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用量多少克_最大剂量、一般用量与作用功效

2023-06-11 14:25:11 0

防风用量多少克_最大剂量、一般用量与作用功效

防风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防风Sa posh niko via divaricata(Ture z.) Sc his chk.的根。主产于东北及内蒙古东部。春、秋二季采挖未抽花茎植株的根,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切片,生用或炒炭用。

【处方用名】防风、关防风、防风炭、炒防风、软防风、青防风。

【炮制加工】(1)防风: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筛去碎屑。(2)炒防风:取净防风片,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炒至表面深黄色、微有焦斑,取出,晾凉,筛去碎屑。(3)防风炭:取净防风片,置炒制容器内,用武火加热,炒至表面黑色,内部呈黑褐色,喷少许清水,灭尽火星,取出,晾干。

【功效及用法用量】辛、甘,微温。归膀胱、肺、脾、肝经。属解表药。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止痒之效。主治外感表证,风疹瘙痒,风湿痹痛,破伤风证,脾虚湿盛等症。

常用剂量:4.5~9g。内服:煎汤;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熏洗。一般生用,止泻炒用,止血炒炭用。

【大剂量单药应用经验】

1.顾良伯经验:治风寒感冒,药用防风15g,煎取药汁去渣,取粳米50~100g,洗净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药汁,煮成稀粥,每日2次,趁热服用,连服2~3d。取其祛风、解表、散寒止痛之功效。(《药膳食疗研究》,2000年第1期)2.贾公孚经验:治疗腹泻,防风20g,水煎服。(《临床药物新用联用大全》)3.司徒桦经验:用防风颗粒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采用中药防风颗粒,1.3g每袋,相当于生药10g饮片,使用时包每溶于开水30mL(配剂)治疗。每次40mg,口服,3次/天,疗程3d。40mg防风颗粒相当于生药300mg饮片,以2岁患儿体重10kg计,每次口服量400mg,1/3袋,相当于生药饮片3g/次。结果说明防风颗粒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肯定。(《吉林中医药》,2008年第2期)4.宋继红等经验:重用防风(30g)治疗面神经炎30例,结果治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面肌功能恢复正常)25例,好转(面部外观无异常,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但仍留轻微面肌功能障碍)3例,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好转)2例,总有效率为93.33%。(《内蒙古中医药》,2007年第1期)。

【大剂量配伍及名方应用经验】

1.赵清理经验:用防风、白术各20g,黄芪、百合各40g,桔梗30g,治气虚自汗,体弱感冒,或慢性鼻炎、气管炎以及因表虚卫阳不固而常常感冒或感冒缠绵不愈者。防风上行头面七窍,内除骨节疼痛,外解四肢挛急,为治风之仙药。(《一味中药祛顽疾》)2.戴晓燕、陆家龙经验:治面神经炎,药用防风30~60g,加水500~800mL,取药液200~300mL口服,蜈蚣1~2条研末冲服。每日1剂,7d为1个疗程。(《中医杂志》,2003年第7期)3.苏林经验:治疗胃下垂:重用防风、黄芪各20~30g,人参、白术、炒当归各10g,升麻、柴胡各4.5g,每获良效。(《中医杂志》,2003年第7期)4.常风云、常庚经验:治过敏性鼻炎,药用防风15g,黄芪、炒苍耳子各12g,白术、玄参、白芷各9g,辛夷、乌梅各10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9剂后症状消失,改为散剂,每次5g,日服2次,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中医杂志》,2003年第7期)5.治术后肠胀气经验:用防风50g,木香15g,水煎为60mL,1次或多次服完,共治42例手术后肠胀气,均治愈。药后1h内排气、排便5例,2~3h13例,4~6h21例,6h以上3例。(《吉林中医药》,1988年第4期)6.刘强经验:治疗耳鸣,对于浊阴上逆蒙蔽清窍,用苓桂术甘汤加减,方中加用防风30~40g,常服药7剂即可见效。(《中医杂志》,2003年第7期)(注意事项】

1.血虚痉急或头痛不因风邪者忌服。

2.《本草经集注》:恶干姜、藜芦、白蔹、芫花。

3.《唐本草》:畏萆薢。

4.《本草经疏》:诸病血虚痉急,头痛不因于风寒,溏泄不因于寒湿,二便秘涩,小儿脾虚发搐,慢惊慢脾风,气升作呕,火升发嗽,阴虚盗汗,阳虚自汗等病,法所同忌。

5.《得配本草》:元气虚,病不因风湿者禁用。

关键字:  防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