治疗本病56例,结果:治愈55例,无效1例(《浙江中医杂志》1994.年2期)。
感冒
有人以还柴胡饮(柴胡、防风、陈皮、白芍、甘草、生姜)每日3次,每次12克,治疗普通感冒666例,有效率为79.%(《中医杂志》
1985年12期)。
胡兆满老师以柴桂草果汤(板蓝根、白芷、薄荷、白芍、羌活、独活各15克,黄芩、法半夏、草果仁各12克,柴胡、桂枝、麻黄各10克,防风9克,甘草7克)每日1剂,治疗流行性感冒300例。结果:痊愈218例,好转68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95.3%(《浙江中医杂志》1993年2期)。
降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唐露老师以五味子50克,柴胡、甘草各30克,每日1剂,水煎浓缩至200毫升,饭后服100毫升,每日2次,1~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48例,结果全部接近正常值(《辽宁中医杂志》1991年6期)。
高脂血症
李宗其等老师以柴胡煎剂每次服20毫升(相当生药3克,加适量罗汉果调味),每日3次,3周为1个疗程。结果:具有较好的降三酰甘油作用,对胆固醇则无明显影响(《中医杂志》1988年2期)。
口腔颌面部急性炎症
彭世桥老师以大柴胡汤(大黄、黄芩各12克,柴胡、枳实、半夏各10克),热甚者,加蒲公英、紫花地丁、川黄连、金银花;肿甚者,加蒲公英、连翘、天花粉;脓成未溃者,加穿山甲、贝母、皂角刺;已溃者,加桔梗、元参;水煎服,每日1剂。治疗本病31例,结果全部治愈(《陕西中医》1991年2期)。
睾丸炎
张宏俊、王道俊等老师以柴胡疏肝散(白芍12克,乌药、桃仁、小菌香、橘核、败酱草各10克,柴胡、黄芩、枳壳各9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7日为1个疗程。治疗睾丸炎37例,治愈32例,好转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4%。
精神病
刘兴旺、刘芳琴老师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磁石100克,生龙骨、生牡蛎各30克(以上3味均先煎20分钟),茯苓25克,柴胡18克,黄芩、法半夏、太子参、石菖蒲、郁金各15克,桂枝12克,大黄、生姜、大枣各10克],每日1剂,服1~3个月。治疗躁狂型精神病26例,痊愈21例,其余5例无效(《四川中医》1993年9期)。
内耳眩晕症
王道庆等老师以小柴胡汤(柴胡12克,黄芩、党参各15克,甘草6克,半夏9克,生姜3片,大枣2枚)加陈皮、牛膝各15克,龙骨、牡蛎、珍珠母、代赭石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剂。治疗本病41例,痊愈36例,好转5例(《浙江中医杂志》1993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