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酥馍”的三代传承:手工揉制留住麦香

2022-09-18 22:47:55 0

一口“酥馍”的三代传承:手工揉制留住麦香

  运城9月18日电 题:一口“酥馍”的三代传承:手工揉制留住麦香

  记者 李庭耀

  馍是一种中国传统面食。对于许多辛劳劳作的农夫而言,望到绿油油的麦苗,就闻到了馍的香味。小麦磨成面粉,面粉加水揉制成团,发酵后再蒸成馍,千百年来留在中国人舌尖的麦香,是若何加工以及传承的?

图为酵窝窝正在自然晾干中。武俊杰 摄 图为酵窝窝正在天然晾干中。武俊杰 摄

  运都会是山西省小麦主产区,小麦莳植汗青悠长。运都会新绛县古称绛州,唐朝诗人卢纶在《送绛州郭从军》中写道:“夏天故绛路,千里麦花香。”描写了那时这里麦浪滔滔的丰收气象。

  在新绛县,一口“绛州酥馍”是家家户户餐桌上的必备甘旨,也是陪伴着每一个人发展的舌尖麦香。

图为“绛州酥馍”。 武俊杰 摄 图为“绛州酥馍”。 武俊杰 摄

  现在,天天清晨4点半摆布,32岁的郭佳城市起头起面,为蒸馍做筹备。

  10年前,郭佳的丈母娘兰青莲退休,打起“兰氏香馍”的招牌,建造贩卖本地传统的酥馍、月饼馍。从当时起,郭佳跟从兰青莲学习做馍。

  兰青莲回想,20世纪四五十年月,她的怙恃就在家建造酥馍、月饼馍,由父亲兰吨在路边摆摊售卖,而她十几岁时就已经会做馍。凭仗手工建造的甘旨,和诚信谋划,兰吨卖的馍遭到接待,以致于本地生齿口相传:“吃馍就吃‘吨儿’的馍。”

  “我爸做馍卖馍一直到70多岁,始终连结手工建造。”谈起做馍的初志,兰青莲说,市场上售卖的许多馍都由发酵粉发酵,机械揉制,本身但愿用手工建造方式,让本地人吃上传统甘旨,“原始发酵,香味醇厚。手工揉制,面团筋道”。

  兰青莲口中的原始发酵用的是“酵窝窝”,可以或许让馍香甜适口。把新绛当地出产的醪糟糕,和玉米面、白酒以及成面团,安排半天到一天,再参加少量玉米面、白酒,安排半天后捏成窝窝头外形,然后用几天到一周天然晾干,酵窝窝就建造而成。

  起面时,郭佳向面粉加水,搅成絮状,倒进用水化开的酵窝窝,再屡次加水,揉制成面团,安排发酵半小时以上。郭佳奉告记者,贩卖旺季时,他一小我要在早上6点半工人们到以前,起好300多斤面。

  工人们达到后,会以及兰青莲、郭佳一块儿,频频手工揉制各自眼前的面团,此间要屡次参加面粉,把尽是气孔的面团揉至概况滑腻,这一步骤要用近半个小时,尔后再把面团揉成一个个馍的外形,安排发酵半小时后上笼蒸熟。

大家反复手工揉制各自面前的面团,其间要多次加入面粉,把满是气孔的面团揉至表面光滑。 武俊杰 摄 年夜家频频手工揉制各自眼前的面团,此间要屡次参加面粉,把尽是气孔的面团揉至概况滑腻。 武俊杰 摄

  “若是做月饼馍,就把一部门面团擀成薄饼状,抹上花椒叶、芝麻、姜黄以及油,卷起来切开做馅。擀皮包馅,然后颠末月饼模具按压,上笼蒸熟。”兰青莲先容。

  馍出笼时,白色蒸汽冒出,一股香气扑鼻。酥馍放凉后,手感酥软,掰开还会失落渣,吃到口中会酿成小颗粒状,品味几下,香甜适口。

图为月饼馍。 武俊杰 摄 图为月饼馍。 武俊杰 摄

  “做馍辛劳、死板,坚持下来要耐患上住孤单。”郭佳奉告记者,他们做的馍已经经经由过程网络贩卖等渠道卖到了北京、河北、内蒙古等地。一箱15个馍,前年卖了2万多箱,往年卖了近4万箱,预计本年能卖五六万箱。如今他天天要走两三万步。

  一个酥馍卖1元、一个月饼馍卖2元,已经10年没有涨过价。(完)

关键字:  郭佳  面团  卢纶  绛州酥馍  蒸熟